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酸洗带钢表面氯离子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2451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酸洗带钢表面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在酸洗带钢工序与烘干带钢工序之间增加漂洗带钢工序,所述漂洗带钢工序是指将酸洗后的带钢从低温段到高温段连续地通过漂洗系统,并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在带钢输出漂洗水箱进行烘干之前对带钢进行横向吹扫;所述漂洗系统由不同温度的五段漂洗循环箱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喷水漂洗首先对带钢冲洗,再将带钢输入不同温度的五段漂洗循环箱内漂洗,降低了漂洗水中氯离子的含量,氯离子含量可降低到15mg/l以下,使带钢表面不带酸质,提高了带钢冷轧后的表面质量;同时提高了带钢表面去除氯离子的速度,降低了用水量,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轧带钢进入冷轧之前对带钢进行处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酸洗带钢表面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热轧带钢在进入冷轧之前必须对带钢进行预洗、酸洗和烘干等工序,预洗主要采 用水清洗以除去带钢表面的灰尘和油脂,酸洗主要去除带钢表面的铁锈(如氧化铁、三氧 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等),烘干主要去除带钢表面的水分,避免带钢表面发生锈蚀。 酸洗质量的好坏,对冷轧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起到了确定性的作用,而带钢酸洗 后漂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而漂洗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是衡量漂洗质量的 重要参数。现有技术中,主要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冲刷,以去处酸洗后带钢表面的残酸液, 到达漂洗的目的,但这种对酸洗后的带钢表面去除氯离子的方式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不 能完全除去带钢表面的氯离子,而残留在带钢表面的氯离子将会严重地腐蚀带钢表面,带 钢表面通常呈黄色或黄绿色的斑痕,锈蚀的带钢轧制后不如正常那样光亮,成品入库后易 再次发生锈蚀;二、最终漂洗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在100mg/l 150mg/l,不但漂洗水的用量 大,而且对漂洗箱、槽等设备也会产生严重地腐蚀;三、影响了轧制成形后薄板的质量,销售 价格降低,同时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成本也会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漂洗水中氯离子含量, 提高酸洗带钢表面质量,降低设备受腐蚀程度的。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酸洗带钢工序与烘干带钢 工序之间增加漂洗带钢工序,所述漂洗带钢工序是指将酸洗后的带钢从低温段到高温段连 续地通过漂洗系统,并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在带钢 输出漂洗水箱进行烘干之前对带钢进行横向吹扫; 所述漂洗系统由五段漂洗循环箱组成,第一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55°C 57°C ;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0°C 63°C ;第三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7°C 7(TC;第四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75°C 7『C;第五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82t: 85t:;所述第五段漂洗循环箱、第四段漂洗循环箱、第三段漂洗循环箱、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和第一段漂洗循环箱由高到低呈阶梯分布。 进一步,所述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的温度控制在50°C 55°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再将带钢输入不同 温度的五段漂洗循环箱内漂洗,降低了漂洗水中氯离子的含量,氯离子含量可降低到15mg/ 1以下,使带钢表面不带酸质,提高了带钢冷轧后的表面质量。 2、采用一定温度的循环漂洗水进行漂洗,提高了带钢表面去除氯离子的速度,降 低了用水量,节约成本。 3、由于最终漂洗水中氯离子含量的降低,也降低了对漂洗箱、槽等设备的腐蚀,减 少了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酸洗带钢工序与烘干带钢工序之间增加 漂洗带钢工序,所述漂洗带钢工序是指将酸洗后的带钢从低温段到高温段连续地通过漂洗 系统,并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冼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在带钢输出漂洗水箱 进行烘干之前对带钢进行横向(横向指沿带钢的宽度方向)吹扫。 