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315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铁站台雨棚建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包括台车底盘总成和台车模板早拆体系,台车底盘总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板升降平台,模板升降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雨棚模板体系,雨棚模板体系的顶部设置有临边防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站台雨棚建造
,具体为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


技术介绍

[0002]常见高铁站台雨棚均采用饰面清水混凝土建造工艺,其施工时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盘扣件;模板体系采用木龙骨
+
木模板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为了提高其建造效果,通常采用相应的建造台车进行操作

[0003]公开号为
CN1 13530276A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棚建造用的防护台车,可以根据雨棚建造程度的需要对行走台车进行位置的调整,进而能够针对性的对需要建造的雨棚起到防护的作用,相对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并且达到了防护的效果,通过在行走台车的上端均布连接有多根立柱,并且在立柱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爬架网片,爬架网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朝上倾斜设置的压型钢板,能够对需要建造的雨棚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外部环境对雨棚造成损伤,另外压型钢板的上端均布开设有多个梯形滑槽,且梯形滑槽贯穿压型钢板并延伸至其外侧,使得落在压型钢板上的杂质或者雨水能够顺利的排出

[0004]相关技术中,建造台车在驱动时,需要通过建造台车下方的行走底盘进行驱动,然而现有的建造台车的行走底盘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缺乏侧移调节的功能,以至于行走底盘移动至雨棚建造区域时,由于需要使雨棚模板体系与浇筑好的承重结构柱进行校准定位,校准定位不好,直接会影响其雨棚的形状和质量,以至于需要反复对行走底盘的位置进行调节,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通过两组台车行走底盘侧移机构的设置,可以对行走后的台车底盘总成进行侧移调节,进而便于雨棚模板体系与浇筑好的承重结构柱进行校准定位,提高其高铁站台雨棚建造的完整性,解决了现有的建造台车移动至建造区域时,由于缺乏侧移调节的功能,以至于建造台车的雨棚模板体系不便于与浇筑好的承重结构柱进行校准定位的问题

[0007](

)
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包括台车底盘总成和台车模板早拆体系,所述台车底盘总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板升降平台,所述模板升降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雨棚模板体系,所述雨棚模板体系的顶部设置有临边防护网,其中所述台车底盘总成包括台车行走底盘车架,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纵梁和横梁,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模板平台顶升导向柱,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台车行走底盘侧移机构,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台车行走底盘驱动机构,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
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落地支撑调节机构,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板平台支撑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台车行走底盘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底部的桥体支架

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桥体支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有调频器,并且所述桥体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行走轮

[0010]优选的,所述落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台车行走底盘车架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两个支撑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板顶部一侧的
L
型架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底部铰接有垫板,且垫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
L
型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
L
型块

[0012]优选的,所述
L
型块的底部和伸缩板一侧之间铰接有驱动架,所述
L
型架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所述活动板和
L
型架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
L
型块左右驱动的驱动件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和
L
型架的内部之间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与
L
型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铰接有驱动把手,所述活动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
U
型卡块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两个支撑组件上丝杆另一端的锥形套以及通过支架转动连接于固定板顶部的套框,所述套框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的外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驱动轴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套框的外部,两个驱动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块,两个所述锥形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凹口,两个所述锥形套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套框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两个移动板相对或相离驱动的控制件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套框的内部的双向电动伸缩杆,所述双向电动伸缩杆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板固定连接

[0016](

)
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
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台车底盘总成顶部的模板升降平台可以将雨棚模板体系进行顶起,进而便于配合浇筑好的承重结构柱进行组成拼接,进而可以形成高铁站台雨棚的建造工作,通过模板平台顶升导向柱的设置,不仅提高其模板升降平台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提高其模板升降平台升降过程中的导向性,通过两组台车行走底盘驱动机构的设置,用于带动台车底盘总成进行行走,进而满足不同位置进行高铁站台雨棚的建造工作,通过两组台车行走底盘侧移机构的设置,可以对行走后的台车底盘总成进行侧移调节,进而便于雨棚模板体系与浇筑好的承重结构柱进行校准定位,提高其高铁站台雨棚建造的完整性,而且通过若干个落地支撑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加强其台车底盘总成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其高铁站台雨棚的建造效果

[0019]2、
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组件中通过驱动件的设置,可以带动
L
型块左右运动,而
L
型块
左右的运动,即可带动驱动架扇形运动,而驱动架的扇形运动,进而可以带动伸缩板上下运动,通过伸缩板向下的运动,即可带动垫板向下运动,形成台车底盘总成的落地支撑工作,提高其建筑台车工作时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垫板铰接于伸缩板的底部,且垫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不仅满足了不同倾斜面的稳定支撑,而且提高了支撑的摩擦性,避免出现偏移的问题

[0020]3、
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向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底盘总成
(1)
和台车模板早拆体系
(13)
,所述台车底盘总成
(1)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板升降平台
(2)
,所述模板升降平台
(2)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雨棚模板体系
(3)
,所述雨棚模板体系
(3)
的顶部设置有临边防护网
(4)
,其中所述台车底盘总成
(1)
包括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纵梁
(6)
和横梁
(7)
,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模板平台顶升导向柱
(8)
,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的两侧均设置有台车行走底盘侧移机构
(9)
,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组台车行走底盘驱动机构
(10)
,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落地支撑调节机构
(11)
,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板平台支撑机构
(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行走底盘驱动机构
(10)
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底部的桥体支架
(101)、
减速机
(102)
和驱动电机
(103)
,所述驱动电机
(103)
的输出轴与减速机
(102)
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
(102)
的输出轴与桥体支架
(101)
连接,所述驱动电机
(103)
通过导线连接有调频器
(104)
,并且所述桥体支架
(101)
的两端均设置有行走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支撑调节机构
(11)
包括固定连接于台车行走底盘车架
(5)
底部的固定板
(111)
,所述固定板
(111)
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组件
(112)
,所述固定板
(111)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两个支撑组件
(112)
进行连接的连接组件
(11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铁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行走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
(112)
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111)
顶部一侧的
L
型架
(1121)
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
(111)
底部的伸缩框
(1129)
,所述伸缩框
(1129)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
(1122)
,所述伸缩板
(1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东杰宋欣欣王云磊张松甫张昊骕马国栋吕梁
申请(专利权)人:巢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