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和燃烧室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99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和燃烧室测量装置,所述双层机匣包括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所述内层机匣设有第一冷却流路,沿所述内层机匣的轴向,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布满所述内层机匣;所述外层机匣设有第二冷却流路,沿所述外层机匣的轴向,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布满所述外层机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和燃烧室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和燃烧室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在关键技术攻关及部件验证阶段需要开展全环燃烧室试验支撑部件方案确定,通过全环燃烧室试验,验证燃烧室部件的总压损失

污染排放

出口温度分布等关键的重要性能指标,以上重要指标的测量对于评价该全环燃烧室试验件的性能

指导燃烧室部件优化设计以及节省试验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为使用摆动式测量装置,即通过测量装置上的传动系统带动采样受感部绕中心轴回转遍历整个测量环面

由于全环燃烧室试验为高温高压试验,导致全环燃烧室试验中的测量装置需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冲刷,面临了较严峻的冷却问题

为提高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常将传动系统装配于具有冷却作用的机匣内腔中,从而降低传动系统工作环境的温度

[0004]中国专利文献
CN205280367U
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的双层机匣,外层机匣套设在内层机匣外圈,并在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水冷通道,以使机匣直面高温的部分得以降温,机匣非端面的其他部分则利用冷却气流进行冷却,然而如此会导致内层机匣或外层机匣的端部与其他部分的冷却效果不同,进而导致机匣容易断裂的问题

另一方面,每次都需要分别通入两种介质的冷却材料,步骤繁琐,不利于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却通道仅设置在机匣的左右两端部,容易导致机匣断裂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和燃烧室测量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所述双层机匣包括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所述内层机匣设有第一冷却流路,沿所述内层机匣的轴向,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布满所述内层机匣;所述外层机匣设有第二冷却流路,沿所述外层机匣的轴向,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布满所述外层机匣

[0008]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冷却流路布满内层机匣

第二冷却流路布满外层机匣,如此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的整体都能具有冷却效果,且内外层机匣整体都能够通过冷却流路通入冷却效果更好的冷却介质,从而有利于使双层机匣的冷却效果更好,进而提高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同时,利用布满内外层机匣的冷却流路通入同一种冷却介质,避免了冷却效果不同而导致机匣容易断裂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操作效率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独立设置

[0010]在本方案中,由于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具有不同的冷却需求,相比内外层机匣共用一股流路,独立设置能够分别对内外层机匣有针对性地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显著提高双层机匣的冷却能力

另外,当冷却介质吸收了部分机匣的热量后,冷却介质的冷却效果将会减弱,若再流向其余部分机匣,则会导致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而导致双层机匣整体的冷却效果不佳

而采用独立设置各流路,能够增加冷却介质的流入量,提高冷却效果

[0011]较佳地,所述外层机匣包括至少两个挡板,至少两个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分流路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介质的流入量,进一步地提高外层机匣的冷却效果

[0013]较佳地,每个所述分流路内设有隔板组件,所述分流路通过所述隔板组件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弯折状流路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增长了流路,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冷却介质的可流入量,提高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弯折状通道使得冷却介质能够均匀流至外层机匣的每一处,避免出现冷却不均匀的情况

[0015]较佳地,沿所述双层机匣的轴向,所述外层机匣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0016]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外层机匣的壁面朝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隔板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外层机匣的壁面朝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交叉设置且存在间隔

[0017]在本方案中,利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使每个分流路形成迷宫形状,使得冷却介质进入后左右往返流动,从而实现了增长流路

[0018]较佳地,相邻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流路具有弯折段,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弯折段,且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与所述弯折段的形状相适配

[0019]在本方案中,由于流路的弯折段处容易形成流动死区,利用导流板避免了该情况,保证了流路内冷却介质的流通性,从而保证了双层机匣的冷却效果

[0020]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外层机匣的底部,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外层机匣的顶部

[0021]在本方案中,利用由下到上的流路设计,使得冷却介质从下到上流动,从而可以将第二冷却流路中的空气挤出,防止工作时第二冷却流路中出现空气区域导致温度过高烧毁机匣

[0022]较佳地,所述内层机匣具有靠近燃烧室的前端和远离燃烧室的后端,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自所述前端延伸至所述内层机匣的中部,所述第二流路自所述内层机匣的中部延伸至所述后端

[0023]在本方案中,由于内层机匣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距离燃烧室出口的距离不同,内层机匣的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所需要的冷却需求也不同,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分别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

[0024]较佳地,所述第一流路内设有挡环,所述挡环将所述第一流路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多个环状流路

[002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冷却介质沿着内层机匣的周向流动,增大了第一流路的流量,解决了内层机匣的前端处受到燃烧室高温高压燃气直接冲刷导致的超温问题

[0026]较佳地,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子流路,每个所述子流路内设有第三隔板,所述子流路通过所述第三隔板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弯折状流路

[002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从而可以增加第二流路内的冷却介质流量,提高冷却效果

[0028]较佳地,所述第三隔板沿垂直于所述内层机匣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或
[0029]所述第三隔板沿所述内层机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所述双层机匣包括内层机匣和外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机匣设有第一冷却流路,沿所述内层机匣的轴向,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布满所述内层机匣;所述外层机匣设有第二冷却流路,沿所述外层机匣的轴向,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布满所述外层机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独立设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机匣包括至少两个挡板,至少两个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二冷却流路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分流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流路内设有隔板组件,所述分流路通过所述隔板组件形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弯折状流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双层机匣的轴向,所述外层机匣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外层机匣的壁面朝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隔板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外层机匣的壁面朝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交叉设置且存在间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流路具有弯折段,所述隔板组件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于所述弯折段,且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与所述弯折段的形状相适配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外层机匣的底部,所述第二冷却流路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外层机匣的顶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机匣具有靠近燃烧室的前端和远离燃烧室的后端,所述第一冷却流路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自所述前端延伸至所述内层机匣的中部,所述第二流路自所述内层机匣的中部延伸至所述后端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内设有挡环,所述挡环将所述第一流路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多个环状流路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室测量装置用双层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相互独立的至少两个子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飞冯晓星史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