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部供液的静止与转动流体交换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端部供液的静止与转动流体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数货车采用刹车片和刹车鼓配合起来进行制动,刹车片和刹车鼓在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进行散热降温以保障刹车片和刹车鼓制动工作的稳定可靠;现有的散热降温方式是自行加装淋液箱对轮胎刹车鼓进行喷淋常温水降温,这样会导致路面留下大量的水,对于其他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每次下坡前水箱加水,喷淋降温的水不可回收直接就排放出去了,增加行车成本。
[0003]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于是提出了循环式密封散热系统,用散热液来实现对刹车鼓的循环冷却作用,但是由于货车运动起来以后,轮毂是高速圆周运动,如何解决储仓内的散热液能稳定供给和排出刹车鼓,并避免交换设备与轮毂运动干扰,以实现热交换循环降温是关键技术点。因此,研制一种工作稳定可靠,避免运动干扰的流体交换装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端部供液的静止与转动流体交换装置。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部供液的静止与转动流体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外套(1)、泵送机构、分流机构,所述交换外套(1)为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在交换外套(1)的内中下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结构的隔板(2),隔板(2)把交换外套(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腔室(3)和下腔室(4),并在隔板(2)中心处开设通孔连通上腔室(3)和下腔室(4),在所述上腔室(3)中设置泵送机构、下腔室(4)中设置分流机构,且泵送机构连通分流机构,在上腔室(3)顶部设有连通泵送机构的上流体入口(6),在下腔室(4)的底部和侧壁上分别设有连通外界的下流体出口(17);其中,所述泵送机构包括上端盖(5)、主叶轮(8)、轴承(10)、泵送锥罩(7)、辅叶轮(11),所述上端盖(5)固定设置于上腔室(3)顶部的交换外套(1)上,在上端盖(5)中心处设有连通上腔室(3)的上流体入口(6);所述泵送锥罩(7)的下部同轴设置于隔板(2)的通孔中,并与通孔动配合,且泵送锥罩(7)的下部设有排孔连通下腔室(4),泵送锥罩(7)的上部的外壁通过轴承(10)连接上腔室(3)的内壁;所述主叶轮(8)的上端通过轴承(10)同轴设于上端盖(5)的上流体入口(6)中,其下端向下延伸至泵送锥罩(7)中上部,且主叶轮(8)的叶轮轴(9)为中空结构,其上端连通上流体入口(6),下端连通泵送锥罩(7);所述辅叶轮(11)设置于下腔室(4)顶部,辅叶轮(11)的上部同轴连接泵送锥罩(7)的下部,或同轴设置于排孔中,且辅叶轮(11)上设有贯穿其本体的排流孔(12),排流孔(12)的上端连通排孔或泵送锥罩(7),下端连通分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供液的静止与转动流体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机构包括分流椎体(13)、轴承(10)、油封(14)、限位环(15),所述分流椎体(13)通过轴承(10)设置于下腔室(4)的下部,在轴承(10)的顶部设有油封(14),底部设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把分流椎体(13)、轴承(10)限定在下腔室(4)上,在分流椎体(13)上设有下流体入口(16)和下流体出口(17),下流体入口(16)连通下腔室(4),下流体出口(17)则同轴连通辅叶轮(11)上的排流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宝,徐云,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云庆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