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95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0
本申请提供一种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中重卡驾驶室的设计开发初期,需要针对中重卡驾驶室的跳动

俯仰

侧倾和翻转等运动工况进行校核,若校核手段不够精准,则会导致实际样车与理论设计偏差较大

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驾驶室总成与周边零件间隙过大或不足等问题

[0003]在相关技术中,针对中重卡驾驶室的运动工况的校核,通常是针对中重卡驾驶室的运动工况进行一些线性规则的模拟,例如通过建立一个旋转接合校核驾驶室翻转运动工况或建立衬套的球面接合校核驾驶室俯仰

侧倾等运动工况,但无法校核驾驶室总成中衬套类或扭杆扭转等柔性部件的运动工况,因此导致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下的校核精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导致实际样车与理论设计结果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下的校核精度不足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适用于中重卡驾驶室总成的运动工况校核,该校核方法包括:
[0006]接收针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校核指令;
[0007]响应校核指令,在预先创建的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运动工况进行校核,生成针对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结果,其中,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是基于接合创建规则创建的,接合创建规则包括柔性部件接合创建规则和非柔性部件接合创建规则,柔性部件包括衬套类部件和扭杆类部件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子样机模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创建的:在三维建模软件的装配模块下建立电子样机模型的模型文件;在模型文件下建立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包含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中的硬点及运动模块的点线面模型;基于接合创建规则,关联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得到电子样机模型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模型文件下建立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包括:将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硬点的坐标名称及空间坐标值输入参数化点线面模型的模型参数中,得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硬点模型参数;建立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单硬点模型;基于硬点模型参数,对单硬点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得到参数化单硬点模型;将不同参数化单硬点模型通过直线和
/
或平面进行关联,得到参数化多硬点模型;在模型文件下,建立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运动模块的模块文件;基于运动模块和硬点的关联关系,关联参数化多硬点模型和模块文件,得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运动模块包括:底盘模块

车身模块

驾驶室模块

左前减震器上吊耳

左前减震器下吊耳

左侧稳定杆

右侧稳定杆

左侧舒适性衬套

右侧舒适性衬套

左后减振器上吊耳中心

右后减振器上吊耳中心

左后减振器下吊耳中心

右后减振器下吊耳中心

液压缸上吊耳中心和液压缸下吊耳中心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在接收针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校核指令之前,包括:在车身模块对应的模块文件下,响应文件获取指令,获取并插入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
3D
模型文件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衬套类部件包括舒适性衬套和翻转衬套,舒适性衬套和翻转衬套对应的接合创建规则为:若舒适性衬套的运动方向同时包含轴向运动和径向运动,且运动行程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在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增加衬套轴向位移驱动和衬套径向位移驱动,其中衬套径向位移驱动简化为圆柱接合和点曲面接合,衬套轴向位移驱动简化为点曲线接合;若舒适性衬套的运动方向仅包含径向运动,且运动行程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则在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增加衬套径向位移驱动,其中衬套径向位移驱动简化为点曲线接合;若翻转衬套的运动行程小于第三设定值,则在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将翻转衬套的接合简化为球面结合

其中,第一设定值

第二设定值和第三设定值可以相同,例如均为5毫米
(mm)。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扭杆类部件包括稳定杆,稳定杆对应的接合创建规则为:将稳定杆拆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定义为绕稳定杆轴线的旋转接合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数化点线面模型为对称模型,对称模型包括对称的第一子模型和第二子模型

对应地,在模型文件下建立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包括:在模型文件下创建第一子模型;基于第一子模型,在模型文件下对称建立第二子模型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装置,适用于中重卡驾驶室总成的运动工况校核,该校核装置包括:
[0016]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校核指令;
[0017]校核模块,用于响应校核指令,在预先创建的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运动工况进行校核,生成针对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结果,其中,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是基于接合创建规则创建的,接合创建规则包括柔性部件接合创建规则和非柔性部件接合创建规则,柔性部件包括衬套类部件和扭杆类部件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0019]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0020]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21]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22]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23]本申请提供的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接收针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校核指令,响应校核指令,在预先创建的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对待校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中重卡驾驶室总成的运动工况校核,所述校核方法包括:接收针对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校核指令;响应所述校核指令,在预先创建的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中对所述待校核驾驶室总成的运动工况进行校核,生成针对所述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结果,其中,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电子样机模型是基于接合创建规则创建的,所述接合创建规则包括柔性部件接合创建规则和非柔性部件接合创建规则,柔性部件包括衬套类部件和扭杆类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样机模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创建的:在三维建模软件的装配模块下建立电子样机模型的模型文件;在所述模型文件下建立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所述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包含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中的硬点及运动模块的点线面模型;基于所述接合创建规则,关联所述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得到所述电子样机模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模型文件下建立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包括:将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硬点的坐标名称及空间坐标值输入参数化点线面模型的模型参数中,得到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硬点模型参数;建立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单硬点模型;基于所述硬点模型参数,对所述单硬点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得到参数化单硬点模型;将不同所述参数化单硬点模型通过直线和
/
或平面进行关联,得到参数化多硬点模型;在所述模型文件下,建立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运动模块的模块文件;基于运动模块和硬点的关联关系,关联所述参数化多硬点模型和所述模块文件,得到所述驾驶室悬置及翻转系统的参数化点线面模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块包括:底盘模块

车身模块

驾驶室模块

左前减震器上吊耳

左前减震器下吊耳

左侧稳定杆

右侧稳定杆

左侧舒适性衬套

右侧舒适性衬套

左后减振器上吊耳中心

右后减振器上吊耳中心

左后减振器下吊耳中心

右后减振器下吊耳中心

液压缸上吊耳中心和液压缸下吊耳中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总成运动工况的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枫贾晓峰杨彪魏铭齐淼郭凯夏秋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