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爱希公司专利>正文

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28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疏水性第二嵌段和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的嵌段共聚物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2019

12

17


申请号为
201980070001.4、
专利技术名称为“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

疏水性第二嵌段和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的嵌段共聚物”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

疏水性第二嵌段和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


技术介绍

[0003]众所周知,抗癌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是治疗癌症的治疗方法,癌症是现代人的一种典型的难治性疾病,而抗癌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在患者整个体内引起非特异性药理作用,因此存在治疗效率低下和在患者中引起各种副作用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来出现了基于人体免疫反应的新型治疗方法

其中,
T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具有精确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特定机制,因此与传统的抗癌化学
/
放射疗法不同,其具有在不损害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治疗癌症的潜力

[0005]然而,由于癌细胞通过遗传变异而获得免疫逃避

单个免疫细胞缺乏毒性等原因,免疫细胞独自难以完全治愈癌症

[0006]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通过允许抗癌化学药物与免疫细胞同时作用于癌症来提高治疗效率的方法,并且还需要开发智能药物递送系统,以防止抗癌化学药物作用于正常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制备了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疏水性第二嵌段,该疏水性第二嵌段包含在
pH 4.5
至7的条件下分解为或变为阳离子的单元;以及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并且已经确定该嵌段共聚物可以附着至免疫细胞表面上存在的硫醇,并且可以携带药物以及仅在酸性条件下释放该药物,因此增强了免疫细胞的作用,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允许其携带的药物与免疫细胞同时作用,从而能够预防或治疗癌症疾病或癌症病症,或各种感染

[0010]解决方案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疏水性第二嵌段;以及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其中该疏水性第二嵌段:在其主链中包括在
pH 4.5
至7的条件下分解的单元;在其主链或侧链中包括在
pH 4.5
至7的条件下变为阳离子的单元;或同时包含上述两种单元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纳米颗粒,其包含该嵌段共聚物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药物递送载体,其包含该纳米颗粒和药物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经修饰的细胞,其包含该药物递送载体和免疫细胞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抗癌用途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该嵌段共聚物和抗癌药

[0016]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抗癌用途或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该嵌段共聚物

药物和免疫细胞

[0017]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嵌段共聚物可与免疫细胞表面上存在的硫醇特异性结合,并且仅在由免疫细胞诱导的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结构变化,从而释放药物

因此,嵌段共聚物可通过化学疗法增强免疫细胞抗癌能力或对感染的预防或治疗能力,同时抑制其所携带药物的非特异性副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在将嵌段共聚物给药至体内的情况下模拟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嵌段共聚物引起的响应的图;
[0020]图2示出了用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嵌段共聚物中合成亲水性第一嵌段的反应方案;
[0021]图3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嵌段共聚物中的亲水性第一嵌段的合成中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最终化合物的
1H

NMR
谱;
[0022]图4示出了用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嵌段共聚物中合成疏水性第二嵌段的反应方案;
[0023]图5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嵌段共聚物中的疏水性第二嵌段的合成中的中间体化合物和最终化合物的
1H

NMR
谱;
[0024]图6示出了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的依赖于
pH
条件的平均水合尺寸的图;
[0025]图7示出了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的取决于
pH
条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0026]图8示出了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的取决于
pH
条件的释药行为的图;
[0027]图9示出了附着在细胞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的荧光图像;
[0028]图
10
和图
11
示出了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附着于自然杀伤细胞并且自然杀伤细胞识别并攻击癌细胞时所拍摄的荧光图像;
[0029]图
12
示出了通过评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的细胞毒性而获得的结果;
[0030]图
13
示出了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的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图;
[0031]图
14
示出了在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载体给药至动物癌症模型的情
况下,通过测量
IFN

γ
水平而获得的图;
[0032]图
15
至图
19
示出了在将药物递送系统给药至动物癌症模型的情况下,通过评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药物递送系统的转移性致瘤性抑制作用而获得的结果

[0033]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在低
pH
下发生结构变化的嵌段共聚物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包含亲水性第一嵌段;疏水性第二嵌段;以及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其中该疏水性第二嵌段:在其主链中包括在
pH 4.5
至7的条件下分解的单元;在其主链或侧链中包括在
pH 4.5
至7的条件下变为阳离子的单元;或同时包含上述两种单元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亲水性第一嵌段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纳米颗粒,其包含嵌段共聚物,所述嵌段共聚物由式5和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表示,所述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直接或通过接头连接至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每一端
(*)

[

5]
在所述式中,
A1和
A3各自独立地选自:
C1至
C5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基团;
C2至
C5直链或支链亚烯基基团;及
C2至
C5直链或支链亚炔基基团,
A2选自: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烯基基团;及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炔基基团,
B1和
B3各自独立地选自: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烯基基团;及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炔基基团,
B2和
B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烯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烯基基团;及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炔基基团,其中
B1和
B2可以彼此连接形成
C3至
C
20
脂族环或芳族环,以及
B3和
B4可以彼此连接形成
C3至
C
20
脂族环或芳族环,
D1和
D4各自独立地为
C1或
C2亚烷基基团,
D2、D3、D5和
D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基团;及甲基基团,其中
L1由式4表示,
L2由式6表示:
[

4][

6]
在所述式中,
B1和
B3各自独立地选自: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烯基基团;及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炔基基团,
B2和
B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烯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C1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基团;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烯基基团;及
C2至
C
10
直链或支链亚炔基基团,以及
E1和
E2各自独立地为衍生自能够与胺反应的官能团的单元,其中
B1和
B2可以彼此连接形成
C3至
C
20
脂族环或芳族环,以及
B3和
B4可以彼此连接形成
C3至
C
20
脂族环或芳族环,其中所述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选自:二硫化物基

马来酰亚胺基及其组合,并且
p、q

r
各自独立地为1至
100
的整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为
1000Da

50000Da。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总重量,所述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的含量为
0.01wt
%至
5wt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与硫醇特异性结合的官能团直接或通过接头连接至所述嵌段共聚物的主链

侧链或末端

或其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
(p+r)/q

(1:10)

(10: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由式7表示:
[

7]
在所述式中,
p

r
各自独立地为5至
100
的整数,并且
q
为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园钟张东贤
申请(专利权)人:吉爱希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