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410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随着踩踏操作进行摆动的踏板和根据踏板的摆动量对踏板施加一定量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产生单元的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反作用力产生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有经由传递踏板的摆动的上顶杆而进行移动的第一可动构件、沿着对踏板施加反作用力的方向对第一可动构件施加作用力的第一加载构件、当踏板的摆动量超过一定值时在第一可动构件作用下进行移动的第二可动构件、和沿着对踏板施加反作用力的方向对第二可动构件施加作用力的第二加载构件。第一可动构件、第二可动构件、第一加载构件、和第二加载构件相对于一个公共轴线相互同轴地配置,其中上述第一可动构件和上述第二可动构件能够沿该公共轴线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尤其涉及能够让电子键盘乐器在踩踏踏板时的反作用力感觉与原音钢琴(acoustic piano) 一样的踏板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原音钢琴中,随着演奏者打击琴键,音锤敲击琴弦,从而产生琴声。随 着打击琴键的强弱和速度,原音钢琴发出的琴声的振动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还有,在原音钢 琴中,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产生的琴音余韵的踏板。以三角钢琴为例,有延音踏板、消音踏 板和柔音踏板。这些踏板随着演奏者的脚踏操作(=演奏操作),以设置在钢琴底部前方区 域的支点为中心进行转动(摆动)。这些踏板中,延音踏板(以下简称踏板)是对用于制止钢琴弦振动的制音器进行 控制的踏板,在钢琴演奏中使用频率最高。这里,制音器与弦一一对应(随着音调的不同, 一个琴键对应于1根或2根或3根琴弦)。通常情况下,制音器在没有打键时压在相对应的 琴弦上,而在打键时则离开琴弦,以让被音锤敲击的琴弦振动,而当离键时又接触琴弦,以 制止琴弦的振动,即制止发音。各制音器经由几个连接部,与踏板连接。在这些连接部设计 有所谓的间隙,从而出现踏板死区或踏板无效行程区。如果踏板踩踏量较小或较浅,其动作 将不会传递到制音器。但是,如果踏板的踩踏量很大,踏板的转动会传递到制音器,制音器 会离开琴弦,不再制止琴弦的振动,即使手指离开琴键,所打击的键仍会继续发音。此时,包 括那些与没有打击的键相对应的弦在内,钢琴中的所有的弦发生共振,因此打击键的谐音 会受到增强。这样,利用延音踏板操作制音器,可以丰富钢琴声音的表达形式。例如,如图4所示,当缓慢地(不是剧列地)踏下踏板并缓慢安静地松开踏板时, 踏板会从制音器机构那受到一个反作用力(朝着踏板回归方向的力,即演奏者脚部所感觉 的力)。更特别的是,当演奏者开始踏下踏板时,踏下力经由连接部传递到制音器,在踏下区 域A0-A1,由于连接部的弹性要素、从琴弦扬起的制音器的重力和摩擦力,反作用力会持续 增加。当进一步踩下踏板时,制音器完全离开琴弦,来自连接部的弹性要素的反作用力的增 加率会变小,这意味着在区域A2的踏板反作用力的增加率小于区域Al。连接区域Al的后 半部与区域A2的前半部的区域被称为半踏区AH。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通过微妙地改变 在该半踏区AH的踏板踏下量,能够微妙地改变所发生的琴声的音色和回音。随着原音钢琴 的型号和制造厂家不同,延音踏板、连接部、制音器的结构不同,区域A0、A1、AH和A2的范围 大小以及各区域的边界位置也不相同。还有,如图8所示,区域A0、A1中的踏板反作用力的 增加率也可能不相同。为了模拟上述原音钢琴的踏板操作,专利文献1提出了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 置。该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包括有2个可以转动的垂直叠放且垂直压下的踏板操纵 杆、和配置在每个踏板操纵杆与固定部之间并使踏板操纵杆回复的2个弹簧。当下方操纵 杆(即,踏板操纵杆)的前端受到一定量的脚踏操作,其后端向上转动,此时上述后端与上 部操纵杆接触。当上述上部操纵杆向上推动一定距离,将会驱动制音器相关机构的下一个构件。在只有下部操纵杆发生转动的范围内,下部操纵杆承受来自施压在下部操纵杆上的 弹簧的反作用力。随着进一步踩踏下部操纵杆使其转动并推动上部操纵杆,下部操纵杆除 了承受来自施压在下部操纵杆上的弹簧的反作用力,还要承受来自施压在上部操纵杆上的 弹簧的反作用力。这样,作用在踏板操纵杆(即,下部操纵杆)上的反作用力的增加率会随 着踏板操纵杆的踩下量而阶段性地发生变化。但是,根据过去的上述结构的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随着踏板的操作而进行 动作的可动构件都是踏板操纵杆。因此,如果随着反作用力的增加率阶段性地变化,增加踏 板操纵杆的数量,踏板装置的尺寸会相应地增大,从而出现收容空间、制造成本、装置设计 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在过去的上述结构的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中,踏板的踏下量与反 作用力之间的变化曲线是弹簧组合产生的一次函数的简单叠加,不能获得在踩踏中途表现 出更小的反作用力增加率的反作用力特性。