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制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39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液制膜方法。在动态混合器的掺杂液流路内沿掺杂液的送液方向设置有四个转子。转子在旋转轴的轴向X上以一定的间距安装于旋转轴。马达通过向旋转轴赋予驱动力,使转子旋转。转子包括:在旋转轴固定的转子主体;在转子主体的界面以约90°的间距远离而固定于旋转轴的四个搅拌叶片。动态混合器的外周速度优选0.1m/秒以上且1.0m/秒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添加了对薄膜赋予各种功能的添加剂的掺杂液,制造薄膜的溶液 制膜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物薄膜具有优越的光透过性或柔软性,能够轻量薄膜化。因此,聚合物薄膜 作为光学功能薄膜在各种领域中利用。在聚合物薄膜中,包括纤维素酯尤其具有57. 5% 62.5%的平均酰化度(乙酰化度)的纤维素三乙酸酯(以下称为“TAC”)的TAC薄膜,作为 以照片感光用薄膜为首的、近年来市场扩大的液晶显示装置(LCD)的结构部件即偏振板的 保护薄膜或光学补偿薄膜利用。作为TAC薄膜的制造方法,例如,如特开2006-076280号公报中的公开,知道有溶 液制膜方法。与等其他制造方法相比,能够知道光学性质等物 性优越的薄膜。在中,首先,对于在溶剂中溶解了聚合物的掺杂液,混合各种 添加剂,配制流塑掺杂液。作为溶剂,有二氯甲烷或醋酸甲酯等。作为添加剂,有紫外线吸 收剂(UV剂)、粗糙化剂、延缓控制剂、及增塑剂等。其次,利用流塑模,使流塑掺杂液在支撑 体上流塑,形成流塑膜。还有,流塑膜在支撑体上具有自支撑性后,从支撑体将流塑膜作为 湿润薄膜来剥离。还有,干燥剥离的湿润薄膜,将其作为制品薄膜,将该制品薄膜卷绕为辊 形式。作为对掺杂液的添加剂的混合方法,知道有在掺杂液流过的掺杂液流路设置添加 喷嘴,经由添加喷嘴,将添加剂液送入掺杂液的连续(in-line)添加。添加剂液是在规定的 液体中分散或溶解固体的添加剂的。在添加了添加剂液后,利用特开2006-076280号、特开 2006-88583号公报、特开2007-215574号的各公报所示的静态混合器,搅拌混合掺杂液和 添加剂。还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组合苏尔兹型混合器(sulzer mixer)和凯尼克 型混合器(kenics mixer),效率良好地进行搅拌混合。另外,在特开2006-88583号公报中 记载了在掺杂液中不产生异物地停止掺杂液的流塑的方法。另外,在特开2007-215574号 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将止回阀形成为规定的结构,抑制在添加剂供给生产线产生的凝聚物的 情况。近年来,根据聚合物薄膜的用途的多样化,寻求制造各种品质的薄膜。薄膜的品质 由添加剂液的种类或添加量来规定。因此,为了在一个薄膜制造生产线中制造多品种的薄 膜,需要根据薄膜的品质,适当地切换添加剂液的种类或添加量。通过薄膜的品质变更,切换添加剂液的添加量的期间中,添加剂的添加量等未达 到品质变更对象的薄膜的基准值,因此,在其间制造的薄膜成为废弃处置。从而,为了减少 成为废弃处置的薄膜,抑制制造成本,需要使添加剂液的添加量等达到品质变更对象的薄 膜的基准值为止的时间为最小极限。为了使所述时间为最小极限,需要将添加剂均勻地混 合于掺杂液内,可靠且迅速地进行对掺杂液的添加剂液的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且迅速地进行对掺杂液的添加剂液的混合的溶 液制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包括配制掺杂液的步骤;输送添加剂液的步骤;制作流 塑模的步骤;制造薄膜的步骤。在配制掺杂液的步骤中,配制包含聚合物及溶剂的掺杂液。 在输送添加剂液的步骤中,在将所述掺杂液送液的配管中,输送添加剂液。在制作流塑模 的步骤中,混合所述掺杂液和所述添加剂液,形成为流塑模。所述混合是利用动态混合器 来进行的。所述动态混合器在所述掺杂液的送液方向上具有多段的定子(stator)及转子 (rotor)。在制造薄膜的步骤中,使用所述流塑模,制造薄膜。优选在上述中,输送所述添加剂液的所述掺杂液的粘度为30Pa s 以上。更优选所述添加剂液和所述掺杂液的粘度比(%)为10%以下。所述粘度比由 {100 X (所述添加剂液的粘度)/ (所述掺杂液的粘度)}来求出。优选所述动态混合器的外周速度为0. lm/秒以上且1. 0m/秒以下。更优选使所述 动态混合器内中的静压为0. IMPa以上地控制所述转子的驱动。