漂洗系统由五段漂洗循环箱组成,第一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55t: 57°C ;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0。C 63。C ;第三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 制在67°C 7(TC;第四段漂洗循环箱控制在75°C 78°C;第五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 制在82°C 85°C ;所述第五段漂洗循环箱、第四段漂洗循环箱、第三段漂洗循环箱、第二段 漂洗循环箱和第一段漂洗循环箱由高到低呈阶梯分布。 本实施例中,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的温度控制在 5(TC 55t:,带有一定温度的喷水进行首先漂洗,既可冲洗掉输出酸洗槽后残留在带钢表 面的大量残酸,同时,避免温度过低带钢表面的残酸凝固在带钢的表面,有利于五段漂洗循 环箱对带钢后续的漂洗。 使用该方法时,首先在酸洗槽的输出端设置一组喷淋水,在五段漂洗循环箱的输 出端设置吹扫装置(可采用压縮空气),经酸洗后的带钢输出时便开启喷淋水,避免带钢表 面冷却,残酸凝固,首次喷淋漂洗后,立即依次输入第一段漂洗循环箱、第二段漂洗循环箱、 第三段漂洗循环箱、第四段漂洗循环箱和第五段漂洗循环箱内,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的 温度由低到高,循环水由上而下进行漂洗,带钢漂洗后便采用吹扫装置对带钢进行横向吹 扫,去除带钢表面留下的杂质和水,最后进入烘干工序。 对不同温度下的漂洗循环箱漂洗后的漂冼水进行氯离子含量进行抽检,如下表所 示。<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 从上面三个表中抽检的数据可看过,随着温度的升高,带钢从第一段漂洗循环箱 到第四段漂洗循环箱后表面的氯离子含量迅速降低,但在经过第五段漂洗循环箱后带钢表 面的氯离子几乎被清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 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一种,其特征在于在酸洗带钢工序与烘干带钢工序之间增加漂洗带钢工序,所述漂洗带钢工序是指将酸洗后的带钢从低温段到高温段连续地通过漂洗系统,并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在带钢输出漂洗水箱进行烘干之前对带钢进行横向吹扫;所述漂洗系统由五段漂洗循环箱组成,第一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55℃~57℃;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0℃~63℃;第三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7℃~70℃;第四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75℃~78℃;第五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82℃~85℃;所述第五段漂洗循环箱、第四段漂洗循环箱、第三段漂洗循环箱、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和第一段漂洗循环箱由高到低呈阶梯分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的温度控制在50°C 55°C。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酸洗带钢工序与烘干带钢工序之间增加漂洗带钢工序,所述漂洗带钢工序是指将酸洗后的带钢从低温段到高温段连续地通过漂洗系统,并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在带钢输出漂洗水箱进行烘干之前对带钢进行横向吹扫;所述漂洗系统由不同温度的五段漂洗循环箱组成。本专利技术采用喷水漂洗首先对带钢冲洗,再将带钢输入不同温度的五段漂洗循环箱内漂洗,降低了漂洗水中氯离子的含量,氯离子含量可降低到15mg/l以下,使带钢表面不带酸质,提高了带钢冷轧后的表面质量;同时提高了带钢表面去除氯离子的速度,降低了用水量,节约成本。文档编号C23G3/02GK101775609SQ20101013100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酸洗带钢表面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洗带钢工序与烘干带钢工序之间增加漂洗带钢工序,所述漂洗带钢工序是指将酸洗后的带钢从低温段到高温段连续地通过漂洗系统,并在带钢输出酸洗槽进入漂洗系统之前对带钢进行喷水漂洗,在带钢输出漂洗水箱进行烘干之前对带钢进行横向吹扫;  所述漂洗系统由五段漂洗循环箱组成,第一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55℃~57℃;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0℃~63℃;第三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67℃~70℃;第四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75℃~78℃;第五段漂洗循环箱内的漂洗水控制在82℃~85℃;所述第五段漂洗循环箱、第四段漂洗循环箱、第三段漂洗循环箱、第二段漂洗循环箱和第一段漂洗循环箱由高到低呈阶梯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天汤举国李显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