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05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0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包括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开设有注塑腔,第一模块内开设有第一冷却腔,第一模块一侧设置有两个连通管,第二模块内开设有第二冷却腔,第二模块一侧开设有两个连通孔,两个连通管与两个连通孔一一对应且插接配合,连通孔侧壁开设有开关环槽,开关环槽内滑移连接有开关板,开关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开关环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开关板抵接于开关环槽侧壁时用于封闭多个过水孔,连通管侧壁开设有多个流动孔。本申请具有减少注塑模具注水装置的数量,降低注塑模具水冷组件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并提高使用注塑模具的便捷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冷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

2、相关技术中,一种注塑模具水冷组件,包括上模与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开设有模腔,通过向模腔注塑,从而产生注塑产品,上模与下模内均开设有冷却腔,上模与下模上均开设有进液管与出液管,进液管与出液管均与冷却腔相连通,使用时,由进液管注入冷区的液体,进入冷却腔内,从而可以降低上模与下模的温度,从而达到快速冷却上模与下模的作用。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上模与下模上分别设置有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的注水装置,通过注水装置将冷却的液体注入冷却腔内,采用这样的设计,需要设置两套注水装置,且上模或下模需要移动,从而便于注塑产品的拿取,这样的设计需要至少两套注水装置,导致注塑模具结构较为复杂,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注塑模具注水装置的数量,降低注塑模具水冷组件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并提高使用注塑模具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冷注塑模具。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之间开设有用于注塑产品的注塑腔,所述第一模块内开设有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模块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相连通的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第一模块靠近所述第二模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相连通的两个连通管,所述第二模块内开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腔相连通的两个连通孔,两个所述连通管与两个所述连通孔一一对应且插接配合,所述连通孔侧壁开设有开关环槽,所述开关环槽内滑移连接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开关环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开关板向靠近所述连通管移动,所述开关板抵接于所述开关环槽侧壁时用于封闭多个所述过水孔,所述连通管侧壁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开关环槽的流动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合并,并通过注塑腔生产注塑产品,连通管插接于连通孔内,同时连通管推动开关板移动,从而使冷却的液体于流动孔向过水孔流动,从而实现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的相连通,从而使冷却的液体进入第二冷却腔内,由进液口注入冷却的液体,可以同时注入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内,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注塑产品进行冷却,提高注塑产品冷却的便捷性,当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分离后,通过开关板与开关环槽配合将过水孔封闭,从而减少第一冷却腔内的液体排出,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注塑模具注水装置的数量,降低注塑模具水冷组件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并提高使用注塑模具的便捷性。

5、可选地,所述开关板靠近所述连通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通管插接配合的限位环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与限位环槽插接配合,从而可以使连通管能够更为稳定抵紧开关板,提高开关板滑动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开关板靠近所述连通管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所述开关环槽侧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密封圈,可以更好地确保连通孔的密封,减少第二冷却腔内的液体泄漏出,提高使用开关板的密封性。

9、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开关环槽远离所述连通管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压缩弹簧插接配合的限位插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限制压缩弹簧的位置,提高使用压缩弹簧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块靠近所述第二模块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第一模块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集槽相连通的多个排水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的液体落于第一模块上后,通过收集槽进行收集,再配合使用排水孔将冷却的液体排出,提高冷却液体排出的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二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模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收集槽插接配合的定位块。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与收集槽插接配合,从而可以更好地定位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提高使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块靠近所述第二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环,所述注塑腔设置于所述挡水环内,所述第二模块靠近所述第一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挡水环插接配合的挡水插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挡水环与挡水插槽插接配合,从而可以达到阻挡冷却液体的作用,且当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分离后,通过挡水环减少冷却液体进入注塑腔内,提高使用注塑模具的便捷性。

