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203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及系统,属于车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数据库中包括所有计划待装配客车的计划车身图像;获取客车车身若干个角度的实时车身图像,将实时车身图像与相同角度的计划车身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待装配客车的车型;根据车型选取对应的车门,根据实时车身图像生成客车车身的三维模型,将客车车身在实际空间中的坐标点与三维模型中的坐标点一一匹配;在待安装车门中设置若干检测点,在检测点在车身中的预定安装位置设置个定位点,生成检测点在客车三维模型中的坐标,将检测点调整至与定位点水平共线的位置,并平行移动车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车门的自动安装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依赖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多样化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期望和产品期待也日益攀高,汽车舒适性和外观感觉也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车身总成的外观感觉就是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官因素

汽车车门在汽车车身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总成,由车门钣金和车门附件组成

[0003]汽车总装车间中的车门装配线属于典型的人工装配线,机器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车门的装配过程

在上述的车门装配线中,某些作业任务的人机工程学风险高,例如某些零件装配过程不仅需要按压操作或尴尬的作业姿势,工人还被要求以相对较高的频率使用上肢重复执行作业动作,这些可能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0004]机器视觉技术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从美国开始的,机器视觉运用预处理

边缘检测

轮廓线构成

对象建模与匹配等技术利用计算机代替人眼实现识别的功能,找出图像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性和一致性,寻求相似图像目标的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视觉技术也从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向图像理解发展,因此本专利技术将机器视觉应用至车门装配领域,以实现车门安装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及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汽车总装车间中的车门装配线属于典型的人工装配线,机器化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车门的装配过程

在上述的车门装配线中,某些作业任务的人机工程学风险高,需要一种自动化安装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包括所有计划待装配客车的计划车身图像;获取客车车身若干个角度的实时车身图像,将所述实时车身图像与相同角度的所述计划车身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待装配客车的车型;根据所述车型选取对应的车门,根据所述实时车身图像生成客车车身的三维模型,将客车车身在实际空间中的坐标点与三维模型中的坐标点一一匹配;在待安装车门中设置若干检测点,获取检测点所处位置在车身中的对应安装位置,在所述对应安装位置设置若干定位点,所述检测点与定位点无线连接,在车门移动过程中,通过检测点与定位点的距离关系实时获取车门的实际位置,并生成检测点在客车三维模型中的坐标,将检测点调整至与定位点水平共线的位置,并平行移动车门至预定的安装
位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判断待装配客车车型的过程包括:在任一所述实时车身图像中标注出当前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计算所述当前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
k0;在所有计划车身图像中标注出待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生成所述待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
k1,
k2,


k
n
序列;提取
k1,
k2,


k
i
序列中与
k0数值相等的长宽比
k
i
,则
k
i
对应的计划车身图像与实时车身客车图像为相同角度的客车图像;将
k
i
对应的计划车身图像与该实时车身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生成相似度数值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判断待装配客车车型的过程还包括:统计所有计划车辆图像与相同角度的实时车身图像的相似度,筛选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
T1
的计划车身图像,并标记为待选车身图像,统计所有待选车身图像对应的车型占待选车身图像数量的比例,获取比例数值最大的车型的比例
A
,若
T1
×
A≥T2

T2
为预设值
u
,则判定当前的装配车辆属于该待选车身图像对应的车型;若
T1
×
A

T2
,则继续对比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对于任一实时车身图像中装配客车的长宽比
k0,若计划车身图像长宽比
k1,
k2,


k
n
序列中存在不止一个数值与该实时车身图像的
k0相等,则将该若干数值对应计划车身图像标记为过渡车身图像,分别将多个所述过渡车身图像与该实时车身图像进行相似度对比,将相似度最高的过渡车身图像判定为与该实时车身图像为相同角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点设置于客车待安装的车门位置,所述定位点与所述检测点一一对应,获取任一检测点与对应三个定位点之间的距离
D1、D2、D3、
根据三角定位计算出检测点的实际位置,并映射至客车三维模型中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生成客车三维模型的过程为:通过两台相机采集客车图像的实时车身图像
L

R
,选取两张处于水平共线的实时车身图像
L

R
,并在所述实时车身图像中建立直角坐标系,将装配客车上的任意一点
P
在实时车身图像
L
中的坐标标记为
L(x1,
y1)
,将装配客车上的任意一点
P
在实时车身图像
R
中的坐标标记为
R(x2,
y2)
,并采集两台相机光心的间距
d
,则该点
P
在三维空间中的三维坐标
(X1,
Y1,
Z1)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a、b、c、e
为相机的设备参数

[0012]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系统,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所有计划待装配客车的计划车身图像;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车车身若干个角度的实时车身图像,将所述实时车身图像与相同角度的所述计划车身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待装配客车的车型;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型选取对应的车门,根据所述实时车身图像生成客车车身的三维模型,将客车车身在实际空间中的坐标点与三维模型中的坐标点一一匹配;安装匹配模块,用于在待安装车门中设置若干检测点,获取检测点所处位置在车
身中的对应安装位置,在所述对应安装位置设置若干定位点,所述检测点与定位点无线连接,在车门移动过程中,通过检测点与定位点的距离关系实时获取车门的实际位置,并生成检测点在客车三维模型中的坐标,将检测点调整至与定位点水平共线的位置,并平行移动车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中包括所有计划待装配客车的计划车身图像;获取客车车身若干个角度的实时车身图像,将所述实时车身图像与相同角度的所述计划车身图像进行比对,识别待装配客车的车型;根据所述车型选取对应的车门,根据所述实时车身图像生成客车车身的三维模型,将客车车身在实际空间中的坐标点与三维模型中的坐标点一一匹配;在待安装车门中设置若干检测点,获取检测点所处位置在车身中的对应安装位置,在所述对应安装位置设置若干定位点,所述检测点与定位点无线连接,在车门移动过程中,通过检测点与定位点的距离关系实时获取车门的实际位置,并生成检测点在客车三维模型中的坐标,将检测点调整至与定位点水平共线的位置,并平行移动车门至预定的安装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待装配客车车型的过程包括:在任一所述实时车身图像中标注出当前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计算所述当前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
k0;在所有计划车身图像中标注出待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生成所述待装配客车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比
k1,
k2,


k
n
序列;提取
k1,
k2,


k
n
序列中与
k0数值相等的长宽比
k
i
,则
k
i
对应的计划车身图像与实时车身客车图像为相同角度的客车图像;将
k
i
对应的计划车身图像与该实时车身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生成相似度数值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待装配客车车型的过程还包括:统计所有计划车辆图像与相同角度的实时车身图像的相似度,筛选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
T1
的计划车身图像,并标记为待选车身图像,统计所有待选车身图像对应的车型占待选车身图像数量的比例,获取比例数值最大的车型的比例
A
,若
T1
×
A≥T2

T2
为预设值
u
,则判定当前的装配车辆属于该待选车身图像对应的车型;若
T1
×
A

T2
,则继续对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化客车车门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一实时车身图像中装配客车的长宽比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勤斌程柏龙龚瑾宇肖龙吴忠来吴海峰蔡宜师熊国利吴红燕郭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晶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