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045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质粒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质粒及PV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药效评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抗病毒药物筛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质粒及
PV
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药效评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色荧光蛋白(
GFP
)最初是在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
Aequorea victoria
)中发现的,它在没有任何外源底物的情况下吸收蓝光并发出绿色荧光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设计了几种改进荧光光谱的绿色荧光蛋白变体,包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YFP、Venus


[0003]基于
GFP
的诸多优点,譬如广谱性

稳定性

易于载体构建与检测

无毒害,
GFP
在细胞筛选

基因表达

细胞标记

遗传跟踪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GFP
作为一种活体报告蛋白同时它的荧光强度很高,易于活体观测和用仪器进行定量检测
。GFP
主要由
11

β
链组成的桶状结构和其中的发色团组成,而发色团通过大量氢键稳定在中间位置

其三级结构对于荧光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蛋白质变性及分离的发色团都无法产生荧光

通常情况下,为了不破坏
GFP
的三级结构,均是在其
N
端和
C
端进行多种蛋白质的融合

[0004]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以下简称“P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PV
属于小
RNA
病毒科(
Picornavirus
)肠道病毒(
enterovirus
)属

其拥有一个大约
7.5 kb
长的正义单链
RNA
基因组,病毒外壳呈现
30nm
的二十面体结构,包含多种衣壳结构蛋白

病毒的基因组会利用宿主细胞内物质翻译出多聚蛋白

病毒蛋白酶
3C
进一步裂解多聚蛋白产生衣壳蛋白
VP1、VP3

VP0(VP2

VP4
的前体
)。

VP1、VP3

VP0
对于病毒衣壳的组装尤为重要

同时前体蛋白
P2

P3
也经蛋白酶
3C
水解成7个非结构蛋白参与病毒各项生理活动


3C
蛋白酶作为
PV
的主要蛋白酶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靶点

[0005]大多数高传染性病毒的细胞抗病毒实验需要在
BSL

2+
或者更高等级的实验室进行,然而这种实验室的资源相当短缺

目前缺少针对
PV
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评价方法

因此,开发一种简洁

安全

高通量和可重复性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活性检测平台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质粒及
PV
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药效评价的方法,首先提供了可用于检测
PV
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质粒,本专利技术在
GFP
中插入
PV
的的
3C
蛋白酶相关裂解位点的序列,形成改造后的
GFP
报告蛋白,在上述改造后的
GFP
报告蛋白质粒上,克隆表达
PV
蛋白酶,可用于检测
3C
蛋白酶活性以及蛋白酶相关抑制剂活性,最终形成
PV
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药效评价平台

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克服上述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活性评价方法的缺点,同时能够避免使用
PV
活病毒引发的安全性顾虑,对生物安全等级要求低,
BSL
‑1级实验室即可满足实验要求,是高效

准确

稳定

高通量

可重复的用于
PV
蛋白酶抑制剂筛选及药效评价平台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质粒,所述质粒包含改造的
GFP
荧光蛋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的酶编码核苷酸序列,所述的改造的
GFP
荧光蛋白内部包含可被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裂解的蛋白酶切割序列,所述可被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裂解的蛋白酶切割序列插入于野生型
GFP
荧光蛋白的位置包括
site1

site2
或者
site3

site1
位于如
SEQ ID NO.5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
KQ

KN
之间,
site2
位于如
SEQ ID NO.6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
EG

DT
之间,
site3
位于如
SEQ ID NO.7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
QK

NG
之间;所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为
3C。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3
所示,所述蛋白酶切割序列包括:
cut1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
cut2

SEQ ID NO.2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野生型
GFP
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4
所示

[001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的质粒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为通过
P2A
编码基因序列连接改造的
GFP
荧光蛋白编码核苷酸序列和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
3C
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并将连接有改造的
GFP
荧光蛋白编码核苷酸序列和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
3C
的编码核苷酸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上,构建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用于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质粒包含改造的
GFP
荧光蛋白的编码核苷酸序列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的编码核苷酸序列,所述的改造的
GFP
荧光蛋白内部包含可被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裂解的蛋白酶切割序列,所述可被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裂解的蛋白酶切割序列插入于野生型
GFP
荧光蛋白的位置包括
site1

site2
或者
site3

site1
位于如
SEQ ID NO.5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
KQ

KN
之间,
site2
位于如
SEQ ID NO.6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
EG

DT
之间,
site3
位于如
SEQ ID NO.7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
QK

NG
之间;所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为
3C。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3
所示,所述蛋白酶切割序列包括:
cut1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
cut2

SEQ ID NO.2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用于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野生型
GF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小琰潜奕青方晨捷周毓绚宋家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