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61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应用在压铸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模机构,在对汽车铝合金配件进行压铸时,经过设置在支杆顶部的压模组件与上模具进行连接固定,以此确保上模具的稳定,然后在压模组件推动上模具向下方下模具进行推送时,处于压模组件后侧的固滑组件辅助其进行下降的使用,进而再次确保压模组件底部上模具的稳定性,然后在此过程中再经过分别设置在压模组件两侧和下模具顶部两侧的对接组件逐步的进行卡接使用,并且与此同时同步的实现分别处于压模组件两侧和支缓组件顶部两侧的防斜组件进行插接的使用,然后后续经过压模组件顶部的加注组件经过上模具向下模具的内部注入压铸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铸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压铸是制造汽车零件常用的一种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

[0003]目前,公告号为:
CN112974769A
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压铸模具,此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移杆

限制块

第一弹簧

上顶结构

传动杆以及拉块,可以方便将模型槽内部的毛坯从模具内部取出,便于对毛坯进行脱模,减少进行脱模时,将模具取出的时间,避免因脱模时间较长而导致整体生产速度的下降,提高脱模的效率,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设置冷却管

输出管

冷却水箱

水泵以及输入管,可以加速模型槽内部的毛坯的冷却,夹块金属液的凝固成型,减少冷却液在浇筑到模型槽后的冷却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整体毛坯成型较慢,加快金属液的冷却时间,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0004]现有的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在使用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1、
在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时,其上下模具之间容易出现略微偏移的现象,从而导致上下模具之间密封性不佳,进而会导致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精确度不理想的情况;
2、
在利用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汽车铝合金配件进行压铸后,因上模具会处于下模具的上方,进而在对铸件取出时,会影响作业人员的操作,从而降低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其优点是
:
在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时,提升上模具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以实现在与下模具合模后的稳定,进而避免偏移以及密封不佳的现象,进而保证对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的精确度;在利用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汽车铝合金配件进行压铸后,将下模具移动出上模具的底部,进而在对铸件取出时,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顶部的后侧栓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和前侧均设置有上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的底部栓接有上模具,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上模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加注组件,所述加注组件的底部与上模具的顶部连通;所述上模机构包括压模组件

固滑组件

对接组件和防斜组件,所述压模组件设置在支杆前侧的底部,所述压模组件的底部与上模具栓接,所述固滑组件设置在支杆的前侧,所述固滑组件的前侧与压模组件的后侧栓接,所述对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压模组件的两侧和
下模具顶部的两侧,所述防斜组件分别设置在压模组件的两侧和下模机构顶部的两侧,所述下模机构包括支缓组件

防晃组件

推动组件和辅移组件,所述支缓组件设置在加工台的顶部,所述支缓组件的顶部与下模具栓接,所述防晃组件分别设置在支缓组件内部的两侧,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支杆前侧的底部,所述推动组件的前侧与支缓组件的后侧栓接,所述辅移组件分别设置在加工台顶部的两侧,所述辅移组件与支缓组件的底部栓接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模机构,在对汽车铝合金配件进行压铸时,经过设置在支杆顶部的压模组件与上模具进行连接固定,以此确保上模具的稳定,然后在压模组件推动上模具向下方下模具进行推送时,处于压模组件后侧的固滑组件辅助其进行下降的使用,进而再次确保压模组件底部上模具的稳定性,然后在此过程中再经过分别设置在压模组件两侧和下模具顶部两侧的对接组件逐步的进行卡接使用,并且与此同时同步的实现分别处于压模组件两侧和支缓组件顶部两侧的防斜组件进行插接的使用,然后后续经过压模组件顶部的加注组件经过上模具向下模具的内部注入压铸液体,以此来确保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时的稳定,进而避免偏移以及密封不佳的现象,进而保证对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的精确度,通过设置下模机构,在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对汽车铝合金配件进行压铸时,其设置在下模具底部的支缓组件会对其下模具进辅助的缓冲,同时再利用防晃组件来防止下模具在进行缓冲时进行加固的使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支缓组件与下模具顶部设置的对接组件和防斜组件同步的与设置在压模组件两侧的对接组件和防斜组件进行卡接以及插接,进而保证稳定压铸的使用,然后当对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结束后,上模具在压铸组件的带动下回归初始位置,然后此时经过启动支杆内的推动组件来推动支缓组件并在其支缓组件底部设置的辅移组件配合下将其下模具移出上模具的底部,以此在对铸件取出时,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模组件包括液压缸

