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17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包含壳体、设在壳体一端的安装槽、设在安装槽内的激光模组、环形设在固定槽内具有散热功能的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环形设在壳体内且位于安装槽处且穿过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的冷水槽;设在壳体外侧且与冷水槽两端连通的冷却水进口及冷却水出口、设在壳体内另外一端端面处的散热风扇组件、设在壳体两侧且靠近安装槽一端处用于通风的两个通风口、设在壳体内位于散热风扇组件与通风口之间的冷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快速固定散热组件,实现快速固定及散热两用,通过冷水槽给激光模组散热的同时还能给快速固定散热组件散热,增加散热效果,并且通过海绵吸水冷水对经过出风孔的风进行冷却,使降温效率加快。使降温效率加快。使降温效率加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光源散热领域,特指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专利技术,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被引诱(激发)出来的光子束(激光),其中的光子光学特性高度一致。因此激光相比普通光源单色性、方向性好,亮度更高。其中,激光技术运用到激光模组较为广泛,例如3D识别技术在人脸识别解锁、支付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激光模组是3D是被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主要用于发射超短飞秒脉冲或投射特定光形,以使系统获得深度信息。
[0003]现有的激光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持续地释放能量,会伴随着大量的热量产生,传统的散热模式,多为添加风扇进行排气散热,这样的散热方式,效率不高,无法对激光模组进行有效地降温。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高效散热的激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包含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激光模组、环形设置在固定槽内用于快速固定激光模组且具有散热功能的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环形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安装槽处且穿过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的冷水槽;设置在壳体外侧且与冷水槽两端连通的冷却水进口及冷却水出口、设置在壳体内另外一端端面处的散热风扇组件、设置在散热风扇组件与安装槽之间且与安装槽相互贯通的风冷腔、设置在壳体两侧且靠近安装槽一端处用于通风的两个通风口、设置在壳体内风冷腔处且位于散热风扇组件与通风口之间用于将散热风扇组件的风进一步冷却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风冷腔处带有若干出风孔的海绵、设置在壳体内一侧内部上的储水槽;所述海绵一端紧贴储水槽;所述壳体外侧对应设置有注水口。
[0006]优选的,若干组所述快速固定散热组件均包括伸缩设置在壳体上且一端贯穿至安装槽内的散热固定板、设置在散热固定板位于安装槽一端上下面处的两个凹槽、设置在两个凹槽内始终将散热固定板向安装槽内推的两个弹簧;所述散热固定板呈C形,且水槽从散热固定板的C形开口处穿过。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端部的风扇安装口、设置在风扇安装口内的散热风扇。
[0008]优选的,所述风扇安装口及两个通风口处均设置有防尘网。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涂覆有防静电PVC层。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1]本技术通过快速固定散热组件,实现快速固定及散热两用,通过冷水槽给激光模组散热的同时还能给快速固定散热组件散热,增加散热效果,并且通过海绵吸水冷水对经过出风孔的风进行冷却,使降温效率加快。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壳体;2、安装槽;3、激光模组;4、快速固定散热组件;41、散热固定板;42、凹槽;43、弹簧;5、冷水槽;6、冷却水进口;7、冷却水出口;8、散热风扇组件;81、风扇安装口;82、散热风扇;9、风冷腔;10、通风口;11、冷却组件;111、海绵;112、储水槽;113、注水口;114、出风孔;12、防尘网;13、防静电PVC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附图1

3为本技术所述的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包含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一端的安装槽2、设置在安装槽2内的激光模组3、环形设置在固定槽内用于快速固定激光模组3且具有散热功能的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4、环形设置在壳体1内且位于安装槽2处且穿过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4的冷水槽5;设置在壳体1外侧且与冷水槽5两端连通的冷却水进口6及冷却水出口7、设置在壳体1内另外一端端面处的散热风扇组件8、设置在散热风扇组件8与安装槽2之间且与安装槽2相互贯通的风冷腔9、设置在壳体1两侧且靠近安装槽2一端处用于通风的两个通风口10、设置在壳体1内风冷腔9处且位于散热风扇组件8与通风口10之间用于将散热风扇组件8的风进一步冷却的冷却组件11;所述冷却组件11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风冷腔9处带有若干出风孔114的海绵111、设置在壳体1内一侧内部上的储水槽112;所述海绵111一端紧贴储水槽112;所述壳体1外侧对应设置有注水口113;若干组所述快速固定散热组件4均包括伸缩设置在壳体1上且一端贯穿至安装槽2内的散热固定板41、设置在散热固定板41位于安装槽2一端上下面处的两个凹槽42、设置在两个凹槽42内始终将散热固定板41向安装槽2内推的两个弹簧43;所述散热固定板41呈C形,且水槽从散热固定板41的C形开口处穿过;所述散热风扇组件8包括设置在壳体1端部的风扇安装口81、设置在风扇安装口81内的散热风扇82。。
[0019]进一步,所述风扇安装口81及两个通风口10处均设置有防尘网12,防止灰尘影响到散热。
[0020]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外侧涂覆有防静电PVC层13,防止产生静电。
[0021]使用时:激光模组3使用后产生的热量首先通过快速固定散热组件4的散热固定板41进行初步撒热,同时将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口6注入到冷水槽5内,由于冷水槽5穿过散热固定板41。故冷却水在吸走安装槽2内的温度同时还吸走了散热固定板41的温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及效率,此时启动散热风扇组件8,散热风扇82吹动风朝激光模组3吹去,风穿过海绵111的出风孔114时,由于海绵111吸收了储水槽112内的冷却水,故风被吸了冷
却水的海绵111进一步降温,从而使吹到激光模组3时激光模组3能快速的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果。
[0022]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激光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激光模组、环形设置在固定槽内用于快速固定激光模组且具有散热功能的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环形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安装槽处且穿过若干快速固定散热组件的冷水槽;设置在壳体外侧且与冷水槽两端连通的冷却水进口及冷却水出口、设置在壳体内另外一端端面处的散热风扇组件、设置在散热风扇组件与安装槽之间且与安装槽相互贯通的风冷腔、设置在壳体两侧且靠近安装槽一端处用于通风的两个通风口、设置在壳体内风冷腔处且位于散热风扇组件与通风口之间用于将散热风扇组件的风进一步冷却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风冷腔处带有若干出风孔的海绵、设置在壳体内一侧内部上的储水槽;所述海绵一端紧贴储水槽;所述壳体外侧对应设置有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育平
申请(专利权)人:文语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