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415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公开了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模具支座,所述模具支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主撑架和两个副撑架,且两个主撑架之间安装有两个横向设置的导向横架,两个所述导向横架的外侧滑动安装有两对导向滑块,每对导向滑块之间安装有铸造模板,两个所述铸造模板之间设置有成型模腔,两个所述铸造模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用于模具冷却的冷却液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
,尤其涉及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

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

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塑性加工性能,良好的导电

导热性能,良好的耐蚀性和可焊性,在汽车行业,许多的汽车配件由铝合金材料替代原有的铁

钢材料

[0003]汽车铝合金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将铝合金及配料熔炼后用砂模

铁模

熔模和压铸法等直接铸成各种零部件的毛坯,再通过磨削机械毛坯表面的毛边,汽车铝合金零件模具,主要以钢模为主,钢模之间设置成型模腔,将熔融的铝合金灌入后,经过钢模的冷却,内部的铝合金零件成型

定型,而钢模在下料时,模腔内部需要经过洗涤,清除模腔内壁的铝渣,但是,模腔内部存在许多的凹凸区域,利用喷管冲洗时,冲刷的方向单一,模腔凹陷处的铝渣容易残留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包括模具支座,所述模具支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主撑架和两个副撑架,且两个主撑架之间安装有两个横向设置的导向横架,两个所述导向横架的外侧滑动安装有两对导向滑块,每对导向滑块之间安装有铸造模板,两个所述铸造模板之间设置有成型模腔,两个所述铸造模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用于模具冷却的冷却液管道,两个所述主撑架的顶部均安装有伸缩油缸,且两个伸缩油缸的活动端分别与两个铸造模板的背面稳固连接,所述模具支座的底部安装有零件下料机构;两个所述副撑架的顶部之间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部安装有环形结构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顶部安装有液铝注入斗,两个所述副撑架的顶部之间还安装有模腔干燥机构,且模腔干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补气管和脉冲电磁阀,所述模腔干燥机构设置于加热器的外侧,两个所述副撑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
U
型支架,且两个副撑架表面设置有导向滑孔,所述导向滑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模腔清洁机构,且
U
型支架的端部安装有带动模腔清洁机构移动的副油缸,所述模腔清洁机构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汇流壳体,且汇流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梯形结构的清洗面,清洗面的表面设置有多组交错分布的喷射孔

[0007]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零件下料机构包括两个安装于模具支座底部的电动导轨,电动导轨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滑块,且两个电动滑块的内部均安装有步进马达,两个步进马达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
U
型结构的下料盒

[0008]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下料盒的底端呈
V
型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两个所述铸造模板之间还设置有与成型模腔连接的液铝分配流道,和与液铝分配流道连接的注入斗包裹槽,所述铸造模板的中部还设置有多个同心分布的冷却环腔

[0010]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模腔清洁机构包括倒
F
型结构的分配管,且汇流壳体安装于分配管的两个支管上,所述分配管的底端安装有三通电磁阀,且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端分别安装有清洗油液管和高压空气管

[0011]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分配管的支管外侧安装有扭簧转环,且汇流壳体与分配管的支管转动连接,汇流壳体的端部与扭簧转环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模腔干燥机构包括与补气管连通的环形管,和与副撑架稳固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斜向分布的管体,管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斜向分布的气孔,所述管体与环形管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环形管的内部安装有多个金属管,且加热器的中部设置有多个与金属管相适配的穿孔,所述液铝注入斗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结构的凹腔,且凹腔与金属管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加热器包裹的液铝注入斗,当两个铸造模板在伸缩油缸的驱动下紧密贴合形成成型模腔,并将液铝注入斗的底端夹持固定,当液铝注入成型模腔内部后,通过冷却液管道向两个铸造模板内部注入冷却液,对成型模腔环境快速降温,加快内部铝合金零件的成型

定型速度,当铝合金零件定型完成后,两个铸造模板相互远离,此时,模腔干燥机构通过脉冲电磁阀,快速喷出两股压缩空气,将铝合金零件与模腔内壁分离,铝合金零件落入到零件下料机构中,当两个铸造模板完全分离后,模腔清洁机构在副油缸的带动下进入到两个铸造模板之间,高压清洗油液通过汇流壳体表面分布的喷射孔,在两个铸造模板的成型模腔之间构成多股交叉分布的冲刷液流,快速带走成型模腔内壁的铝渣,在清洗过程中,模腔干燥机构通过脉冲电磁阀喷出多股高压气流,改变清洗油液的喷射方向,使得高压清洗油液充满模腔各个角落,有效避免铝渣残留,在清洗完成后,模腔干燥机构通过脉冲电磁阀持续喷射脉冲气流,气流通过加热器的升温,随着两个铸造模板合起动作进行过程中,从下往上喷吹的空气,吹离模腔内壁的大颗粒液滴,并在模腔内壁形成均匀的油膜,提高成型的铝合金零件表面光洁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导向滑孔分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模具支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铸造模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冷却环腔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零件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模腔干燥机构分布结构示意
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模腔干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模腔干燥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的模腔清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模具支座
、2
零件下料机构
、21
电动导轨
、22
步进马达
、23
电动滑块
、24
下料盒
、3
导向滑块
、4
铸造模板
、41
成型模腔
、42
液铝分配流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包括模具支座(1),所述模具支座(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主撑架(5)和两个副撑架(8),且两个主撑架(5)之间安装有两个横向设置的导向横架(
14
),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横架(
14
)的外侧滑动安装有两对导向滑块(3),每对导向滑块(3)之间安装有铸造模板(4),两个所述铸造模板(4)之间设置有成型模腔(
41
),两个所述铸造模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用于模具冷却的冷却液管道(
12
),两个所述主撑架(5)的顶部均安装有伸缩油缸(6),且两个伸缩油缸(6)的活动端分别与两个铸造模板(4)的背面稳固连接,所述模具支座(1)的底部安装有零件下料机构(2);两个所述副撑架(8)的顶部之间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部安装有环形结构的加热器(
11
),所述加热器(
11
)的顶部安装有液铝注入斗(
10
),两个所述副撑架(8)的顶部之间还安装有模腔干燥机构(9),且模腔干燥机构(9)的一端设置有补气管(
13
)和脉冲电磁阀,所述模腔干燥机构(9)设置于加热器(
11
)的外侧,两个所述副撑架(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安装有
U
型支架(7),且两个副撑架(8)表面设置有导向滑孔(
17
),所述导向滑孔(
17
)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模腔清洁机构(
16
),且
U
型支架(7)的端部安装有带动模腔清洁机构(
16
)移动的副油缸(
15
),所述模腔清洁机构(
16
)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汇流壳体(
166
),且汇流壳体(
166
)的两侧设置有梯形结构的清洗面,清洗面的表面设置有多组交错分布的喷射孔(
16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下料机构(2)包括两个安装于模具支座(1)底部的电动导轨(
21
),电动导轨(
21
)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滑块(
23
),且两个电动滑块(
23
)的内部均安装有步进马达(
22
),两个步进马达(
22
)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
U
型结构的下料盒(
2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零件生产用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盒(
24
)的底端呈
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静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成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