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5907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09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长时间地抑制传送带的波浪状变形、长时间地抑制膜的条纹状变形的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溶液制膜装置(10)的流延单元(15)所具备的形成为环状的传送带(21)卷挂在轧辊(22)上、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行进。传送带(21)由奥氏体系的不锈钢形成,含有Ni、Cr、Mo和Cu。Cu的含有率为0.04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胶浆(11)从流延模(24)中连续地流出到传送带(21)上,形成流延膜(26)。将流延膜(26)从传送带(21)上剥离,形成膜(12),对该膜(12)进行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溶液制膜方法是由在溶剂中溶解有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制作膜的方法。利用溶液 制膜方法制造长条的膜时,将聚合物溶液从流延模连续地流出到行进的支撑体上,形成流 延膜,将该流延膜从支撑体上剥取,进行干燥。作为支撑体使用的传送带形成为环状,挂在 多个乳辊上在长度方向上行进。由此,传送带在流延聚合物溶液的流延位置和剥取流延膜 的剥取位置循环。另外,作为传送带的原材料,例如使用奥氏体系不锈钢。 为了制造具有均匀厚度及平滑膜面的膜,按照达到尽量均匀厚度的方式来制作传 送带。但是,即便厚度均匀,由于连续使用有时也会在传送带上发生起伏、即波浪状的变形 (以下称作波浪状变形)。该波浪状变形在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形成,根据情况遍及环 状传送带的一周延伸地形成。而且,该波浪状变形在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产生多个。虽然 发生了波浪状变形的位置的传送带面与未发生波浪状变形的位置的传送带面的高度差为 2 μπι~3 μπι左右这样极微小的高低差,但这种波浪状变形在膜的长度方向上使延伸成条 纹状的变形(以下称作条纹状变形)发生在膜面上,导致膜的品质下降。 为了抑制这种膜的条纹状变形,日本特开2007-083451号公报提出了使用由具有 奥氏体系晶体结构的不锈钢构成、对要流延聚合物溶液的流延面的凹凸程度进行了特定的 传送带的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该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可抑制传送带的奥氏体系不锈钢的 马氏体相变,抑制了因马氏体相变导致的膜上的条纹状变形。 日本特开2007-083451号公报的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由于可抑制马氏体相变,因 此具有抑制膜的条纹状变形的一定效果。但是即便是使用日本特开2007-083451号公报 的手法,根据传送带的不同,长时间的连续使用下还是会产生波浪状变形,由于该波浪状变 形,膜上依然会发生条纹状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长时间抑制传送带的波浪状变形、长时间抑制膜的条纹状 变形的溶液制膜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溶液制膜方法具备流延步骤和干燥步骤。流延步骤是将在溶剂中溶解有 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从流延模中连续地流出至形成为环状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行进的传 送带上,从而在传送带上形成流延膜。传送带由含有Ni、Cr、Mo和0. 04质量%以上且1. 00 质量%以下的范围内的Cu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形成。干燥步骤是将流延膜从传送带上剥离 并进行干燥。 不锈钢优选含有10. 00质量%以上且14.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的Ni、16. 00质 量%以上且18.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的Cr、以及2. 00质量%以上3. 00质量%以下的范 围内的Mo。 传送带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 传送带的不锈钢的晶体粒径优选为20 μm以上且80 μm以下的范围内。 本专利技术的溶液制膜装置具备传送带、流延模和干燥机,由溶剂中溶解有聚合物的 聚合物溶液制造膜。传送带形成为环状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行进。传送带由奥氏体系不 锈钢形成。奥氏体系不锈钢含有Ni、Cr、Mo和0. 04质量%以上且1. 00质量%以下的范围 内的Cu。流延模将聚合物溶液连续地流出至传送带上。干燥机对从传送带上剥离形成的膜 进行干燥。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长时间地抑制传送带的波浪状变形、可长时间地抑制膜的条纹状 变形。【附图说明】 上述目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 容易地理解。 