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45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包括:支架,布置在支架内部的多片灭弧栅片以及布置于灭弧栅片上方且与灭弧栅片间隔布置的引弧片,引弧片包括:水平引弧段,布置于灭弧栅片的上方,V型引弧段,布置在灭弧栅片的外侧,且靠近灭弧栅片一端的顶部延伸至水平引弧段的外端并形成有与水平引弧段相接的第一圆滑过渡段,V型引弧段的底端为第二圆滑过渡段;引弧片的对称中心线上开设有条形贯通孔,条形贯通孔的一端过第一圆滑过渡段,另一端过第二圆滑过渡段;支架的对向两侧开设有通槽,支架的外侧开设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一端与通槽相连通,另一端向触头区域的方向延伸,且通道间隙逐渐变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公开,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性能。的分断性能。的分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


[0001]本技术涉及万能式断路器
,更具体涉及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

技术介绍

[0002]万能式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在风电系统中也有大量的使用,它的承载电流大,保护范围全面,配电系统中一般作为主开关使用,风电系统中直接作为线路保护开关使用。
[0003]当系统中出现故障电流时,控制器触发操作机构带动触头迅速打开,触头间产生电弧,动触头、静触头以及灭弧室构成触头灭弧系统,利用引弧片、灭弧栅片及其它部件对电弧进行转移、分割、冷却、消游离,最终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
[0004]目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一般采用多片栅片加平板式引弧片的结构,为了吸引电弧更容易进入栅片,一般在栅片上设计有V形槽,但平板式引弧片却不利于分断后它与触头间电场的提高,也不利于吸引电弧向最里面的栅片中运动;另一方面,在灭弧室的出气口,一般采用简单的交错结构来保持灭弧室在分断过程的气压,也有采用多层带孔的金属网板对溢出栅片的金属蒸汽进一步消游离,但它们对金属蒸汽的吸附及消游离效果一般,分断后仍会有大量的金属颗粒喷射出灭弧室;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灭弧室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以解决现有的引弧片引弧效率不高,被包裹的灭弧栅片无法对电弧起到有效的分割,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不佳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包括:支架,布置在所述支架内部的多片灭弧栅片以及布置于所述灭弧栅片上方且与所述灭弧栅片间隔布置的引弧片,
[0008]所述引弧片包括:
[0009]水平引弧段,布置于所述灭弧栅片的上方;
[0010]V型引弧段,布置在所述灭弧栅片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灭弧栅片一端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水平引弧段的外端并形成有与所述水平引弧段相接的第一圆滑过渡段,所述V型引弧段的底端为第二圆滑过渡段;
[0011]所述引弧片的对称中心线上开设有条形贯通孔,所述条形贯通孔的一端过所述第一圆滑过渡段,另一端过所述第二圆滑过渡段;
[0012]所述支架的对向两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架的外侧开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一端与所述通槽相连通,另一端向触头区域的方向延伸,且通道间隙逐渐变窄,用于引导冷却完成的高温高压气体回到触头区域。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形贯通孔的两端均设有聚集部,用于聚集电弧。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气通道开设有数个,且相互间隔排布。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灭弧栅片与所述支架的中央形成有间隙,所述通槽贯通所述间隙,供冷却完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排至触头区域。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内部中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布置有吸附模块;
[0017]所述吸附模块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内部布置的钢丝绒。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通过在引弧片上开设条形贯通孔,V型引弧段与水平引弧段的组合,能够有利于电弧从动触头的接触片向引弧片跳转,能够使电弧更容易地伸入灭弧栅片的腹部,同时保证了被引弧片包裹的部分灭弧栅片也能够对电弧起到分割的作用,提高灭弧栅片的利用率,使得电弧得到充分的切割;
[0020](2)在支架上开设通槽与导气通道,使得经过灭弧栅片冷却的高温高压气体能够引导气通道回到触头区域,以对触头区域进行冷却,提高了触头区域的介质恢复强度,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0021](3)模块化的钢丝绒吸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吸附溢出栅片的金属蒸汽,达到更好的消游离效果,且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安装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中引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中吸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灭弧室;10、通槽;11、支架;12、灭弧栅片;13、引弧片;14、吸附模块;101、导气通道;130、条形贯通孔;131、水平引弧段;132、V型引弧段;140、箱体;1300、聚集部;1310、第一圆滑过渡段;1320、第二圆滑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请参图1至图4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图1与图2所示,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1,包括:支架11,布置在支架11内部的多片灭弧栅片12以及布置于灭弧栅片12上方且与灭弧栅片12间隔布置的引弧片13,引弧片13包括:水平引弧段131,布置于灭弧栅片12的上方,V型引弧段132,布置在灭弧栅片12的外侧,且靠近灭弧栅片12一端的顶部延伸至水平引弧段131的外端并形成有与水平引弧段131相接的第一圆滑过渡段1310,V型引弧段132的底端为第二圆滑过渡段1320;第一圆滑过渡段1310与第二圆滑过渡段1320能够更好的引导电弧至灭弧栅片12的腹部,引弧片13的对称中心线上开设有条形贯通孔130,条形贯通孔130的一端过第一圆滑过渡段1310,另一端过
第二圆滑过渡段1320;通过在引弧片13上开设条形贯通孔130,V型引弧段132与水平引弧段131的组合,能够有利于电弧从动触头的接触片向引弧片13跳转,能够使电弧更容易地伸入灭弧栅片12的腹部,同时保证了被引弧片13包裹的部分灭弧栅片12也能够对电弧起到分割的作用,提高灭弧栅片12的利用率,使得电弧得到充分的切割;
[0030]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的对向两侧开设有通槽10,支架11的外侧开设有导气通道101,导气通道101一端与通槽10相连通,另一端向触头区域的方向延伸,且通道间隙逐渐变窄,用于引导冷却完成的高温高压气体回到触头区域。在支架11上开设通槽10与导气通道101,使得经过灭弧栅片12冷却的高温高压气体能够引导气通道101回到触头区域,以对触头区域进行冷却,提高了触头区域的介质恢复强度,有利于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0031]参图3所示,条形贯通孔130的两端均设有聚集部1300,用于聚集电弧。聚集部1300可以起到吸引电弧聚集的作用,使得电弧能够经引弧片13的条形贯通孔130更快速的到达引弧片13的腹部,导气通道101开设有数个,且相互间隔排布。灭弧栅片12与支架11的中央形成有间隙,通槽10贯通间隙,供冷却完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灭弧室,包括:支架,布置在所述支架内部的多片灭弧栅片以及布置于所述灭弧栅片上方且与所述灭弧栅片间隔布置的引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片包括:水平引弧段,布置于所述灭弧栅片的上方;V型引弧段,布置在所述灭弧栅片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灭弧栅片一端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水平引弧段的外端并形成有与所述水平引弧段相接的第一圆滑过渡段,所述V型引弧段的底端为第二圆滑过渡段;所述引弧片的对称中心线上开设有条形贯通孔,所述条形贯通孔的一端过所述第一圆滑过渡段,另一端过所述第二圆滑过渡段;所述支架的对向两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架的外侧开设有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一端与所述通槽相连通,另一端向触头区域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咸李冰燕魏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屋开关设备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