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62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铁站混凝土雨棚建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包括两个建造台车本体,两个建造台车本体呈对称设置,建造台车本体包括可移动的底盘总成,底盘总成具有行走功能,固定支撑模架功能,底盘总成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液压升降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站混凝土雨棚建造
,具体为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
CN1 13530276A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棚建造用的防护台车,包括延伸平台

轨道和行走台车,延伸平台包括两组并列排布的贝雷架,贝雷架的下端均布连接有多个第一分配梁,且贝雷架的上端均布连接有多个第二分配梁,轨道对应连接在多个第二分配梁的上端,行走台车连接在两组轨道的上端,行走台车包括两个与轨道连接的车体,且行走台车的车体侧壁上设置有与轨道连接的减速机,行走台车的车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多块竖直的爬架网片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行走台车可以根据雨棚建造程度的需要对行走台车进行位置的调整,进而能够针对性的对需要建造的雨棚起到防护的作用,相对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并且达到了防护的效果

[0003]相关技术中,常见高铁站台雨棚装配式联方网壳结构,其梁柱为现浇结构,板为预制结构;然而在对站台雨棚建造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盘扣架

模板

龙骨全部一次性,无周转;且主龙骨采用多块弧形板条通过钉子进行固定,均为新模板切割制作,浪费巨大,而且在安装时部分模板接缝处存在错台

跑浆现象,并且模板自重大,安装与拆除时均需大量的人工,存在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解决的技术问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通过液压升降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雨棚模板体系上下运动,即可形成合模或退模工作,通过两个台车模板早拆体系的设置,即可对脱模后的雨棚进行辅助支撑,不仅提高了雨棚建造效率,而且不容易出现模板接缝处存在错台现象,进而避免了跑浆问题,解决了投入模板成本较高,且模板自重大,安装与拆除时均需大量的人工,存在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0006](

)
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包括两个建造台车本体,两个所述建造台车本体呈对称设置,所述建造台车本体包括可移动的底盘总成,所述底盘总成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液压升降组件,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设置有模板升降台,所述模板升降台的顶部设置有雨棚模板体系,所述雨棚模板体系和模板升降台之间设置有模板安装桁架组件,所述雨棚模板体系上设置有防护网,两个所述建造台车本体之间和底盘总成和模板升降台之间均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底盘总成的顶部和模板升降台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伸缩组件,所述底盘总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调固定的支撑腿,所述雨棚模板体系包括固定安装于模板升降台顶部的雨棚顶模,所述雨棚顶模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折叠伸展调节的雨棚钢模板,所述雨棚顶模另一侧设置有可伸展
调节的
H
型定模件,所述雨棚模板体系的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的台车模板早拆体系

[0008]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液压剪刀撑架,两个所述液压剪刀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

[0009]优选的,所述液压剪刀撑架包括两个驱动架,两个所述驱动架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架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动架,两个滑动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底盘总成的顶部和模板升降台的底部,两个所述驱动架顶部和底部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盘总成的顶部和模板升降台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台车模板早拆体系包括第一支撑方柱和第二支撑方柱,所述第一支撑方柱和第二支撑方柱一侧均设置有可调节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方柱和第二支撑方柱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快拆模板和第二快拆模板

[0011]优选的,所述雨棚钢模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雨棚顶模顶部一侧,且所述雨棚顶模底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雨棚钢模板的底部铰接

[0012]优选的,所述
H
型定模件包括铰接于所述雨棚顶模另一侧的第一
H
型支架,所述第一
H
型支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
H
型支架,所述雨棚顶模底部的另一侧铰接有第三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一
H
型支架一端铰接

[0013]优选的,所述底盘总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台车动力控制箱,所述底盘总成的底部设置有电动驱动的行走组件,且底座总成的前后均设置有台车侧移机构,通过它来调整台车行走误差与方向,所述底盘总成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可伸缩的安全楼梯,所述安装楼梯的顶部与模板升降平台的侧边铰接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加强架,两个所述加强架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加强架顶部的两端和底部的两端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式安装有连接块,四个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安装孔

