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尤其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 掺杂制选择性发射级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再生绿色能源的需求的增长,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与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制造过程中包括表面制绒、表面掺杂制结、减反射膜沉积、 正负电极的形成等工序。在已产业化的制造方法中,硅片表面掺杂制结方案是限制电池片 转换效率提高的主要步骤。目前,采用丝网印刷工艺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现行的表面掺杂制 结工艺如下硅片在完成表面制绒后直接对电极表面进行掺杂,方块电阻一般控制在 40Ω/ □ 60Ω/ □之间。这种掺杂制结方法虽然使太阳能电池片能采用成熟的丝网印刷 工艺技术,达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但是,由于表面掺杂制结后电池片栅极面不具备 选择性发射级,因此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受到限制,难以进一步提高。随着太阳能电池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要提 高晶体硅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对电池片表面进行选择性掺杂是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的一 种有效方法。即在硅片的电极栅槽处要求重掺杂,为了使电极接触的地方形成良好的低欧 姆接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晶体硅电池片表面选择性掺杂制发射级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第一步,干法掩膜:将制绒后硅片(1)置入800℃-1100℃的氧化炉内,通入氧气进行干法氧化,氧化时间为10~20分钟,在硅片表面外延生成致密的二氧化硅掩膜(2),其厚度约为5~50纳米;第二步,湿法掩膜:干法掩膜结束后向氧化炉内通入水蒸气,再对干法氧化后的硅片(1)进行湿法氧化,氧化时间为25~30分钟,使得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掩膜(2)快速增厚,经湿法氧化后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掩膜(2)的厚度约为1微米左右;第三步,激光刻浅槽:采用激光刻蚀方法对掩膜后的硅片(1)表面进行刮刻,形成栅极浅槽(3),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波,孙铁囤,叶庆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