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316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抛光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器,所述研磨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变向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抛光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壁电机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电机,其特点是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非常小,这种设计使电机更加紧凑和轻巧,适用于一些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0003]防颤振变形对于薄壁电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薄壁电机内部包含多种精密元件,如果电机外壳颤振变形,可能会导致精密元件的损坏,从而影响电机的性能和寿命;颤振变形也会使电机失去平衡,导致其运转不稳定,引起电机振动加剧,进一步破坏电机的结构

[0004]中国专利公告号为:
CN217572200U
,一种薄壁电机组件多方位表面去毛刺装置,包括机壳

加工腔

集屑凹台

底座

打磨装置

支撑杆

移动夹台,移动夹台包括移动平台

竖直板

旋转电机

旋转杆

伸缩杆

夹台

驱动电机

移动轮,移动轮设于移动平台底部,驱动电机设于移动平台,并配合于移动轮,竖直板设于移动平台顶部,旋转杆穿设于竖直板,旋转杆一端连接旋转电机,另一端两侧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端头连接有夹台;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夹台放置于支撑杆上,可在支撑杆上移动,伸缩杆与夹台的配合能够很好地伸入电机组件内部,使得两端的夹台卡于电机组件内部并固定,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电机组件的转动,实现多方位表面去毛刺处理;但上述装置仅对薄壁电机进行简单夹持,而没有对薄壁电机外壳的形状进行保护,使薄壁电机在去毛刺过程中有较高的颤振变形风险

[0005]综上,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通过滑动柱和减震圈对薄壁电机外壳进行贴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壁电机外壳存在较高颤振变形风险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器,所述研磨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变向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壳体

滑动柱和减震板,所述壳体设置在研磨器的下方,所述壳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缸,所述减震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缸的输出端上,所述滑动柱的上方粘贴连接有减震圈,所述减震圈的上方设置有薄壁电机外壳

[0008]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板,所述磁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磁性板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板的下端设置有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一,所述转动板一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一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二,所述转动板一远离连接器的一端位于转动板二的下方,所述转动板二的两端与连接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二的中部与立柱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

[0009]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二的两端和转动板一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器,三个所述连接器构成一组,所述转动板一和转动板二以连接器的中线为轴在一组连接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

[0010]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圈的形状是中心凹陷的圆环形,所述减震板朝向减震圈的一侧设置有半球凸块,所述减震圈和减震板的材质是橡胶

[0011]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变向结构包括底座和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远离伺服电机一的一端设置有变向器,所述变向器用于改变薄壁电机外壳的方向

[0012]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套设有连接弯板,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连接弯板的上端

[0013]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变向器包括圆环一和圆环二,所述圆环一的内侧开设有滑槽一,所述圆环二的外侧开设有滑槽二

[0014]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板远离伺服电机一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滑槽二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柱以圆环二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柱的直径与滑槽二相适应,所述圆环二的内侧与底座滑动连接

[0015]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弯板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球,所述滚球与滑槽一滑动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动柱和减震圈对薄壁电机外壳进行贴合,使机械手操作研磨器对薄壁电机外壳进行去毛刺时,减震圈有效吸收和分散振动,并对薄壁电机外壳进行夹持和填充,增强了薄壁电机外壳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减少薄壁电机外壳的颤振变形风险

[0017]2.
本专利技术通过弹簧

连接器和转动板一

转动板二相互配合,扩大了减震圈的移动范围,使减震圈填充薄壁电机外壳的面积更大,有效提高了减震圈的分散振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薄壁电机外壳的结构稳定性,去毛刺时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固定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固定结构拆解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向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变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变向器剖视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转动柱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变向器示意图

[0027]图
10
是本专利技术变向结构拆解示意图

[0028]图
11
是本专利技术弹簧柱示意图

[0029]图中:
1、
机械手;
2、
研磨器;
3、
固定结构;
4、
变向结构;
5、
薄壁电机外壳;
31、
壳体;
32、
滑动柱;
33、
减震圈;
34、
减震板;
35、
伺服电缸;
36、
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1),所述机械手(1)的一端上设置有研磨器(2),所述研磨器(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结构(3),所述固定结构(3)的下方设置有变向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3)包括壳体(
31


滑动柱(
32
)和减震板(
34
),所述壳体(
31
)设置在研磨器(2)的下方,所述壳体(
31
)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
32
),所述壳体(
3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缸(
35
),所述减震板(
34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伺服电缸(
35
)的输出端上,所述滑动柱(
32
)的上方粘贴连接有减震圈(
33
),所述减震圈(
33
)的上方设置有薄壁电机外壳(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
32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磁性板(
322
),所述磁性板(
322
)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321
),所述弹簧(
321
)远离磁性板(
322
)的一端与壳体(
31
)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板(
322
)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器(
323
),所述连接器(
323
)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一(
324
),所述转动板一(
324
)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立柱(
311
),所述立柱(
311
)的底端与壳体(
31
)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一(
324
)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板二(
325
),所述转动板一(
324
)远离连接器(
323
)的一端位于转动板二(
325
)的下方,所述转动板二(
325
)的两端与连接器(
323
)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二(
325
)的中部与立柱(
311
)转动连接,所述壳体(
31
)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
36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颤振变形的薄壁电机外壳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二(
325
)的两端和转动板一(
324
)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器(
323
),三个所述连接器(
323
)构成一组,所述转动板一(
324
)和转动板二(
325
)以连接器(
323
)的中线为轴在一组连接器(
3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荟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