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3209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适用于卷轧方式生产的钢板和钢卷,将轧件置于层流辊道上移动,层流辊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沿层流辊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多组层流上集管和层流下集管,构成层流冷却区域,选择好层流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基础开启组数,根据当前轧制轧件的长度及出轧机的终轧温度曲线情况,设置逐级加开层流冷却水的轧件长度和加开水组数,轧件出层流冷却区域后关闭所有层流集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结合轧件出轧机的终轧温度曲线确定层流逐级加开水的长度和组数,能有效的控制轧件出层流的返红温度达到工艺性能要求,极大的减少产品性能改判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格率。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厚板炉卷轧机生产线,由一台四辊轧机和轧机前后两座卷取炉及后续的测厚仪、飞剪、层流冷却系统组成。炉卷轧机生产线有四种生产方式:平轧板、平轧钢卷、卷轧板、卷轧钢卷,根据计划情况选择相应的生产方式;轧件从加热炉加热后经除鳞系统除去表面氧化铁皮后,经辊道运输到炉卷轧机区域,通过炉卷轧机的多道次轧制达到最终的成品厚度和长度,经飞剪机剪切成母板后进入到层流冷却系统及后道工序。
[0003]主流有两种层流冷却系统开水模式:一、当前轧件层流开启组数不变的自动开水方式;二、层流冷却系统自动计算开启组数的开水方式。方式一、方式二适用于平轧板和平轧钢卷生产。
[0004]采用平轧方式生产的板或钢卷,终轧温度曲线呈头高尾低的状态,采用常规层流冷却方式一冷却,再加上尾部抛钢加速,能较好的控制轧件出层流冷却的返红温度平稳,达到工艺要求的冷却后返红温度。
[0005]采用卷轧方式生产的板或钢卷,因有卷取炉的介入,对轧件在轧制过程中进行保温作用,导致轧件长度方向上的温度高低分布发生了变化,终轧温度曲线呈两头低中间高的状态;当管线等品种钢轧薄规格轧件时,通常采用轧件尾巴卷轧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导致轧件终轧温度曲线呈头低尾高的状态,采用常规的层流系统冷却方式一开水,轧件出层流后的返红温度曲线也有与终轧温度曲线相对应的情况,轧件头部温度低,本体温度适中,尾部温度较高的情况,严重影响对应轧件最终的综合力学性能要求,达不到相应产品要求。前两种冷却开水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场冷却的需要,轧件出层流的返红温度曲线高低波动比较大,急需要一种全新的开水方式来克服这种现象,由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适用于卷轧方式生产的钢板和钢卷,将轧件置于层流辊道上移动,层流辊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沿层流辊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多组层流上集管和层流下集管,构成层流冷却区域,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卷轧生产钢板或钢卷时,选择好层流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基础开启组数;根据当前轧制轧件的长度及出轧机的终轧温度曲线情况,设置逐级加开层流冷却水的轧件长度和加开水组数;轧件出层流冷却区域后关闭所有层流集管。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基础开启组数为7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开水组数为3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开水组中,第一组位置在距头部15m,第二组位置在距头部40m,第三组在距头部73m,所述头部指的是轧件头部经过层流第一组集管的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轧件尺寸为10.3
×
2890
×
96000mm。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原有层流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对层流冷却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了逻辑上的重新编排,同时结合轧件出轧机的终轧温度曲线确定层流逐级加开水的长度和组数,能有效的控制轧件出层流的返红温度达到工艺性能要求,极大的减少产品性能改判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的是采用卷轧方式生产的钢板和钢卷产品,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管线钢、卷轧板/钢卷、特殊钢种等终轧温度曲线较接近的钢种,维护简单方便,操作灵活,加开水长度和组数可控可调。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厚板炉卷轧机生产线层流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厚板炉卷轧机采用尾部卷轧生产的管线钢终轧温度曲线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式操作界面(红色框选区);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厚板炉卷轧机采用尾部卷轧生产的管线钢终轧温度曲线逐级冷却分段示意图;图中:1、层流冷却上集管横梁;2、层流上集管;3、层流下集管;4、层流辊道;5、轧件。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3]本实施例中的轧制坯料尺寸为150
×
2890
×
6523mm,轧件尺寸为10.3
×
2890
×
96000mm。
[0014]本实施例主要针对的是采用卷轧方式生产的钢板和钢卷产品,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管线钢、卷轧板/钢卷、特殊钢种等终轧温度曲线较接近的钢种。根据轧件的厚度10.3mm长度达到96m采用尾部卷轧一道次的卷轧生产方式,逐级开水方式执行:7+1+1+1模式。
[0015]1.当采用卷轧生产钢板时,根据工艺要求,在本专利技术层流系统界面(图三左下角)对应位置打“√”,选择好层流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基础开启集管(层流上集管3、层流下集管3成对开启)组数7组,基础组数根据钢种的作业指导书中的工艺参数确定,最终保证工艺参数的符合性,冷却管从1

7连续开启即可。
[0016]2.根据当前轧制轧件4的长度(96m)及出轧机的终轧温度曲线情况(图二、图四所示),设置逐级加开层流冷却水的轧件4长度(对应位置如图四箭头标注位置)和加开水组数(长度采用轧件头部经过层流第一组集管开始计算)。当前轧件4第一组(第8组)加水位置在
距头部15m;第二组(第9组)加开水在距头部40m;第三组(第10组)加开水在距头部73m,根据层流开启基础组数,结合轧件长度和终轧温度曲线,以第一组集管为基准设定轧件长度,现场根据轧件位置跟踪逐级开启集官组数;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现场返红温度进行调整。
[0017]3.当轧件4出层流冷却区域后所有层流集管(层流上集管3、层流下集管3成对开启)自动关闭,加开的层流冷却集管(层流上集管3、层流下集管3成对开启)组数8、9、10自动清零,层流系统界面(图三)恢复到层流基础开启组数7组。

、当采用平轧生产方式时,在本专利技术层流系统界面对应位置把“√”去掉就可以了。
[0018]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厚板炉卷轧机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卷轧方式生产的钢板和钢卷,将轧件置于层流辊道上移动,层流辊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沿层流辊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多组层流上集管和层流下集管,构成层流冷却区域,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卷轧生产钢板或钢卷时,选择好层流冷却系统的冷却水基础开启组数;根据当前轧制轧件的长度及出轧机的终轧温度曲线情况,设置逐级加开层流冷却水的轧件长度和加开水组数;轧件出层流冷却区域后关闭所有层流集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冷却系统逐级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金雄潘玉柱李彦彬刘琦峰卜伟伟胡宗李睿鑫刘冰杨金平周新峰邵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