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脱硫废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62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步骤:将焦化脱硫废液经氧化处理,得氧化后液,氧化后液包括硫氰酸铵和硫酸铵;将氧化后液在第一温度下经第一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第一分离液;将第一分离液在第二温度下经第二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第二分离液以及混盐,混盐的化学组成包括硫酸铵和硫氰酸铵;将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浓度稀释至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化脱硫废液、硫氰酸铵混液的分离纯化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化脱硫废液

硫氰酸铵混液的分离纯化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焦化行业湿法脱硫过程中会伴随产生以硫氰酸盐

硫酸盐及硫代硫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焦化脱硫废液,焦化脱硫废液具有高毒

高腐蚀性特征,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破坏生态环境且造成资源浪费

[0003]目前焦化脱硫废液主要处理技术大致可分为提盐处理技术和盐分解处理技术两大类

盐分解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高温裂解法,该技术由于投资少,操作简单而被广泛采用,但该法存在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

能耗大

个别岗位气味较重

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工作环境差

废液长期回配对皮带机及支架有一定的腐蚀等不足

[0004]提盐法主要是对焦化脱硫废液中的硫代硫酸铵

硫氰酸铵等组分进行提取,主要方法包括蒸发结晶法

分步结晶法

制取硫氰酸盐法

膜分离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以分步结晶法研究最为广泛,该方法是以
NH4SCN

(NH4)2S2O3‑
H2O
三元相图为基础理论,通过活性炭吸附脱色

减压蒸发

多级结晶等环节得到不同的含硫盐产品

但是由于焦化脱硫废液成分复杂,硫氰酸铵和硫代硫酸铵的比例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同时由于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的溶解度大且差异小,造成主产品硫氰酸铵纯度较差,回收率也较低,也有报道可提纯至
80%

90%
的水平,但远未达到国家工业盐标准要求,中间还会产生大量的混盐和硫渣等危险废弃物,产品只能以很低的价格或者倒贴费用销售出去,销售价格难以维持成本,并且这种提盐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焦化脱硫废液最终处置的问题

[0005]然而随着产品纯度的提升,常用技术中几乎无法对硫氰酸铵产品以及硫酸铵产品作进一步纯化,无法适应高纯度硫氰酸铵产品的高需求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旨在解决上述常用技术中无法实现硫氰酸铵产品纯度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步骤:将焦化脱硫废液经氧化处理,得氧化后液,所述氧化后液包括硫氰酸铵和硫酸铵;将所述氧化后液在第一温度下经第一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第一分离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第一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10%~40%
,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10%~50%
;将所述第一分离液在第二温度下经所述第二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所述第二分离液以及所述混盐,所述混盐的化学组成包括硫酸铵和硫氰酸铵,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70%~80%
,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7%~11%
;将所述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浓度稀释至为
50~70%
,并在第三温度下结晶

固液分离,得母液以及硫氰酸铵;所述第三温度为
10~40℃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
T2为
40~70℃。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
T1为
5~20℃。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后液经所述第一蒸发浓缩

固液分离,还得到硫酸铵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后液包括所述混盐,所述第一分离液包括所述母液

[0010]进一步的,所述焦化脱硫废液氧化处理前还包括步骤:利用活性炭将所述焦化脱硫废液吸附脱色

[0011]进一步的,所述焦化脱硫废液经氧化处理,得氧化后液,包括步骤:将脱色后的焦化脱硫废液调节至
pH=1.0~4.0
后,加入氧化剂,使所述焦化脱硫废液中的硫代硫酸盐转化为硫酸盐

硫磺和二氧化硫气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焦化脱硫废液经氧化处理,得氧化后液,还包括步骤:将氧化反应过后的所述焦化脱硫废液调节至
pH=6~9
,得所述氧化后液

[0013]进一步的,所述蒸发浓缩包括减压浓缩和常压浓缩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硫氰酸铵混液的分离纯化方法,所述硫氰酸铵混液包括硫氰酸铵和硫酸铵,所述分离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硫氰酸铵混液在第一温度下经第一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第一分离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第一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10%~40%
,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10%~50%
;将所述第一分离液在第二温度下经所述第二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所述第二分离液以及所述混盐,所述混盐的化学组成包括硫酸铵和硫氰酸铵,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70%~80%
,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7%~11%
;将所述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浓度稀释至质量分数占比为
50~70%
,并在第三温度下结晶

固液分离,得母液以及硫氰酸铵;所述第三温度为
10~40℃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
T2为
40~70℃。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任意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在焦化脱硫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0016]与常用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将焦化脱硫废液中硫代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构建了焦化脱硫废液中硫酸铵

硫氰酸铵以及水的三元体系

[0017]该体系中,本专利技术利用冷却析晶的分离手段,协同第一温差以及第二温差的范围设置,一方面,基于硫酸铵与硫氰酸铵之间的溶解度差异,使得二者分离更为彻底,有利于硫酸铵与硫氰酸铵之间的分别提纯

除杂,进一步提升了硫氰酸铵的产品纯度

另一方面,该三元体系中,硫氰酸铵在第三温度下具有较为宽泛的结晶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硫氰酸铵进入固相得以分离,并获得高纯度结晶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常用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常用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焦化脱硫废液经氧化处理,得氧化后液,所述氧化后液包括硫氰酸铵和硫酸铵;将所述氧化后液在第一温度下经第一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第一分离液,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第一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10%~40%
,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10%~50%
;将所述第一分离液在第二温度下经所述第二蒸发浓缩后,固液分离,得所述第二分离液以及所述混盐,所述混盐的化学组成包括硫酸铵和硫氰酸铵,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70%~80%
,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占比为
7%~11%
;将所述第二分离液中硫氰酸铵的浓度稀释至为
50~70%
,并在第三温度下结晶

固液分离,得母液以及硫氰酸铵;所述第三温度为
10~40℃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
T2为
40~7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
T1为
5~2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后液经所述第一蒸发浓缩

固液分离,还得到硫酸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后液包括所述混盐,所述第一分离液包括所述母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脱硫废液氧化处理前还包括步骤:利用活性炭将所述焦化脱硫废液吸附脱色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脱硫废液经氧化处理,得氧化后液,包括步骤: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伟史美清林洁柴立元张陈若冰颜旭陶柏润张理源赵飞平梁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引擎长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