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除醛浸渍纸、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除醛浸渍纸、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194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除醛浸渍纸、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除醛浸渍纸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纸本体和胶式甲醛去除剂;所述胶式甲醛去除剂包括除醛助剂和浸渍胶,所述除醛助剂和所述浸渍胶的质量百分比为4~15%;所述除醛助剂包括甲醛捕获剂和铵盐,所述甲醛捕获剂和所述铵盐的质量比为8~15:1;S2,采用所述胶式甲醛去除剂对所述纸本体进行除醛浸渍,得所述除醛浸渍纸。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具有优良的工业应用性,还具有较佳的除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醛的去除,尤其涉及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除醛浸渍纸、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室内甲醛污染来源于室内装修,其中木制家具是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对人类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针对家具板材的除醛处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当前,木制家具除醛领域常用的除醛剂有尿素、三聚氰胺、二乙烯三胺、苯胺、甲胺等氨基类化合物。

2、然而,尿素在高温过程中易分解挥发,不利于其在浸渍纸(浸渍胶膜纸)等产品中的直接应用;三聚氰胺溶解性差,容易产生白色沉浊物而影响三聚氰胺甲醛胶等浸渍胶的色泽和透明度;二乙烯三胺、苯胺、甲胺等脂肪胺或芳香胺虽然具有较好的甲醛吸附效果,但是此类物质的毒性较大,碱性强,且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等浸渍胶的凝固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上述常用除醛剂在去除甲醛的工业应用性上较差,无法与浸渍胶联用,且无法应用于除醛浸渍纸。

3、公开号为cn1140289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记载了一种具有室内去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剂配方,包括原料的组成:气味吸附剂10-20%、气味净化剂30-40%、甲醛净化剂30-50%、甲醛捕捉剂15-25%和纯净水1-5%;其中,甲醛捕捉剂包括乙烯脲。乙烯脲虽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不易挥发、且毒性较小;但是,由于其单独作为除醛的活性成分时,除醛性能较差,将其应用于浸渍纸后,无法保证浸渍纸的除醛性能。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除醛浸渍纸、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满足工业应用性和除醛性能的技术缺陷。


<b>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除醛浸渍纸、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满足工业应用性和除醛性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醛浸渍纸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3、s1,提供纸本体和胶式甲醛去除剂;

4、所述胶式甲醛去除剂包括除醛助剂和浸渍胶;所述除醛助剂和所述浸渍胶的质量百分比为4~15%;

5、所述除醛助剂包括甲醛捕获剂和铵盐;所述甲醛捕获剂和所述铵盐的质量比为8~15:1;

6、所述甲醛捕获剂的获取过程包括:将脲类化合物和二胺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第一环化处理、第二环化处理和冷却处理,得所述甲醛捕获剂;

7、所述第一环化处理包括:将所述混合物在145~165℃下混合1.5~4h;所述第二环化处理包括:将经所述第一环化处理的所述混合物在175~200℃下混合1.5~4h;所述脲类化合物和所述二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3:1;所述二胺类化合物为直链脂肪胺,且具有碳链骨架和两个伯胺基;所述碳链骨架的碳原子数为3~7,所述两个伯胺基分别连接于所述碳链骨架的相邻两个碳原子上;

8、s2,采用所述胶式甲醛去除剂对所述纸本体进行除醛浸渍,得所述除醛浸渍纸。

9、进一步地,所述浸渍胶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尿素甲醛树脂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铵盐包括五硼酸铵、四硼酸铵、硫酸氢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对所述纸本体进行所述除醛浸渍之前,对所述纸本体进行预浸渍和预干燥;

11、所述预浸渍采用的胶类物质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尿素甲醛树脂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预干燥采用的烘干温度为120~145℃,烘干时长为18~30s。

12、进一步地,所述预浸渍和所述除醛浸渍的线速均为35~45m/min。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对所述纸本体进行所述除醛浸渍之后,对所述纸本体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处理的烘干温度为130~150℃,烘干时长为28~40s。