优选所述定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所述转子,并且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形 成有0. 3mm以上且1. 5mm以下的间隙。优选所述掺杂液的滞留时间为0. 1秒以上。该滞留时间是所述掺杂液在所述各定 子及转子滞留的时间。优选所述混合是除了所述动态混合器之外,还利用在所述动态混合器的上游设置 的静态混合器来进行。将相互不同的第一所述添加剂液和第二所述添加剂液混合于所述掺 杂液,所述静态混合器具备所述配管;将第一添加剂液向所述配管内供给的第一喷嘴;以 及将第二所述添加剂液向所述配管内供给的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配置于第一喷嘴的下 游。优选所述混合是除了所述动态混合器之外,还利用在所述动态混合器的下游设置 的静态混合器来进行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可知,能够可靠且迅速地进行对掺杂液的添加剂液的混合。 附图说明上述目的、优点可以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优选的实施例的详细的说明,使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容易地理解。图1是溶液制膜设备的概略图。图2是连续搅拌器的概略图。图3是动态混合器的剖面图。图4是转子及定子的立体图。图5是制膜单元的概略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溶液制膜设备10具备掺杂液配制单元11 ;添加剂液添加混合单元 12 ;制膜单元13。掺杂液配制单元11包括混合部15 ;溶解部16 ;浓缩部17 ;贮存部18。混合部15 将聚合物26和溶剂27混合而制作粗溶解液。溶解部16溶解粗溶解液,配制掺杂液31。浓 缩部17进行掺杂液31的浓缩。贮存部18贮存掺杂液31。混合部15具有第一及第二罐 21、22、溶解罐23、贮存罐24、泵25。在第一罐21中放入有聚合物26。在溶解罐23中投入 利用附属的计量器(省略图示)计量的规定量左右的聚合物26。在第二罐22中放入有溶 剂27。将由附属的泵(省略图示)计量的规定量左右的溶剂27投入溶解罐23。聚合物26不特别限定,可以适用于即可。若在能够进行溶液制膜的 聚合物中,使用纤维素酰化物,则能够得到透明度高,光学特性优越的薄膜。因此,纤维素酰 化物适合偏振板用保护薄膜或光学补偿薄膜等光学用途的薄膜的聚合物成分。在纤维素酰 化物中,使用纤维素乙酸酯,尤其使用乙酰化度的平均值为57. 5% 62. 5%的纤维素三乙 酸酯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光学特性优越的薄膜。上述乙酰化度是指纤维素每单位重量的结 合醋酸量。乙酰化度可以按照ASTM:D-817-91(纤维素乙酸酯等的试验方法)中的乙酰化 度的测定及计算来求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粒状的TAC。在使用粒状的TAC的情况下, 从与溶剂27的相溶性的观点来说,粒状的TAC的90重量%以上优选0. 1 4mm的粒径,更 优选1 4mm的粒径。还有,关于纤维素酰化物的详细情况,记载于特开2005-104148号公报的W140] 段落到W195]段落中。另外,关于溶剂及增塑剂、劣化防止剂、紫外线吸收剂(UV剂)、光学 各向异性控制剂、延缓控制剂、染料、粗糙化剂、剥离促进剂等添加剂,也同样详细地记载于 特开2005-104148号公报的W196]段落到W516]段落中。关于基于使用了纤维素酰化物 的的薄膜的制造方法,也同样详细地记载于特开2005-104148号的W517]段 落到W916]段落中。这些记载也可以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中。溶剂27适合卤代烃、酯类、酮类、醚类、醇类等。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液制膜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即:  配制含有聚合物及溶剂的掺杂液的步骤;  在将所述掺杂液送液的配管中输送添加剂液的步骤;  混合所述掺杂液和所述添加剂液而形成流塑掺杂液的工序,其中,所述混合是利用动态混合器来进行的,所述动态混合器在所述掺杂液的送液方向上具有多段的定子及转子;及  使用所述流塑掺杂液来制造薄膜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琢郎片井幸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