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管梁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34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管梁总成及车辆,仪表板管梁总成包括管梁本体,及设于管梁本体上的踏板防侵入单元;踏板防侵入单元包括防侵入支架和加强支架;防侵入支架包括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固定部分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上延伸,限位部分沿整车前后方向向前延伸,防侵入支架通过固定部分与管梁本体相连;加强支架连接在连接部分和限位部分之间。通过防侵入支架中的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以及连接在连接部分和限位部分之间的加强支架,能够提高防侵入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防入侵支架对制动踏板的防侵入能力,以及车辆碰撞条件下对乘员的保护能力,而具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并提升车辆在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板管梁总成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仪表板管梁总成。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仪表板管梁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仪表板加强梁总成安装于座舱前部区域,其主要功能是为座舱前部区域各零件。例如:仪表板、转向管柱、线束、各种电器、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以下简称HUD)、安全气囊等提供安装固定基础。同时,在安全方面,仪表板加强梁总成还具有加强车身强度,和碰撞后防侵入等乘员保护功能。
[0003]仪表板加强梁总成在安装时,仪表板加强梁通过紧固螺栓,分别固定在车身前围,车身左右门环以及车身下地板等位置。在结构组成方面,仪表板加强梁总成包括:主管梁,副管梁,HUD固定支架,空调固定支架,左端/右端安装支架,多媒体主机安装支架,转向管柱安装支架,杂物箱安装支架,膝部饰板安装支架,仪表板安装支架,制动踏板防侵入支架以及与地板连接固定支架等结构。
[0004]目前仪表板加强梁总成在使用时,存在制动踏板防侵入支架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使得制得踏板防侵入支架对制动踏板的限位效果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使得踏板防侵入支架对成员的保护性效果差。因此,现有的仪表板加强梁总成的性能还不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不利于车辆C

NCAP(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简称)的测试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仪表板管梁总成,以提升对制动踏板的限位效果,提高车辆碰撞时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效果,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仪表板管梁总成,包括管梁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管梁本体上的踏板防侵入单元;所述踏板防侵入单元包括防侵入支架和加强支架;所述防侵入支架包括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所述固定部分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上延伸,所述限位部分沿整车前后方向向前延伸,且所述防侵入支架通过所述固定部分与所述管梁本体相连;所述加强支架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限位部分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分的前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U形,并用于限制制动踏板的位移。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支架呈弯折状,并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
[0010]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限位部分相连;
[0011]所述中间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和所述限位部分之间围构形成有三角形的空腔。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管梁本体上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固
定部分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管梁本体相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管梁本体上设有多媒体安装支架;所述多媒体安装支架靠近车外的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防水部分,且所述防水部分位于安装后的多媒体的顶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多媒体安装支架包括顶板、侧板和端板;所述侧板设于所述顶板靠近车外的一侧,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管梁本体相连,所述端板连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的另一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部分包括防水翻边,所述防水翻边由所述侧板的底部向车外一侧翻折形成;和/或,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上均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多媒体。
[0016]进一步的,沿整车左右方向,所述管梁本体的右端设有右端支架;所述右端支架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右端支架的底部设有杂物箱连接架。
[0017]进一步的,所述杂物箱连接架包括安装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部分靠近车内一侧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的底部具有向前翻折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用于和杂物箱连接。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9]本技术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通过将固定部分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利于防侵入支架与管梁本体的连接,并将限位部分沿整车前后方向向前延伸,利于对制动踏板进行限位而防止制动踏板的入侵,还通过连接在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之间的加强支架,能够提高防侵入支架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对制动踏板的防侵入能力,以及车辆碰撞条件下对乘员的保护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并提升车辆在C

NCAP测试中的性能。
[0020]此外,呈U形的限位槽对制动踏板的限位效果好,而利于防止制动踏板的侵入,且限位槽易于加工成型。加强支架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设置,利于加强支架与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分别相连,中间部分与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之间围构形成三角形的空腔,能够利用三角形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特点,提高固定部分和限位部分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并提升防侵入支架的使用可靠性。通过在管梁本体上设置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架,固定部分通过连接架与管梁本体相连,便于防侵入支架与管梁本体之间的连接。
[0021]另外,多媒体安装支架靠近车外的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防水部分,防水部分位于安装后的多媒体的顶部,能够防止水流到多媒体上,从而提高多媒体的使用安全性。多媒体安装支架中顶板、侧板和端板的结构简单,易于和管梁本体相连。防水翻边易于在侧板上成型,且利于引导水向车外流动;侧板和端板上的安装部均用于安装多媒体,能够提高多媒体的安装强度。通过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的右端支架,以及设于右端支架底部的杂物连接架,可增加杂物箱连接点,提高杂物箱的设置稳定性。杂物箱连接架中连接部分位于安装部分靠近车内的一侧,以及设于连接部分底部且向前翻折的第三翻边均利于杂物箱连接架与杂物箱相连,而利于提高杂物箱的连接强度,从而利于提升杂物箱的高温耐久性能。
[0022]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
[0023]本技术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侵入支架和制动踏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和防侵入支架及加强支架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和防侵入支架及加强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侵入支架和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侵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梁本体(1),以及设于所述管梁本体(1)上的踏板防侵入单元;所述踏板防侵入单元包括防侵入支架(3)和加强支架(4);所述防侵入支架(3)包括固定部分(301)和限位部分(302),所述固定部分(301)沿整车上下方向向上延伸,所述限位部分(302)沿整车前后方向向前延伸,且所述防侵入支架(3)通过所述固定部分(301)与所述管梁本体(1)相连;所述加强支架(4)连接在所述固定部分(301)和所述限位部分(30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分(302)的前端设有限位槽(3021),所述限位槽(3021)呈U形,并用于限制制动踏板(11)的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4)呈弯折状,并具有第一部分(401)、第二部分(403),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401)和所述第二部分(403)之间的中间部分(402);所述第一部分(401)与所述固定部分(301)相连,所述第二部分(403)与所述限位部分(302)相连;所述中间部分(402)与所述固定部分(301)和所述限位部分(302)之间围构形成有三角形的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本体(1)上设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沿整车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固定部分(301)通过所述连接架(2)与所述管梁本体(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管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梁本体(1)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磊万方剑张秦周任翔夏成杰罗焱煜留伯臣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