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753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压铸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包括压铸模具和冷却箱,所述压铸模具内部安装有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是由压铸模具壳和内支撑件组成;所述冷却箱连接在压铸模具上;使用冷却箱为压铸模具壳内部通入热风,热风填充到内支撑件四周的空间中为压铸模具内胆进行保温,实现降低压铸模具内胆的熔融合金注射填充速度,保证压铸模具内胆内部的气体排出;降低冬季外部寒冷环境的影响,以及避免加上模具内部的构造复杂且扁平狭窄的地方会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无法填充满整个模具内腔,汽车零部件的外部构造达不到要求,精度较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压铸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汽车零部件主要包含有发动机零部件

传动系统零部件

制动系统零部件

转向系统零部件

行驶系统零部件和电器仪表零部件等等;而在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过程中,会采用压铸工艺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大批量生产;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

[0003]压铸工艺中,在进行到注射填充模具时,由于一些汽车零部件结构复杂,模具内部的构造也较为复杂,模具内部环境温度较低后会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一方面影响熔融合金的流动性,在模具内部的构造复杂且扁平狭窄的地方就会造成无法填充满整个模具内腔,另外一方面会造成压铸成型的汽车零部件的外部构造达不到要求,精度较差;
[0004]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专利“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
授权公告为
CN203992316U)
采用的是“通过调控冷却液流道中冷却液流量的变化,从而实现调节压铸模具的冷却效果,去解决模具内部环境温度较低后会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的问题”,但是即使将冷却液的流量降为零,模具处在寒冷的冬季,本体也会较冷,加上模具内部的构造复杂且扁平狭窄的地方,也会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无法填充满整个模具内腔,汽车零部件的外部构造达不到要求,精度较差;
[0005]为止,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高压注射”的技术去进一步克服上述问题,该技术是通过非常快速注射填充模具,这样在任何部分凝固之前熔融金属就可填充满整个模具;不过通过这种方式,空气很难逃逸,会导致空气滞留;虽然可以通过在分型线上安放排气口去解决这个这种问题,不过会造成铸件中心部位残留下气孔

[0006]综上所述,为了彻底解决在模具内部的构造复杂且扁平狭窄的地方受到模具内部环境温度,容易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无法填充满整个模具内腔,和造成压铸成型的汽车零部件的外部构造达不到要求,精度较差的问题,特提出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彻底解决在模具内部的构造复杂且扁平狭窄的地方受到模具内部环境温度,容易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无法填充满整个模具内腔,和造成压铸成型的汽车零部件的外部构造达不到要求,精度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

[0008]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包括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是由相互可拆卸式密封扣合的下压铸模具体和上压铸模具体组成,下压铸模具体
和上压铸模具体内部均安装有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用于适应性支撑起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多种造型的压铸模具内胆;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是由压铸模具壳,以及固定在压铸模具壳内部的内支撑件组成;该系统还包含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连接在压铸模具上,冷却箱用于为压铸模具壳提供热风和冷却液;使用冷却箱为压铸模具壳内部通入热风,热风填充到内支撑件四周的空间中为导入熔融合金前的压铸模具内胆进行保温,去降低压铸模具内胆的熔融合金注射填充速度,保证压铸模具内胆内部的气体排出;
[0009]其中,内支撑件包含有支撑拖板结构和单位冷却件,支撑拖板结构固定在压铸模具壳内部;单位冷却件设置有多个,并阵列分布在支撑拖板结构上;单位冷却件上包含有铰接球和弹性体,单位冷却件的主体活动穿插铰接球上,铰接球球铰接在支撑拖板结构上;弹性体利用其中心位置套设固定在单位冷却件的主体上,以及利用其边缘位置弹性连接在支撑拖板结构上;在压铸模具内胆放入,挤压到单位冷却件后,单位冷却件的主体在铰接球内部穿插移动,并带动弹性体,进行弹性伸长;以及单位冷却件的主体利用铰接球进行多角度转动,带动弹性体,完成弹性转动,用于适应性支撑起多种造型的压铸模具内胆

