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38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包含有一头枕本体,一颈托及颈托调节装置;所述颈托调节装置包含有一组滑杆、导套、金属管,所述导套与金属管固定安装于头枕本体上,导套固定于金属管中,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安装于颈托上,另一端滑杆设于所述导套中;所述滑杆设有档位槽、卡止槽,且所述导套对应所述滑杆的卡止槽设有可卡扣所述卡止槽的卡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高头枕对乘员的颈部支撑性,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枕,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座椅头枕仅在一定范围内对乘员头部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没有独立的颈托机构来实现对乘员的颈部有效支撑。部分车型的头枕调节装置可对乘员的 颈部起到一定的侧翼包覆作用,但是尚未达到人体颈部所需要的支撑位置,乘员仍需购置 汽车后期市场的颈托来增加颈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包含有一头枕本体,其 还包含有一颈托及颈托调节装置;所述颈托调节装置包含有一组滑杆、导套、金属管,所述 导套与金属管固定安装于头枕本体上,导套固定于金属管中,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安装于颈 托上,另一端滑杆设于所述导套中;所述滑杆设有档位槽、卡止槽,且所述导套对应所述滑 杆的卡止槽设有可卡扣所述卡止槽的卡片;所述滑杆的档位槽为带有斜面的凹槽,其深度为1. 2mm 1. 7mm,其斜面的张开角 度为130° 160° ;所述滑杆的卡止槽为一面为斜面,另一面为直面的凹槽;所述导套的卡片两端装弹簧,且所述卡片中间开有长孔,一挡销装配于长孔中 间;所述导套的下部开通槽将其分为两瓣呈U形;所述导套上部增加复数个凸筋与金属管过盈配合;所述导套下部设有U型金属管卡片,其外径与金属管内径过盈配合;所述导套中部设有两个滑杆卡片,其内径与滑杆外径过盈配合一定长度;所述滑杆之间为非平行的结构,在其横向和纵向上存在偏差量;所述滑杆的横向偏差量和纵向偏差量为1. 5mm 3. 5mm。本专利技术中的档位槽的深度设在1.2mm 1.7mm范围内,张开角度设在130° 160°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可以保证当乘员颈部向颈托施加30N 75N范围之间一定的 后向力时,卡片就会滑出档位槽,颈托即向头枕本体端滑动,从而缓解了撞击力,以保证乘 员颈部安全。本专利技术是对车辆座椅头枕增加颈部支撑的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并且整个结构紧凑、小巧,最终达到了舒适、美观、实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两滑杆中心所在面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杆、塑料导套和金属管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导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塑料导套与金属管的装配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塑料导套平面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两滑杆之间横向偏差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的两滑杆之间纵向偏差示意图;以及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包含有一头枕本体10,一颈托20,以及颈托调节装置30 ;所述颈托20由颈托软质层21和颈托包覆层22组成;所述头枕本体 10由头枕本体骨架11,头枕本体软质层12以及头枕本体包覆层13组成;所述颈托调节装 置30包含有一组滑杆31、塑料导套32、金属管35,支撑板33,支架34 ;结合图2所示,所述 塑料导套32,支架34,金属管35固定安装于头枕本体10上,支撑板33固定安装于颈托20 上,本专利技术使用两根滑杆31,两个塑料导套32,两段金属管35,支架34两端分别固设于头枕 本体10的头枕本体骨架11上,两金属管35固定于支架34上,两塑料导套32分别固定在 金属管35中。