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式中空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24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电式中空成型机,包含:一机台、一夹模装置、一动力装置,以及一传动装置。所述夹模装置包括二个左右设置的模具,以及二个分别连结所述二模具的作动臂。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动力源、一受所述动力源驱动而转动的传动轴单元,以及一可驱动所述传动轴单元停止转动的电磁煞车器。所述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二作动臂枢摆,以带动所述二模具互相靠近而闭模或互相远离而开模。借由二个模具都可受驱动而移动,提供均匀的闭模力量,并提高成型容器的精度,而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缓冲件及所述电磁煞车器可避免成型容器的反作用力回传到所述动力源,避免元件损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成型中空容器的全电式中空成 型机。
技术介绍
以往中空成型机在闭模或开模时,是利用油压方式驱动一模具相对另一固定设置 的模具移动,以达到闭模或开模作用,但是油压设计需要设置油管,造成成型机的管路较 多,而且油压相关设备的体积大,并且容易因为漏油而污染机台,因此目前成型机大部分已 改用电控式成型机。其中一种已知全电式中空成型机,其左模具为固定设置,要控制闭模或开模作用 时,只要驱动右模具朝该左模具靠近而闭模,或是驱动右模具远离该左模具而开模,也就是 上述设计是借由单一模具的移动来达成闭模与开模作用。但是只驱动单一模具移动而闭 模,造成闭模接合力量只由单一模具提供,所述固定模具必须承受所述移动模具的接合冲 力,虽然固定模具固定设置于一预定位置,但是在承受接合冲力时,仍然会因为被动地受力 而略微偏移,于是两模具接合后的中心位置也会偏移,进而影响成型出的中空容器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驱动二模具互相靠近或远离、闭模施力 均勻、成型精度高、元件寿命长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包含一个机台,以及一个组装在所述机台 上的夹模装置,所述夹模装置包括左右设置的一个第一模具与一个第二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模装置还包括二个分别连结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并能带动所述第一模具与第 二模具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作动臂,所述全电式中空成型机还包含一个邻近所述机台而 设置的动力装置,以及一个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源、一个受所述动力源驱 动而转动的传动轴单元,以及一个邻近所述传动轴单元并能驱动所述传动轴单元停止转动 的电磁煞车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连结其中一个作动臂的移动座、一个架设在所述移 动座上并能受所述传动轴单元驱动而转动的螺杆、一个受所述螺杆驱动而能左右移动的第 一传动单元、一个受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带动而能左右移动并连结另一个作动臂的第二传动 单元,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与第二传动单元间的缓冲件。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一个螺锁在所述螺 杆的外周并能受到所述螺杆的转动作用带动而相对所述螺杆左右移动的传动件,以及一个 与所述传动件组装的第一传动座。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 一传动座的一侧的第二传动座,所述第二传动座与所述第一传动座共同界定出一个供所述 缓冲件设置的安装空间。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移动座包括二个前后间隔并共同界定出一个穿伸空间的侧板,以及二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外侧并与其中一个作动臂枢接的 第一安装部,前述螺杆是延伸于所述穿伸空间内,而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还包括至少一支连 结所述第二传动座且一端突伸出所述移动座的连结轴,以及一个连结在所述连结轴的一侧 并与另一个作动臂枢接的第二安装部。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缓冲件包括一个由中央径向朝外斜伸 的斜环壁。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机台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支点安装 部,所述作动臂都包括一个连结所述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其中一个的模具连接部、一个 与所述模具连接部反向间隔并连结所述移动座与所述第二传动单元的作动部,以及一个位 于所述模具连接部与作动部间并与所述机台的支点安装部枢接的支点部。