连接板

滑杆

安装板和缓冲弹簧,所述液压缸内嵌在支杆前侧的内部并固定,所述连接板栓接在液压缸的伸缩端,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连接板底部的两侧,所述安装板栓接在滑杆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上模具的顶部栓接,所述缓冲弹簧套接在滑杆的外侧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液压缸

连接板

滑杆

安装板和缓冲弹簧,在对汽车铝合金配件进行压铸时,经过将上模具栓接固定在安装板的底部,然后经过启动支杆底部的液压缸向下推动连接板,当底部的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接触时,其连接板底部的缓冲弹簧在滑杆的外侧发生压缩,以此确保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时的稳定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滑组件包括辅槽

辅板和定位杆,所述辅槽开设在支杆的前侧,所述辅板的后侧滑动连接在辅槽的内部,所述辅板的前侧与安装板的后侧栓接,所述定位杆的底部焊接在辅槽的内部,所述定位杆的顶部贯穿辅板的底部并焊接在辅槽内部的顶部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槽

辅板和定位杆,在安装板携带上模具向下进行移动时,同步的处于安装板后侧的辅板在支杆内部辅槽内进行同步的滑动使用,并且在此过程中定位杆对辅板进行升降使用时的定位,以此确保上模具下降时的稳定性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卡块和卡槽,所述卡块分别栓接在连接板的两侧,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安装板与下模具顶部的两侧,所述卡块和卡槽配合使用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安装板携带上模具向下进行移动时,同
步的经过分别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卡块先贯穿安装板顶部的卡槽,然后再与设置在和下模具顶部两侧的卡槽逐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后侧栓接有支杆(2),所述支杆(2)的底部和前侧均设置有上模机构(3),所述上模机构(3)的底部栓接有上模具(4),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机构(5),所述下模机构(5)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具(6),所述上模机构(3)的顶部设置有加注组件(7),所述加注组件(7)的底部与上模具(4)的顶部连通;所述上模机构(3)包括压模组件(
301


固滑组件(
302


对接组件(
303
)和防斜组件(
304
),所述压模组件(
301
)设置在支杆(2)前侧的底部,所述压模组件(
301
)的底部与上模具(4)栓接,所述固滑组件(
302
)设置在支杆(2)的前侧,所述固滑组件(
302
)的前侧与压模组件(
301
)的后侧栓接,所述对接组件(
303
)分别设置在压模组件(
301
)的两侧和下模具(6)顶部的两侧,所述防斜组件(
304
)分别设置在压模组件(
301
)的两侧和下模机构(5)顶部的两侧,所述下模机构(5)包括支缓组件(
501


防晃组件(
502


推动组件(
503
)和辅移组件(
504
),所述支缓组件(
501
)设置在加工台(1)的顶部,所述支缓组件(
501
)的顶部与下模具(6)栓接,所述防晃组件(
502
)分别设置在支缓组件(
501
)内部的两侧,所述推动组件(
503
)设置在支杆(2)前侧的底部,所述推动组件(
503
)的前侧与支缓组件(
501
)的后侧栓接,所述辅移组件(
504
)分别设置在加工台(1)顶部的两侧,所述辅移组件(
504
)与支缓组件(
501
)的底部栓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组件(
301
)包括液压缸(
3011


连接板(
3012


滑杆(
3013


安装板(
3014
)和缓冲弹簧(
3015
),所述液压缸(
3011
)内嵌在支杆(2)前侧的内部并固定,所述连接板(
3012
)栓接在液压缸(
3011
)的伸缩端,所述滑杆(
3013
)分别滑动连接在连接板(
3012
)底部的两侧,所述安装板(
3014
)栓接在滑杆(
3013
)的底部,所述安装板(
3014
)的底部与上模具(4)的顶部栓接,所述缓冲弹簧(
3015
)套接在滑杆(
3013
)的外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滑组件(
302
)包括辅槽(
3021


辅板(
3022
)和定位杆(
3023
),所述辅槽(
3021
)开设在支杆(2)的前侧,所述辅板(
3022
)的后侧滑动连接在辅槽(
3021
)的内部,所述辅板(
3022
)的前侧与安装板(
3014
)的后侧栓接,所述定位杆(
3023
)的底部焊接在辅槽(
3021
)的内部,所述定位杆(
3023
)的顶部贯穿辅板(
3022
)的底部并焊接在辅槽(
3021
)内部的顶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
303
)包括卡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成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