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溶液制膜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传送带的断裂伸长率与不锈钢的晶体粒径的关系的曲线。【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溶液制膜装置10用于由胶浆11连续地制造膜12。胶浆11是聚合 物溶解于溶剂而成的聚合物溶液。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聚合物使用三乙酸纤维素(TAC, triacetylcellulose),作为溶剂使用二氯甲烧与甲醇的混合物,但聚合物及溶剂并非限定 于这些。本专利技术中能够使用的聚合物及溶剂的详细情况在后叙述。胶浆11中还可以含有 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延迟控制剂等各种添加剂或用于防止膜12之间粘附的消光剂。 溶液制膜装置10从上游侧开始依次具备流延单元15、拉幅机16、乳辊干燥机17、 以及卷取机18。流延单元15具备形成为环状的传送带21、在周面上支撑传送带21且使其 在长度方向上行进的一对乳辊22、流延模24、以及剥取乳辊25。一对乳辊22中的至少一个 在圆周方向上旋转,通过该旋转,卷挂的传送带21在长度方向上连续地行进。流延模24在 此例中配置在一对乳辊22中的一个的上方,但也可以配置在一对乳辊22中的一个与另一 个之间的传送带21的上方。 传送带21是后述流延膜的支撑体,例如长度为55m以上且200m以下的范围内、宽 度为I. 5m以上且5. Om以下的范围内、厚度为1.0 mm以上且2. Omm以下的范围内。另外,以 下的说明中,将流延胶浆11而形成流延膜26的一个传送带面称作流延面。 传送带21由奥氏体系的不锈钢形成。通过乳制使成为长条状传送带材料的不锈 钢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另一端对焊,通过对焊接部进行研磨,制作传送带21。传送带21的 不锈钢含有Ni (镍)、Cr (铬)、Mo (钼)和Cu (铜)。Cu的含有率为0. 04质量%以上且 1.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由此,即便长时间使用传送带21,也可确实地抑制波浪状变形。 Cu更优选为0. 30质量%以上且1.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 波浪状变形推测与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有关,通过达到上述成分元素及Cu含有 率,认为可抑制作为晶体结构变化的马氏体相变。其中,通过使Cu为上述含有率,推测奥 氏体系的晶体结构是稳定的。作为含有上述成分元素者,例如可以举出按照在SUS316中 以0. 04质量%以上且1.0 O质量%以下的范围内含有Cu的方式对成分元素进行了调整者。 SUS316中的Cu小于0. 04质量%者在制成传送带进行长期使用时,有波浪状变形易于发生 的倾向。另外,Cu多于1. 00质量%时,则延展性变得过高、易于变形,因此无法作为传送带 21进行使用。 传送带21的不锈钢的Ni的含有率优选为10. 00质量%以上且14. 00质量%以下 的范围内、Cr的含有率优选为16. 00质量%以上且18.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Mo的含有 率优选为2. 00质量%以上3.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由此,传送带21即便长时间使用,也 可更确实地抑制波浪状变形。 Cu的含有率更优选为0.3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Ni的含有 率更优选为11. 〇〇质量%以上且14.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Cr的含有率更优选为17.00 质量%以上且18. 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Mo的含有率更优选为2. 50质量%以上且3. 00 质量%以下的范围内。 传送带21除了上述4个元素之外,例如还可含有C (碳)、N (氮)、Mn (锰),这些 元素也具有通过以一定范围的含有率含有而使奥氏体系的晶体结构稳定的作用。另外,传 送带21中所含元素及含有率的计算方法的详细情况在后叙述。 溶液制膜中使用的传送带为了使作为要形成流延膜的传送带面的流延面变成镜 面状态而定期地进行研磨处理,但在进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液制膜方法,其具备以下步骤:将溶剂中溶解有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从流延模中连续地向形成为环状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行进的传送带上流出,从而在所述传送带上形成流延膜,所述传送带由含有Ni、Cr、Mo和0.04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的Cu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形成;和将所述流延膜从所述传送带上剥离并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继枝爱宫崎政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