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4844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冷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液冷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和多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板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二腔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芯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冷装置与电芯接触面积增大,提到电池的散热效率。提到电池的散热效率。提到电池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液冷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会使得电芯内部温度升高,尤其是在大电流、大功率充放电的情况下,温升现象更为严重。而随着电芯温度的升高,电芯本身的性能大大衰减,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电池模组中通常会设置多个电芯,当单个电芯的散热情况较差时,会对整个电池模组中的其他电芯的散热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以及散热效率较差,从而使得电池模组的各项性能变差。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电池模组两侧设置液冷装置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但是该液冷装置与电池模组中的电芯接触面积小,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液冷装置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装置、电池包及终端设备。
[000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装置,包括第一板体和多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板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二腔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芯的容置空间。
[0006]在本技术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构成用于放置电芯的容置空间,使电芯有两个面或三个面与液冷装置抵接,显著增加了电芯与液冷装置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芯的散热效率。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将多个电芯分隔在不同的容置空间内,便于更好的阻止热蔓延,适用于大倍率充放电电池。同时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形成的容置空间集冷却和固定功能于一体,便于电芯的固定。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下方,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
[0008]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设置在所述第四流道下方,所述第三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四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中至少一个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分流通道。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设置。
[0011]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盖板、多个电芯和如上任意
一项所述的液冷装置,所述箱体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所述盖板用于封闭所述箱体的开口,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液冷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液冷装置与所述箱体之间形成有多个容置腔,多个所述电芯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容置腔内。
[0012]在本技术中,液冷装置设置在箱体内,液冷装置与箱体将电芯分隔为独立的空间,便于更好的防止热蔓延,同时该液冷装置可用于大倍率放电电池散热。箱体无需设置其它固定件即可实现电池的固定,进一步提高箱体内部空间利用效率,提升电池容量密度,实现电池包轻量化,具有集成度高、散热效率高、内部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的特点。
[0013]可选地,所述液冷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液冷装置之间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绝缘板抵接;和/或,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绝缘板抵接。
[0014]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送流道,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与所述输送流道连通,所述输送流道设置有多个连通口,所述输送流道通过所述连通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电芯的极柱朝向所述盖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柱和负极柱错位设置。
[0016]可选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汇流排和连接线束,所述汇流排和所述连接线束设置在所述电芯与所述盖板之间。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装置的另一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未放置电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5]1、液冷装置;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3、进液口;14、出液口;15、第一流道;16、第二流道;17、第三流道;18、第四流道;19、分流通道;
[0026]2、电芯;
[0027]3、箱体;31、进液管;32、出液管;33、容置腔;
[0028]4、盖板;5、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31]一方面,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液冷装置1,包括第一板体
11和多个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12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板体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板体12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二腔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2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板体12的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2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芯2的容置空间。
[0032]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构成用于放置电芯2的容置空间,使电芯2有两个面或三个面与液冷装置1抵接,显著增加了电芯2与液冷装置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芯2的散热效率。第二板体12和第一板体11将多个电芯2分隔在不同的容置空间内,便于更好的阻止热蔓延,适用于大倍率充放电电池。同时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形成的容置空间集冷却和固定功能于一体,便于电芯2的固定。
[0033]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板体12沿所述第一板体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一侧。通过将单侧呈梳齿状的液冷装置1与双侧呈梳齿状的液冷装置1结合放置在电池包内,使得大部分的电芯2的四个面均与液冷装置1接触,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0034]如图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和多个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板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却液的第二腔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芯的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下方,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设置在所述第四流道下方,所述第三流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四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四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中至少一个内部并排设置有多个分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设置。5.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庆尹雪芹李善鹏阳贵波尹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