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滑移装置及包括其的燃烧室试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951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滑移装置及包括其的燃烧室试验系统,所述排气滑移装置用于燃烧室试验器的试验段后端,所述排气滑移装置包括中空管状的滑移段和中空管状的滑移衬套,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与所述滑移衬套的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滑移段可相对所述滑移衬套轴向移动;所述滑移段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冷却套结构,所述滑移衬套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冷却套结构,所述第一冷却套结构和所述第二冷却套结构内通过流通冷却液对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进行冷却。本技术的排气滑移装置可以承受试验件燃烧后约1600K的高温燃气,并消除试验过程中高温燃气对试验件及管道热膨胀带来的轴向热位移和满足试验件拆装时必需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燃烧室试验,特别涉及一种排气滑移装置及包括其的燃烧室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燃烧室试验准备过程中,试验件的安装拆卸常常需要一定人为操作空间,但是由于试验段前后管道(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均有固定支点不易移动,并且不同管道间采用法兰固定连接的方式,经常由于管道无法轴向移动而没有足够的空间对试验件进行拆卸安装。

2、在燃烧室试验过程中,由于燃烧室燃烧后产生高温燃气,造成燃烧室和后续管路产生相应的热膨胀,进而发生热位移。如果无法及时消除此热位移将会对试验件产生挤压损坏,所以需要改进方法消除热膨胀和拆卸空间有限的问题。

3、因为燃烧室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段后端,需要承受1600k左右的高温低压燃气。

4、有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排气滑移装置和燃烧室试验系统,以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烧室试验过程中高温燃气对试验件及管道热膨胀带来的轴向热位移,以及燃烧室试验准备过程中,试验件拆装时缺少必需的操作空间等缺陷,提供一种排气滑移装置及包括其的燃烧室试验系统。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滑移装置,用于燃烧室试验器的试验段后端,其特点在于,所述排气滑移装置包括中空管状的滑移段和中空管状的滑移衬套,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与所述滑移衬套的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滑移段可相对所述滑移衬套轴向移动;所述滑移段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冷却套结构,所述滑移衬套的外周设置有第二冷却套结构,所述第一冷却套结构和所述第二冷却套结构内通过流通冷却液对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进行冷却。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移段安装在所述滑移衬套的内侧,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填料,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通过所述密封填料间接相连。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套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和第一冷却套内壳体,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移段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和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液通道。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且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冷却液环腔。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冷却套结构包括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和第二冷却套内壳体,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移衬套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和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液通道。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且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冷却液环腔。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设置有一连接部,所述滑移衬套的一端部设置有一前端法兰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端法兰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为一压板,所述滑移段还设置有环板,所述压板套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外,且所述压板的一端部沿靠近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的方向压紧所述密封填料,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前端法兰部连接;所述环板设置在有连接部的滑移段的端部的末端,用于挡住所述密封填料。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板具有径向沿滑移段外侧延伸的连接段和轴向沿滑移段的末端延伸的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压紧所述密封填料。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填料为石墨盘根。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燃烧室试验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燃烧室试验系统包括燃烧室、排气管道和如上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

14、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5、本技术排气滑移装置及包括其的燃烧室试验系统,采用两个相邻的排气管道,滑移段和滑移衬套,滑移段可相对滑移衬套进行轴向移动,可以吸收试验过程中的试验件和管道热膨胀带来的热位移,保护试验件和相应的管道免受热应力导致变形造成的损坏,并为试验前试验段拆装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滑移段和滑移衬套的外周均设置有冷却套结构,可以通过冷却液循环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耐受试验件燃烧后的高温燃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滑移装置,用于燃烧室试验器的试验段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滑移装置包括中空管状的滑移段和中空管状的滑移衬套,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与所述滑移衬套的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滑移段可相对所述滑移衬套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段安装在所述滑移衬套的内侧,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填料,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通过所述密封填料间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套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和第一冷却套内壳体,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移段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和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液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且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冷却液环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套结构包括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和第二冷却套内壳体,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移衬套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和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液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且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冷却液环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设置有一连接部,所述滑移衬套的一端部设置有一前端法兰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端法兰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压板,所述滑移段还设置有环板,所述压板套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外,且所述压板的一端部沿靠近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的方向压紧所述密封填料,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前端法兰部连接;所述环板设置在有连接部的滑移段的端部的末端,用于挡住所述密封填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具有径向沿滑移段外侧延伸的连接段和轴向沿滑移段的末端延伸的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压紧所述密封填料。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填料为石墨盘根。

11.一种燃烧室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试验系统包括燃烧室、排气管道和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滑移装置,用于燃烧室试验器的试验段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滑移装置包括中空管状的滑移段和中空管状的滑移衬套,所述滑移段的一端部与所述滑移衬套的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滑移段可相对所述滑移衬套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段安装在所述滑移衬套的内侧,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填料,所述滑移段和所述滑移衬套通过所述密封填料间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套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和第一冷却套内壳体,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移段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和所述第一冷却套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液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套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且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冷却液环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滑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套结构包括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和第二冷却套内壳体,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移衬套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冷却套外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冷却套内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第二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伟何敏郗宁宁王成冬孙用军李坤何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