为使塑料导套32装配时一端能穿过金属管35,如图4所示,在塑料导套32的插 入端开通槽324将其分为呈U形的两瓣325、326,如图5所示,这样在通过金属管35时塑 料导套32的插入端两瓣325、326内收,完全通过后两瓣325、326靠自身弹力张开与金属管 35卡止;塑料导套32与焊接到头枕本体骨架11上的金属管35之间为卡紧关系,为保证两 者之间装配紧密,结合图6所示,在塑料导套32上部增加复数个凸筋329与金属管35适度 过盈配合;在塑料导套32下部设有U型金属管卡片3250,其与金属管35下端抵靠,其外径 3251与金属管35的内径351适度过盈配合以消除塑料导套32与金属管35的间隙并防止 振动噪声的产生;滑杆31与塑料导套32之间为滑动摩擦关系,在塑料导套32的上部内径 3281与滑杆外径310为间隙配合,为保证颈托顺利装配,在塑料导套32的中部设有两个滑 杆卡片328,塑料导套32的中部开出两个U型开孔3283,其中间结构即滑杆卡片328,滑杆 卡片328可自由张开和收缩,其内径3280与滑杆外径310为过盈配合一定长度为3282,通 过调整过盈量可调节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了消除滑杆31与塑料导套32之间的晃动和振动噪声,两滑杆31之间为非平 行的结构,在其横向和纵向上存在偏差量;如图7a所示,两滑杆31横向之间存在偏差量 3101,其值为1. 5mm 3. 5mm ;如图7b所示,两滑杆31纵向之间存在偏差量3102,其值为 1. 5mm 3. 5mm ;这样滑杆31可与塑料导套32装配后,其两端就会部分贴合从而消除塑料 导套32与滑杆31之间的配合间隙,达到消除晃动和振动噪声的作用;为提高颈托操作时的 顺畅性,在滑杆31和塑料导套32之间涂适度的润滑油脂。如图2所示,两滑杆31 —端垂直固定安装于颈托20的支撑板33上,另一端滑设 于所述塑料导套32中;如图3所示,所述滑杆31设有档位槽311、卡止槽312,档位槽311 为带有斜面的凹槽,其深度为1.2mm 1.7mm,其斜面的张开角度为130° 160°,且每隔一定间距地设于滑杆31上,卡止槽312为一面为斜面,另一面为直面的凹槽,且所述塑料导套32对应所述滑杆31的卡止槽312设有可卡扣所述卡止槽312的卡片321,如图4所示, 所述塑料导套32 —端为一头端320,在该头端320中形成有一容置卡片321的容槽3200 及两弹簧槽3201,另在该头端320供滑杆31穿设的中心孔侧设有穿过容槽3200的一销孔 3202,该卡片321的一边设有一推块3210,在该推块3210两端内侧分别装有一弹簧322,在 卡片321中间开有一较大的卡孔3211,并在该卡孔3211旁边开设有一长孔327,组装时是 将卡片321容置在容槽3200中,弹簧322容置在弹簧槽3201中,挡销323装配时穿过头端 320上的销孔3202并穿设于卡片321的长孔327中,起到限位作用;当颈托20滑动至最前 端处的卡止状态时,塑料导套32中的卡片321在弹簧322的作用力下使其卡孔3211的边缘 落在滑杆31的卡止槽312中,卡片321与卡止槽312的直面接触,颈托20实现卡止状态, 卡片32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始终与滑杆31的表面贴合,当其通过滑杆上每隔一定间距布置 的档位槽311时,可在颈托20调节过程中实现移动量提示功能。 如图8所示,颈托20通过滑杆31在固定于头枕本体10上的塑料导套32中滑动 来实现其前后调节,由于颈托20装置于头枕本体10上,头枕本体10可上下运动,当头枕本 体10上下运动时颈托20即可实现上下调节,乘员可通过调节头枕本体10的上下位置和颈 托20的前后位置来实现对颈部的支撑,颈托20相对与头枕本体10有一定的移出量,乘员 可根据需求来调节颈托20和头颈的间距;结合图1所示,颈托20被拉出后,其提供给乘客 颈部的支撑力主要由滑杆31和塑料导套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包含有一头枕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颈托及颈托调节装置;所述颈托调节装置包含有一组滑杆、导套、金属管,所述导套与金属管固定安装于头枕本体上,导套固定于金属管中,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安装于颈托上,另一端滑杆设于所述导套中;所述滑杆设有档位槽、卡止槽,且所述导套对应所述滑杆的卡止槽设有可卡扣所述卡止槽的卡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志军张凯理查德郑方德丰刘俊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汽车内饰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