[0010]因此,使用冷却箱为压铸模具壳内部通入热风,热风填充到内支撑件四周的空间中为压铸模具内胆进行保温,实现降低压铸模具内胆的熔融合金注射填充速度,保证压铸模具内胆内部的气体排出;降低冬季外部寒冷环境的影响,以及避免加上模具内部的构造复杂且扁平狭窄的地方会造成部分液态的熔融合金凝固,无法填充满整个模具内腔,汽车零部件的外部构造达不到要求,精度较差的情况;使用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一处多个单位冷却件,或者多处多个单位冷却件的弹性收缩,或者多角度弹性转动,去适应性支撑起多种造型的压铸模具内胆,实现利用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完美适应性贴合生产不同汽车零部件的多种造型的压铸模具内胆;以及,压铸模具内胆与压铸模具的分离式设置,且适应性高的优势,可以适合生产多种汽车零部件,与现有模具中一个模具只能生产一种汽车零部件有着本质的区别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
,
所述单位冷却件上还包含有贯穿管,贯穿管活动穿插铰接球上,弹性体套设固定在贯穿管上;贯穿管一端设置有冷却抵靠头,冷却抵靠头用于抵靠在压铸模具内胆上,为压铸模具内胆进行降温;贯穿管一端连接有连接管组,连接管组在远离贯穿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箱上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
,
所述贯穿管内部开设有导液腔
B
和导液腔
C
,冷却抵靠头内部开设有导液腔
A
,导液腔
A
一端连通导液腔
C
,另一端连通导液腔
B。
[0013]冷却液导入到多个单位冷却件内部过程中,冷却液通过连接管组首先进入到导液腔
C
内部,再进入到导液腔
A
内部,通过冷却抵靠头给压铸模具内胆进行热传动降温,热传导后的冷却液进入到导液腔
B
内部,最后进入冷却箱重新冷却,用于下次使用,确保了冷却液的冷却效果,避免了压铸模具内胆周围冷却液流动性差导致降温效果差的情况出现;多点抵靠在压铸模具内胆上的多个单位冷却件实现了全面纵向调动冷却液,提高冷却效果,再结合压铸模具壳内部的冷却液,实现高效降温压铸模具内胆

[0014]在优化的技术方案中
,
所述连接管组包含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连通贯穿管上,贯穿管上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出液孔与出液管连通,出液孔内部安装有单向出液阀;进液孔与进液管连通,进液孔内部安装有单向进液阀

[00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
,
所述冷却抵靠头呈外凸弧形状,冷却抵靠头是由多个单
位板块和多个单位弹性板块组成,多个单位板块和多个单位弹性板块呈交叉阵列分布;单位板块的材质为导热材料,单位弹性板块的材质为弹簧钢;冷却抵靠头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铸模具
(200)
,所述压铸模具
(200)
是由相互可拆卸式密封扣合的下压铸模具体
(210)
和上压铸模具体
(220)
组成,下压铸模具体
(210)
和上压铸模具体
(220)
内部均安装有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
(230)
,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
(230)
用于适应性支撑起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多种造型的压铸模具内胆;内压铸模具支撑总成
(230)
是由压铸模具壳,以及固定在压铸模具壳内部的内支撑件
(231)
组成;该系统还包含有冷却箱
(100)
,所述冷却箱
(100)
连接在压铸模具
(200)
上,冷却箱
(100)
用于为压铸模具壳提供热风和冷却液;使用冷却箱
(100)
为压铸模具壳内部通入热风,热风填充到内支撑件
(231)
四周的空间中为导入熔融合金前的压铸模具内胆进行保温,去降低压铸模具内胆的熔融合金注射填充速度,保证压铸模具内胆内部的气体排出;其中,内支撑件
(231)
包含有支撑拖板结构
(2311)
和单位冷却件
(2312)
,支撑拖板结构
(2311)
固定在压铸模具壳内部;单位冷却件
(2312)
设置有多个,并阵列分布在支撑拖板结构
(2311)
上;单位冷却件
(2312)
上包含有铰接球
(23123)
和弹性体
(23124)
,单位冷却件
(2312)
的主体活动穿插铰接球
(23123)
上,铰接球
(23123)
球铰接在支撑拖板结构
(2311)
上;弹性体
(23124)
利用其中心位置套设固定在单位冷却件
(2312)
的主体上,以及利用其边缘位置弹性连接在支撑拖板结构
(2311)
上;在压铸模具内胆放入,挤压到单位冷却件
(2312)
后,单位冷却件
(2312)
的主体在铰接球
(23123)
内部穿插移动,并带动弹性体
(23124)
,进行弹性伸长;以及单位冷却件
(2312)
的主体利用铰接球
(23123)
进行多角度转动,带动弹性体
(23124)
,完成弹性转动,用于适应性支撑起多种造型的压铸模具内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冷却件
(2312)
上还包含有贯穿管
(23122)
,贯穿管
(23122)
活动穿插铰接球
(23123)
上,弹性体
(23124)
套设固定在贯穿管
(23122)
上;贯穿管
(23122)
一端设置有冷却抵靠头
(23121)
,冷却抵靠头
(23121)
用于抵靠在压铸模具内胆上,为压铸模具内胆进行降温;贯穿管
(23122)
一端连接有连接管组
(23125)
,连接管组
(23125)
在远离贯穿管
(23122)
的另一端连接在冷却箱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管
(23122)
内部开设有导液腔
B(23127)
和导液腔
C(23128)
,冷却抵靠头
(23121)
内部开设有导液腔
A(23126)
,导液腔
A(23126)
一端连通导液腔
C(23128)
,另一端连通导液腔
B(23127)。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
(23125)
包含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连通贯穿管
(23122)
上,贯穿管
(23122)
上开设有进液孔
(231251)
和出液孔
(231252)
;出液孔
(231252)
与出液管连通,出液孔
(231252)
内部安装有单向出液阀;进液孔
(231251)
与进液管连通,进液孔
(231251)
内部安装有单向进液阀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全方位冷却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抵靠头
(23121)
呈外凸弧形状,冷却抵靠头
(23121)
是由多个单位板块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才黄美英邵清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