14、进一步地,所述二胺类化合物包括1,2-丙二胺、1,2-丁二胺、1,2-戊二胺、1,2-己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脲类化合物包括尿素、硫脲、氨基脲、二甲基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15、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的获取过程包括:将所述脲类化合物加入至所述二胺类化合物中,得待处理物;然后,将所述待处理物在60~100℃下混合20~50min,得所述混合物;

16、所述甲醛捕获剂的获取过程还包括:在进行所述第一环化处理前,将所述混合物在110~130℃下混合0.5~1.5h;在进行所述冷却处理后,对所述冷却处理的产物进行研磨和烘干。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除醛浸渍纸,采用如上述任意所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所述胶式甲醛去除剂包括除醛助剂和浸渍胶;所述除醛助剂和所述浸渍胶的质量百分比为4~15%;

19、所述除醛助剂包括甲醛捕获剂和铵盐;所述甲醛捕获剂和所述铵盐的质量比为8~15:1;

20、所述甲醛捕获剂的获取过程包括:将脲类化合物和二胺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第一环化处理、第二环化处理和冷却处理,得所述甲醛捕获剂;

21、所述第一环化处理包括:将所述混合物在145~165℃下混合1.5~4h;所述第二环化处理包括:将经所述第一环化处理的所述混合物在175~200℃下混合1.5~4h;所述脲类化合物和所述二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3:1;所述二胺类化合物为直链脂肪胺,且具有碳链骨架和两个伯胺基;所述碳链骨架的碳原子数为3~7,所述两个伯胺基分别连接于所述碳链骨架的相邻两个碳原子上。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意所述的除醛浸渍纸或如上述任意所述的胶式甲醛去除剂在去除甲醛中的应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4、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优良的工业应用性,还具有较佳的除醛性能;首先,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甲醛捕获剂具备无氨味、不易挥发、溶解性好等优良特性,从而能够在高温下保留除醛活性,且不会在浸渍胶中产生沉浊物,使得采用甲醛捕获剂复配得到的胶式甲醛去除剂在工业除醛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制备除醛浸渍纸;然后,由于铵盐能够在高温下快速引发胶水的交联反应,从而可以进一步确保胶式甲醛去除剂的固化效果,提升除醛浸渍纸的应用价值,使得其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和基体材料有效结合;此外,相较于乙烯脲等现有的环脲类化合物除醛剂,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保留其优良特性的同时,提升甲醛吸附量,从而确保甲醛净化效率和甲醛净化持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醛浸渍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胶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尿素甲醛树脂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铵盐包括五硼酸铵、四硼酸铵、硫酸氢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对所述纸本体进行所述除醛浸渍之前,对所述纸本体进行预浸渍和预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渍和所述除醛浸渍的线速均为35~45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对所述纸本体进行所述除醛浸渍之后,对所述纸本体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处理的烘干温度为130~150℃,烘干时长为28~4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类化合物包括1,2-丙二胺、1,2-丁二胺、1,2-戊二胺、1,2-己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脲类化合物包括尿素、硫脲、氨基脲、二甲基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的获取过程包括:将所述脲类化合物加入至所述二胺类化合物中,得待处理物;然后,将所述待处理物在60~100℃下混合20~50min,得所述混合物;

8.一种除醛浸渍纸,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9.一种胶式甲醛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式甲醛去除剂包括除醛助剂和浸渍胶;所述除醛助剂和所述浸渍胶的质量百分比为4~1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醛浸渍纸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式甲醛去除剂在去除甲醛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醛浸渍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胶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尿素甲醛树脂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铵盐包括五硼酸铵、四硼酸铵、硫酸氢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对所述纸本体进行所述除醛浸渍之前,对所述纸本体进行预浸渍和预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渍和所述除醛浸渍的线速均为35~45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对所述纸本体进行所述除醛浸渍之后,对所述纸本体进行干燥处理;所述干燥处理的烘干温度为130~150℃,烘干时长为28~40s。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伟史美清王海鹰陈鹏张廷政
申请(专利权)人:新引擎长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