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38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包括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之间设置后背电池箱,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结构相同,左电池箱、右电池箱并列对称设置在后背电池箱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对整车前后轴载荷分布合理,整体结构紧凑,有效提高电池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性能,减少受力变形,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悬置系统
,涉及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油车成本上升,绿色矿山建设进程的加快,大型露天矿企业对布局新能源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纯电动汽车因其零排放、高效率、低噪音而受到业界的关注,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作为露天矿山、水电工程的主要运输车辆。目前各大矿山运营的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电量电池的主要维持在300

560kwh的范围,一天满充一次电,已无法满足当天运营,频繁充电又会影响运营时间,因此迫切需求600kwh以上大电量的电池的搭载,减少充电频率的需求。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重量增大,整车布置要求提高,整车前后轴载荷分布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电量电池搭载后,整车载重增加,对整车前后轴载荷分布影响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包括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之间设置后背电池箱,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结构相同,左电池箱、右电池箱并列对称设置在后背电池箱两端。
[0005]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6]后背电池箱包括底托,底托为矩形状结构,底托上安装后背电池框。
[0007]左电池箱、右电池箱和电池框均包括在空间横肋、纵肋构架的矩形框架梁,底托沿长度方向一侧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支座,连接支座分别固定连接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宽度一侧底部。
[0008]底托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卡槽,卡槽卡接后背电池框矩形框架梁的底面横肋。
[0009]框架梁上包裹蒙皮,框架梁和蒙皮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0010]蒙皮外设置防护栏。
[0011]蒙皮采用2mm或1.6mm厚的波纹钢板。
[0012]车架预留的安装孔,左电池箱和右电池箱、底托分别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固定。
[0013]框架梁均采用F50
×
4方管。
[0014]底托采用t12/Q355B钢板材料或t14/Q355B钢板材料。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有效解决大电量多电池包整车设计布置困难的问题,使得载荷较大的承载面受力均匀,提高安全性能,使用本技术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非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在综合工况下,无需要频繁充电、运营效率提高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轴侧视图。
[0018]图中,1.左电池箱,2.右电池箱,3.底托,4.后背电池框,5.蒙皮,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本技术的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之间设置后背电池箱,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结构相同,左电池箱1、右电池箱2并列对称设置在后背电池箱两端。使用车架两侧左右电池箱体与驾驶室后背电池箱相结合的特点,有效的将重量分配到车架两侧以及前轴位置,使得空载时前轴载荷达到30%左右;电池包数量在1

20个之间,可按照需求任意搭载装配,适配性强,针对不同数量电池包进行装配调整,解决不同客户、不同矿区、不同电量的装配需求。
[0021]后背电池箱包括底托3,底托3为矩形状结构,底托3上安装后背电池框4,后背电池框4旨在补充装配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剩余未安装电池包和热管理机组;如图2所示,左电池箱1、右电池箱2和后背电池框4均包括在空间横肋、纵肋构架的矩形框架梁,底托3沿长度方向一侧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支座,连接支座分别固定连接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宽度一侧底部,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方便,可调性、适配性强。
[0022]底托3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卡槽,卡槽卡接后背电池框4矩形框架梁的底面横肋,后背电池框4底部预留螺栓连接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托3上表面预留的螺栓连接孔,位置依据安装底托3的位置而固定,从而起到在整车上位置固定不变。
[0023]公路纯电动宽体自卸车的车架预留螺栓孔,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分别通过螺栓直接与车架连接固定,两者之间依据车架宽度,形成固定安装位置,底托3采用高强度超厚钢板拼焊而成,底托3底部留有螺栓安装孔,通过高强度螺栓与车架预留的安装孔相互连接,固定与车架上,起到过渡固定连接的作用。
[0024]框架梁上包裹蒙皮5,框架梁和蒙皮5之间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用来对电池箱体进行密封处理,避免车辆行驶中扬尘、泥水、细石,对电池包产生损伤;蒙皮5采用2mm或1.6mm厚的波纹钢板,蒙皮5外设置防护栏,形成共同作用体系,相当于连续分布的支撑,起到空间受力的效果,承受面内拉、压和剪应力,还起保温防腐作用,避免车辆行驶、装料、卸料过程中大块废石、矿料,对电池包造成碰撞损害,从而给电池提供更好的保护。
[0025]实施例1
[0026]本技术的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的一种实施例为,电池包数量分配均匀,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分别装配6块电池包,后背电池框4装配8块电池包,并配装两个热管理机组,极大的降低了整车布置的压力;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后背电池框4通过螺栓先与底托3连接,然后通过底托3与副车架连接座进行固定,后背电池框4在使用小电量电池时,可直接去掉,不影响整车其它布置,方便设计调整;所有固定方式均采用φ16以上螺栓连接,数量在16个以上,且连接支座采用12mm高强度钢板,固定牢靠,强度高,防护等级高。
[0027]实施例2
[0028]本技术的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的一种实施例为,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后背电池框4的矩形框架梁均采用F50
×
4方管、底托3采用t12/Q355B钢板材料;蒙皮5采用t2/Q355B普通钢板;防护栏采用t6/Q355B普通钢板;固定螺栓6根据实际实施案例来选择。
[0029]实施例3
[0030]本技术的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的一种实施例为,底托3采用t14/Q355B钢板材料;装配标准C箱和标准G箱两种状态电池包,电池电量可配置在300

700kwh之间,根据装配标准C箱最大电量700kwh状态下,电池总重达到了4.5T,所有箱体均采用蒙皮5加防护栏结构外包防护,有效的保护电池,防水防尘防滚石。
[0031]本技术的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的工作原理为,根据电池电气设计需求,以底托3与车架连接,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中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分布于车架两侧;装配1

20块标准电池包时,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各自固定装配6块标准电池包,后背电池箱用于固定剩余12

20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电量动力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之间设置后背电池箱,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结构相同,左电池箱(1)、右电池箱(2)并列对称设置在后背电池箱两端;所述后背电池箱包括底托(3),底托(3)为矩形状结构,底托(3)上安装后背电池框(4);所述左电池箱(1)、右电池箱(2)和后背电池框(4)均包括在空间横肋、纵肋构架的矩形框架梁,底托(3)沿长度方向一侧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支座,连接支座分别固定连接左电池箱(1)和右电池箱(2)宽度一侧底部;所述底托(3)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卡槽,卡槽卡接后背电池框(4)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峰高刚刚李俊孟令杰闫犇孟园园李姣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同力重工新能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