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移动座包括彼此左右间隔的一个第一 基板与一个第二基板,以及二个前后间隔并连接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侧板,所述侧 板、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共同界定一个穿伸空间,所述螺杆是架设在所述第一基板与第 二基板间并位于所述穿伸空间内。本技术所述的全电式中空成型机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还包括一个结合座,所 述结合座包括一个结合基壁,以及二个自所述结合基壁的左右两侧延伸出并分别延伸在所 述第一传动座与第二传动座的两侧的结合侧壁。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都可受驱动而移动,提 供均勻的闭模力量,并提高成型容器的精度,而所述传动装置的缓冲件及所述电磁煞车器 可避免成型容器的反作用力回传到所述动力源,避免元件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电式中空成型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同时显示所述全 电式中空成型机的一夹模装置位于一闭模位置;图2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中的实线所示的夹模装置位于所述闭模位 置,假想线所示的夹模装置位于一开模位置;图3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剖视图,同时显示所述夹模装置位于所述开 模位置时,所述全电式中空成型机的一传动装置的状态;图4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部分元件的立体图,显示所述夹模装置位于所述开模位 置时,所述传动装置的状态;图5是一类似图4的立体图,同时显示所述夹模装置位于所述闭模位置时,所述传 动装置的数支连结轴与一个第二安装部是往左突伸。图中1.机台;10.中空容器;11.基座;111.支点安装部;2.夹模装置;21.第一 模具;22.第二模具;23.作动臂;231.模具连接部;232.作动部;233.支点部;3.动力装 置;31.动力源;311.动力轴;32.传动轴单元;321.传动轴;322.第一联轴器;323.第二 联轴器;33.电磁煞车器;4.传动装置;41.移动座;410.穿伸空间;411.第一基板;412. 第二基板;413.螺杆固定座体;414.侧板;415.第一安装部;42.螺杆;43.第一传动单元; 431.传动件;432.第一传动座;433.螺丝;44.第二传动单元;440.安装空间;441.第二传 动座;442.结合座;443.连结轴;444.第二安装部;445.结合基壁;446.结合侧壁;45.缓冲件;451.斜环壁;452.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本技术全电式中空成型机的较佳实施例,用于成型一中空容 器10,并包含一机台1、一夹模装置2、一动力装置3,以及一传动装置4。所述机台1包括一基座11,所述基座11包括二个左右间隔的支点安装部111。所述夹模装置2包括组装于所述基座11上的一第一模具21与一第二模具22, 以及二个分别连结所述第一模具21与第二模具22的作动臂23。其中,所述第一模具21与 第二模具22都可相对所述基座11而左右滑移,并且可左右相向接合,进而配合界定出用以 成型中空容器10的成型空间。所述作动臂23都包括一个连结所述第一模具21及第二模 具22的其中一个的模具连接部231、一个与所述模具连接部231反向间隔的作动部232,以 及一个位于所述模具连接部231与作动部232间的支点部233,所述支点部233分别与所述 基座11的支点安装部111枢接。参阅图2、图3、图4,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夹模装置2的前侧的动 力源31、一受所述动力源31驱动而转动的传动轴单元32,以及一电磁煞车器33。所述动 力源31可被电力驱动,并且是被数位控制作动的伺服马达,但实施时不以此为限,所述动 力源31包括一个朝左突伸的动力轴311。所述传动轴单元32包括一传动轴321、一连结所 述传动轴321的右端部与所述动力轴311的第一联轴器322,以及一连结在所述传动轴321 的左端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电式中空成型机,包含:一个机台,以及一个组装在所述机台上的夹模装置,所述夹模装置包括左右设置的一个第一模具与一个第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装置还包括二个分别连结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并能带动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的作动臂,所述全电式中空成型机还包含一个邻近所述机台而设置的动力装置,以及一个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源、一个受所述动力源驱动而转动的传动轴单元,以及一个邻近所述传动轴单元并能驱动所述传动轴单元停止转动的电磁煞车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个连结其中一个作动臂的移动座、一个架设在所述移动座上并能受所述传动轴单元驱动而转动的螺杆、一个受所述螺杆驱动而能左右移动的第一传动单元、一个受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带动而能左右移动并连结另一个作动臂的第二传动单元,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与第二传动单元间的缓冲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荣林柏宏林柏亨
申请(专利权)人:日晃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