[0015]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盘总成顶部的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内部伸缩滑动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的顶部固定于模板升降台的底部,所述伸缩框和伸缩支架的内部均开设有锁紧孔,两个所述锁紧孔的内部插设有插销

[0016](

)
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具备以下
[0018]有益效果:
[0019]1、
本专利技术通过可移动的底盘总成可以将建造台车运动至建造位置,通过若干组液压升降组件的设置,可以带动模板升降台上下驱动,通过模板升降台向上的运动,即可带动雨棚模板体系向上运动,进而可以合模工作,进而可以进行雨棚中钢筋笼的捆扎和混凝土浇筑工作,通过雨棚模板体系向下的运动,即可形成退模工作,通过两个台车模板早拆体系的设置,即可对脱模后的雨棚进行辅助支撑,不仅提高了雨棚建造效率,而且不容易出现模板接缝处存在错台现象,进而避免了跑浆问题,而且降低了投入模板的成本,安装与拆除时无需大量的人工,降低了人工成本以及拆装过程中的危险

[0020]2、
本专利技术通过四个连接块两两固定于底盘总成和模板升降台上,进而便于对高度调节后的模板升降台进行定位加强处理;通过四个连接块两两固定于建造台车本体上的底盘总成和模板升降台上,进而便于提高其两个建造台车本体的定位性,不仅便于提高模板
升降台高度调节后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其两个建造台车本体之间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其两组健在台车本体拼装过程中的效果

[0021]3、
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支架滑动于伸缩框的内部,使得伸缩支架可以上下伸缩运动,不仅提高了模板升降台上下运动时的流畅性,而且提高了模板升降台高度调节的导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建造台车本体,两个所述建造台车本体呈对称设置,所述建造台车本体包括可移动的底盘总成
(1)
,所述底盘总成
(1)
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组液压升降组件
(2)
,所述液压升降组件
(2)
的升降端设置有模板升降台
(3)
,所述模板升降台
(3)
的顶部设置有雨棚模板体系
(4)
,所述雨棚模板体系
(4)
和模板升降台
(3)
之间设置有模板安装桁架组件,所述雨棚模板体系
(4)
上设置有防护网
(5)
,两个所述建造台车本体之间和底盘总成
(1)
和模板升降台
(3)
之间均安装有定位组件
(6)
,所述底盘总成
(1)
的顶部和模板升降台
(3)
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伸缩组件
(7)
,所述底盘总成
(1)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调固定的支撑腿
(8)
,所述雨棚模板体系
(4)
包括固定安装于模板升降台
(3)
顶部的雨棚顶模
(41)
,所述雨棚顶模
(41)
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折叠伸展调节的雨棚钢模板
(42)
,所述雨棚顶模
(41)
另一侧设置有可伸展调节的
H
型定模件,所述雨棚模板体系
(4)
的下方设置有可调节的台车模板早拆体系
(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组件
(2)
包括两个液压剪刀撑架
(21)
,两个所述液压剪刀撑架
(21)
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杆
(22)
,两个所述支杆
(22)
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伸缩杆
(2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剪刀撑架
(21)
包括两个驱动架
(211)
,两个所述驱动架
(211)
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架
(211)
顶部和底部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动架
(212)
,两个滑动架
(212)
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底盘总成
(1)
的顶部和模板升降台
(3)
的底部,两个所述驱动架
(211)
顶部和底部的另一端均铰接有固定架
(213)
,两个所述固定架
(213)
分别固定于所述底盘总成
(1)
的顶部和模板升降台
(3)
的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雨棚智能建造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模板早拆体系
(9)
包括第一支撑方柱
(91)
和第二支撑方柱
(92)
,所述第一支撑方柱
(91)
和第二支撑方柱
(92)
一侧均设置有可调节的支撑组件
(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甫祁浩陈前广宋嘉润王云磊董月强于洪彪
申请(专利权)人:巢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