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21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包括底托,底托下方通过第一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支架
,涉及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还涉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我国矿业绿色发展明显提速,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搞好矿产资源开发已经成为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绿色矿山建设已成为矿业领域生产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为此,我国各大矿企开始加大新能源矿山机械的使用力度,加速推动“绿色

安全

和谐

智能

高效”矿山数字化转型

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在各个矿山运营占比,也越来越大

然而,重载上工况,以及综合工况下的,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出现电耗大,充电频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矿区的运营效率

所以充电型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已经无法满足此类工况的需求,而换电型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应运而生

就目前换电型新能源宽体自卸车而言,主要状态集中在中置换电模式,即电池包安装在驾驶室与货箱之间,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电池包布置方便,设计简单

但是因为需要设计货箱帽檐翻转机构,以便在满足换电吊装,同时满足换电后电池包和驾驶室的防护,从而造成整车换电过程中故障率增加

同时,此种模式,占据货箱位置,在不调整整车载重的情况下,需要增加整车轴距长度,影响整车通过性及其他相关技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车换电过程中故障率增加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包括底托,底托下方通过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

两个第三支架支撑

[0005]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6]底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梁,两个支撑梁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连接架

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

连接架位于两个第二连接杆之间

[0007]连接架包括两个第三连接杆,两个第三连接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板

[0008]第三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底部连接有第一支腿,第一支腿与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加强板连接;两个第一支腿分别连接在不同支撑梁底部

[0009]第一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底部连接有第二支腿,第二支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加强板连接;第二支撑板位于支撑梁端部

[0010]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连接有第四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呈
L
型,第三支撑板底部连接有第三支腿,第三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梁底部,第四支撑板向外伸出位于支撑梁外,第四支撑板与第三支腿通过第三加强板连接,第三支撑板与第三支腿通过第四加强板连接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宽体自卸车

[001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包括新能源宽体自卸车本体,新能源宽体自卸车本体上安装有上述的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电池支架采用支架与底托活动连接过渡的方式,与电池包连接固定,在不改变支撑支架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改变底托来更换电池包的状态,可调性强;无需翻转帽檐,避免帽檐翻转过程中对驾驶室的防护影响减少故障隐患,大大提高换电成功率;底托通过支撑梁

第一连接杆

连接架

第二连接杆进行纵向与横向交错连接,抗拉抗弯性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这种结构不但能更好的固定电池包,还能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扭动对电池包造成的伤害

[0014]本技术新能源宽体自卸车,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中,
1.
底托,
101.
支撑梁,
102.
第一连接杆,
103.
连接架,
1031.
第三连接杆,
1032.
连接板,
2.
第一支架,
201.
第二支撑板,
202.
第二支腿,
203.
第二加强板,
3.
第二支架,
301.
第三支撑板,
302.
第四支撑板,
303.
第三支腿,
304.
第三加强板,
305.
第四加强板,
4.
第三支架,
401.
第一支撑板,
402.
第一支腿,
403.
第一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0020]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底托1,底托1下方通过第一支架
2、
第二支架
3、
两个第三支架4支撑

[0021]1.
如图2所示,底托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梁
101
,两个支撑梁
101
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102、
连接架
103、
两个第二连接杆
104
,第一连接杆
102、
连接架
103
位于两个第二连接杆
104
之间

连接架
103
包括两个第三连接杆
1031
,两个第三连接杆
1031
之间连接有连接板
1032。
底托1作用是支撑电池包

设置连接架
103
,可制造性强,方便焊接;后期可配打孔,安装方便,可以为附近的管线路安装提供支撑点

底托1通过支撑梁
101、
第一连接杆
102、
连接架
103、
第二连接杆
104
进行纵向与横向交错连接,抗拉抗弯性强,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这种结构不但能更好的固定电池包,还能对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扭动对电池包造成的伤害

[0022]实施例2[0023]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底托1,底托1下方通过第一支架
2、
第二支架
3、
两个第三支架4支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
(1)
,底托
(1)
下方通过第一支架
(2)、
第二支架
(3)、
两个第三支架
(4)
支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
(1)
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梁
(101)
,两个所述支撑梁
(101)
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102)、
连接架
(103)、
两个第二连接杆
(104)
,所述第一连接杆
(102)、
连接架
(103)
位于两个第二连接杆
(104)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
(103)
包括两个第三连接杆
(1031)
,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
(1031)
之间连接有连接板
(1032)。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
(4)
包括第一支撑板
(401)
,所述第一支撑板
(401)
底部连接有第一支腿
(402)
,所述第一支腿
(402)
与第一支撑板
(401)
通过第一加强板
(403)
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腿
(402)
分别连接在不同支撑梁
(101)
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式动力电池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峰高刚刚李俊孟令杰闫犇孟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同力重工新能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