17、可选地,所述挡水环厚度沿远离第一模块的方向逐渐减小。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厚度逐渐减小的挡水环,可以使挡水环能够更为便捷地插接于挡水插槽内,且可以限制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位置,提高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使用的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当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合并,并通过注塑腔生产注塑产品,连通管插接于连通孔内,同时连通管推动开关板移动,从而使冷却的液体于流动孔向过水孔流动,从而实现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的相连通,从而使冷却的液体进入第二冷却腔内,由进液口注入冷却的液体,可以同时注入第一冷却腔与第二冷却腔内,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注塑产品进行冷却,提高注塑产品冷却的便捷性,当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分离后,通过开关板与开关环槽配合将过水孔封闭,从而减少第一冷却腔内的液体排出,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注塑模具注水装置的数量,降低注塑模具水冷组件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注塑模具的制作成本,并提高使用注塑模具的便捷性;

21、2.连通管与限位环槽插接配合,从而可以使连通管能够更为稳定抵紧开关板,提高开关板滑动的稳定性;

22、3.冷却的液体落于第一模块上后,通过收集槽进行收集,再配合使用排水孔将冷却的液体排出,提高冷却液体排出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0)与第二模块(2),所述第一模块(10)与所述第二模块(2)之间开设有用于注塑产品的注塑腔(9),所述第一模块(10)内开设有第一冷却腔(8),所述第一模块(10)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8)相连通的进液口(7)与出液口(16),所述第一模块(10)靠近所述第二模块(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8)相连通的两个连通管(6),所述第二模块(2)内开设有第二冷却腔(3),所述第二模块(2)靠近所述第一模块(10)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腔(3)相连通的两个连通孔(1),两个所述连通管(6)与两个所述连通孔(1)一一对应且插接配合,所述连通孔(1)侧壁开设有开关环槽(4),所述开关环槽(4)内滑移连接有开关板(5),所述开关板(5)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14),所述开关环槽(4)内设置有弹性件(11),所述弹性件(11)用于驱动所述开关板(5)向靠近所述连通管(6)移动,所述开关板(5)抵接于所述开关环槽(4)侧壁时用于封闭多个所述过水孔(14),所述连通管(6)侧壁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开关环槽(4)的流动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板(5)靠近所述连通管(6)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通管(6)插接配合的限位环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板(5)靠近所述连通管(6)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环槽(12),所述安装环槽(12)内设置有密封圈(23),所述密封圈(23)抵接于所述开关环槽(4)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为压缩弹簧,所述开关环槽(4)远离所述连通管(6)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压缩弹簧插接配合的限位插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0)靠近所述第二模块(2)的一侧开设有收集槽(20),所述第一模块(10)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集槽(20)相连通的多个排水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2)靠近所述第一模块(1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收集槽(20)插接配合的定位块(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0)靠近所述第二模块(2)的一侧设置有挡水环(18),所述注塑腔(9)设置于所述挡水环(18)内,所述第二模块(2)靠近所述第一模块(10)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挡水环(18)插接配合的挡水插槽(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环(18)厚度沿远离第一模块(10)的方向逐渐减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10)与第二模块(2),所述第一模块(10)与所述第二模块(2)之间开设有用于注塑产品的注塑腔(9),所述第一模块(10)内开设有第一冷却腔(8),所述第一模块(10)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8)相连通的进液口(7)与出液口(16),所述第一模块(10)靠近所述第二模块(2)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却腔(8)相连通的两个连通管(6),所述第二模块(2)内开设有第二冷却腔(3),所述第二模块(2)靠近所述第一模块(10)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腔(3)相连通的两个连通孔(1),两个所述连通管(6)与两个所述连通孔(1)一一对应且插接配合,所述连通孔(1)侧壁开设有开关环槽(4),所述开关环槽(4)内滑移连接有开关板(5),所述开关板(5)上开设有多个过水孔(14),所述开关环槽(4)内设置有弹性件(11),所述弹性件(11)用于驱动所述开关板(5)向靠近所述连通管(6)移动,所述开关板(5)抵接于所述开关环槽(4)侧壁时用于封闭多个所述过水孔(14),所述连通管(6)侧壁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开关环槽(4)的流动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板(5)靠近所述连通管(6)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通管(6)插接配合的限位环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凌田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