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纳米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28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纳米抗体及其应用,所述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 ZEN
)是一种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非甾体雌激素类真菌毒素,由镰刀菌产生,这类霉菌可在多种谷物与饲料上滋生,特别是在温度中等湿度较高的环境可以导致毒素的大量产生

玉米赤霉烯酮被摄入体内后,在动物体内转化产生主要的还原性代谢产物有玉米赤霉醇(
Zeranol

ZAL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危害主要是因为其与天然存在的雌激素的化学结构类似,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和活性,能与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
ERa

ERb
结合,表现出激素紊乱现象,引起生殖系统功能障碍,甚至是流产

死胎和畸形等,也会造成肝毒性

血液毒性

免疫毒性

遗传毒性和致癌

相比于玉米赤霉烯酮,其代谢产物玉米赤霉醇具有更强的雌激素作用

但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对饲料及其产品的污染会残留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或动物产品中,会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发育

因此,针对饲料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由于具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仪器设备要求低以及样本前处理相对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主要以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为主,此类抗体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容易失活

另在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的过程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而有机溶剂的残留使得以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为主的免疫学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大大降低

因此,目前缺乏一种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能耐有机溶剂的能同时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
所示

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人工抗原免疫羊驼获得纳米抗体基因文库,后续通过生物淘筛,从羊驼免疫抗体基因文库中筛选得到了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
/
或玉米赤霉醇的纳米抗体,并将其命名为纳米抗体
Nbzel

338。
[0006]优选地,所述纳米抗体
Nbzel
‑1包括4个框架区(
FR1、FR2、FR3、FR4
)和3个互补决定区(
CDR1、CDR2、CDR3
),4个框架区和3个互补决定区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FR1、CDR1、FR2、CDR2、FR3、CDR3、FR4。
[0007]优选地,
FR1
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2
所示,
FR2
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3
所示,
FR3
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4
所示,
FR4
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5
所示;
CDR1

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6
所示,
CDR2
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7
所示,
CDR3
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8
所示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编码所述纳米抗体
Nbzel

338
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9
所示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重组载体,所述载体中含有编码纳米抗体
Nbzel

338
的基因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重组细胞,所述细胞中含有上述重组载体

[0011]由于本专利技术已给出了纳米抗体
Nbzel

338
的氨基酸序列和编码该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此基础上通过已知的重组
DNA
技术得到本申请所述纳米抗体

因此,任何可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纳米抗体的重组载体或重组细胞等也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对制备所得的纳米抗体
Nbzel

338
进行耐受性分析,发现所述纳米抗体
Nbzel

338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有机溶剂(甲醇)耐受性及优异的耐酸性,在实际样品检测的前处理过程中不会受到有机溶剂以及
pH
的影响,对玉米赤霉烯酮和
/
或玉米赤霉醇进行免疫检测的结果准确度高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纳米抗体在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及玉米赤霉醇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纳米抗体

所述基因

所述重组载体或所述重组细胞在制备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及其玉米赤霉醇的产品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
/
或玉米赤霉醇的试剂盒

[0016]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盒含有纳米抗体
Nbzel

338。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方法,所述方法为用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的完全抗原做包被原,用所述纳米抗体作为检测抗体进行检测

[0018]进一步地,所述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的结构式如式(
I
)所示:式(
I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载体蛋白为刀豆球蛋白
A

ConA


[0020]进一步地,所述包被原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式(Ⅱ)

[0021]具体地,所述包被原被称为
ZEL

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醇的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
所示
。2. 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抗体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9
所示
。3.
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
。4.
一种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3所述重组载体
。5.
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抗体在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及玉米赤霉醇中的应用
。6.
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抗体

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林张咏仪沈玉栋杨金易王弘孙远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