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313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修井自动化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由油管、板式底座、动力组件和油管夹持组件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原先的现场修井作业操作工人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修井自动化设备应用
,具体涉及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田修井作业是指在石油钻井及油井维护的一种作业,是为了确保油井顺利使用而采取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其工程难度大,技术要求复杂,必须使用大型修井设备等工具开展相应的工作。
[0003]油井在检修作业时主要工作量是井口内起下油管,现有的修井设备中,油管的旋紧、卸除拆装已基本实现自动化操作。但在油管的转运过程中,仍然需要一定的人工辅助,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有无需人工辅助的修井设备,其中有一种类型的修井智能设备采用摆臂结构对油管进行抓取转运,但其运转缓慢切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的油管进行抓取或者放置。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受工作环境影响多种因素限制,占地面积大,运输和安装调试复杂繁琐。
[0005]另一种类型的修井智能设备,是采用液压控制的多轴机械臂,液压控制对于设备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由油管(27)、板式底座(28)、动力组件和油管夹持组件(38)组成;所述动力组件安装在板式底座(28)上,油管夹持组件(38)安装在动力组件上,动力组件用于控制油管夹持组件(38)的水平向直线移动和水平向360
°
运动;所述油管夹持组件(38)用于夹持固定油管(27),并可控制油管(27)进行360
°
旋转运动;其中,板式底座(28)为配重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滑动地轨部件(29)、基座转动部件(30)、第一关节轴部件(32)、垂直向支撑臂(33)、第二关节轴部件(31)、水平向连接臂(34)、第三关节轴部件(35)、第四关节轴部件(36)、第五关节轴部件(37)和滑动地轨部件安装台(19);所述滑动地轨部件安装台(19)安装在板式底座(28)上,基座转动部件(30)安装在滑动地轨部件(29)上,基座转动部件(30)连接第一关节轴部件(32),第一关节轴部件(32)连接垂直向支撑臂(33),垂直向支撑臂(3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关节轴部件(31),第二关节轴部件(31)连接水平向连接臂(34),水平向连接臂(3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关节轴部件(35),第三关节轴部件(35)连接第四关节轴部件(36),第四关节轴部件(36)的腕部连接第五关节轴部件(37),油管夹持组件(38)安装连接在第五关节轴部件(37)的法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地轨部件(29),由伺服电机(11)、一组齿条(12)、齿轮(13)、底座框架(14)、一组限位装置(15)、拖链(16)、地脚法兰(17)和移动平台(18)组成;所述底座框架(14)连接地脚法兰(17)沿着地轨的方向均匀分布连接,所述底座框架(14)利用地脚法兰(17)通过孔位及螺栓固定在滑动地轨部件安装台(19)安装板上,所述一组齿条(12)对称安装在底座框架(14)内侧,并与安装在移动平台(18)上的齿轮(13)咬合,运行时伺服电机(11)旋转,提供动力至前端的齿轮(13),移动平台(18)沿着底座框架(14)内侧三组导轨进行移动,所述拖链(16)内布有线缆随平台基座(18)运动,所述一组限位装置(15)安装在底座框架(14)两端,提供移动平台(18)在底座框架(14)两端运动的限位保护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转动部件(30)、第一关节轴部件(32)、大第二关节轴部件(31)、第三关节轴部件(35)、第四关节轴部件(36)、第五关节轴部件(37)其内部构造原理相同,均是由伺服电机连接RV减速机实现回转运动控制;所述垂直向支撑臂(33)和水平向连接臂(34)分别由不锈钢铸造而成,垂直向支撑臂(33)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结构,水平向连接臂(34)包括但不限于多段圆柱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油井小修的电动6+1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夹持组件(38),由若干组夹持爪(21)、三根横梁圆管(22)、直线电缸(23)、若干组支撑部(40)、若干组侧连接板(25)和关节轴连接座(41)组成;所述若干组支撑部(40)相对设置在夹持爪(21)两侧,所述若干组侧连接板(25)分别设置在支撑部(40)两侧,所述支撑部(40)的相对面设置有相啮合的凸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和平吴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双京电博特种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