因此,过去的上述结构的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 装置不能够准确地模拟原音钢琴的反作用力特性。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4-3340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小型化且低成本化的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其能够 伴随着演奏者的踩踏操作而在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之间的行程范围内以一个支点为中心 进行摆动;和反作用力产生单元,其根据上述踏板的摆动量对上述踏板施加一定量的反作 用力,上述反作用力产生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第一可动构件,当上述踏板的摆动直接地 或经由传递构件从上述踏板传递到上述第一可动构件时,上述第一可动构件随着上述踏板 的摆动进行移动;第一加载构件,其沿着对上述踏板施加反作用力的方向对上述第一可动 构件施加作用力;第二可动构件,其在上述踏板的摆动量超过一定值之后,该第二可动构件 根据上述第一可动构件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和第二加载构件,其沿着对上述踏板施加反作 用力的方向对上述第二可动构件施加作用力;其中,上述第一可动构件、上述第二可动构 件、上述第一加载构件和上述第二加载构件相对于一个公共轴线相互同轴地配置,其中上 述第一可动构件和上述第二可动构件能够沿该公共轴线移动。这样,由于第一可动构件、第二可动构件、第一加载构件、和第二加载构件相对于 一个公共轴线相互同轴地配置,其中上述第一可动构件和上述第二可动构件能够沿该公共 轴线移动,因此可以小型化低成本化地制作上述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另外,通过将第 一可动构件、第二可动构件、第一加载构件、和第二加载构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装,可以 很方便地在电子键盘乐器中安装所制造的踏板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第一可动构件、上述第二可动构件、上述第一加载构 件和上述第二加载构件相互配置为在只有第一可动构件响应于上述踏板的摆动进行移动 的第一区域内,施加于上述踏板上的反作用力根据上述踏板的摆动量而以第一增加速率增 加;在上述第一可动构件和上述第二可动构件均响应于上述踏板的摆动进行移动的第二 区域内,施加于上述踏板上的反作用力根据上述踏板操纵杆的摆动量而以第二增加速率增 加;其中,在上述第二区域的相邻上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处的上述第二增加速率小于在上述 第一区域内的上述第一增加速率。这样,上述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可以准确地模拟原音钢琴的反作用力的特 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上述第一加载构件和/或上述第二加载构件由多个加 载构件构成,上述多个加载构件中的两个加载构件在同轴位置上彼此重叠配置,其中一个 加载构件位于另一个加载构件的内侧。这样,两个加载构件同轴配置,其中一个加载构件处于内侧,而另一个加载构件处 于外侧,可以减小上述反作用力产生单元的轴向长度,从而实现设计的小型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上述踏板装置还具有与上述反作用力产生单元一体配 置的摩擦产生机构,用以产生阻止上述第一可动构件伴随着上述踏板的摆动而进行移动的 摩擦力。这样,上述摩擦机构能够进一步正确模拟原音钢琴踏板装置的反作用力的特性。 还有,通过让摩擦产生机构与反作用力产生单元构成一个整体,与分别提供摩擦产生机构 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键盘乐器的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包括:踏板,其能够伴随着演奏者的踩踏操作而在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之间的行程范围内以一个支点为中心进行摆动;和反作用力产生单元,其根据上述踏板的摆动量对上述踏板施加一定量的反作用力,上述反作用力产生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第一可动构件,当上述踏板的摆动直接地或经由传递构件从上述踏板传递到上述第一可动构件时,上述第一可动构件随着上述踏板的摆动进行移动;第一加载构件,其沿着对上述踏板施加反作用力的方向对上述第一可动构件施加作用力;第二可动构件,其在上述踏板的摆动量超过一定值之后,该第二可动构件根据上述第一可动构件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和第二加载构件,其沿着对上述踏板施加反作用力的方向对上述第二可动构件施加作用力;其中,上述第一可动构件、上述第二可动构件、上述第一加载构件和上述第二加载构件相对于一个公共轴线相互同轴地配置,其中上述第一可动构件和上述第二可动构件能够沿该公共轴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繁竹山久志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