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802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涉及轧钢热轧技术领域的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在主管上设置若干分气管,在每一分气管处设置有控制阀,分气管的末端与集管连通,在集管上设置有喷嘴;还包括设置在上轧辊切水板处的耳座,集管安装于耳座内;上轧辊切水板的下沿抵靠于上轧辊的辊面,耳座设置于上轧辊切水板的背离上轧辊的一侧,喷嘴指向上轧辊与带钢接触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造价低、安装简便,解决了粗轧轧辊冷却水漏水造成表面存积水问题,改善因积水问题造成的冷却不均问题,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表面质量。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轧钢热轧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轧粗轧工序的主要作用为在钢带生产过程中,利用粗轧平辊把连铸坯压到28~40mm厚的中间坯,为精轧提供板型良好,表面平整,宽度一致的中间坯。由于轧辊与高温轧材(1000℃

1100℃)直接接触,在交变应力和高温热应力作用下,辊面容易出现裂纹、掉块等缺陷,需要对辊面进行喷水冷却,为了避免轧辊冷却水浇到钢表面,需用切水板进行隔断。
[0003]由于入口上切水板受高温轧材的烘烤容易轻微变形和本体设备故障等原因,易造成轧辊冷却水积存在轧材上表面,造成局部冷却等问题。特别是强度较高的结构钢或高牌号品种钢,当铸坯表面存在细微裂纹等缺陷时,易因存在积水导致缺陷处温度过低,产生塑性差异,在后续轧制过程中裂纹无法消除甚至恶化,最终导致成品钢带的表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客户使用,要解决此问题就要停轧更换切水板,影响产量又增加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粗轧工序中轧材被局部冷却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其中,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在主管上设置若干分气管,在每一分气管处设置有控制阀,分气管的末端与集管连通,在集管上设置有喷嘴;还包括设置在上轧辊切水板处的耳座,集管安装于耳座内,并可在耳座内转动;
[0006]所述上轧辊切水板的下沿抵靠于上轧辊的辊面,所述耳座设置于所述上轧辊切水板的背离上轧辊的一侧,所述喷嘴指向上轧辊与带钢接触位置处。
[0007]优选的,所述耳座包括通过销轴铰接的固定座及翻转座,固定座及翻转座的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凹槽,固定座及翻转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座及翻转座拼合后中心形成容纳集管的孔。
[0008]优选的,在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锯齿状防滑条。
[0009]优选的,所述分气管为金属软管。
[0010]优选的,所述喷嘴包括正对所述上轧辊切水板中心的中心喷嘴及位于中心喷嘴两侧的侧喷嘴。
[0011]优选的,所述中心喷嘴的切面呈扇形,高压气体沿扇形的顶点向弧形边方向喷出。
[0012]优选的,两侧的所述侧喷嘴的喷口分别向其所在侧倾斜。
[0013]优选的,所述耳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0014]优选的,所述耳座与所述上轧辊切水板焊接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上轧辊切水板上加装吹扫空气集管和喷嘴,用压缩空气对进口坯料上表面吹扫,清除积存水。不用临时停车换切水板,不影响产量,减少切水板消耗,延长了切水板使用周期。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造价低、安装简便,解决了粗轧轧辊冷却水漏水造成表面存积水问题,改善因积水问题造成的冷却不均问题,提高了最终产品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耳座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管,2—分气管,3—控制阀,4—集管,5—喷嘴,51—中心喷嘴,52—侧喷嘴,6—上轧辊切水板,7—耳座,71—固定座,72—翻转座,73—半圆形凹槽,74—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如图1

图3所示,为了能及时消除从上轧辊切水板处漏下的积存在轧材上表面的冷却水,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1,在主管1上设置若干分气管2,在每一分气管2处设置有控制阀3,分气管2的末端与集管4连通,在集管4上设置有喷嘴5,每一分气管2对应一个集管4。
[0024]本技术主要对上轧辊与轧材间接触部位进行除水,为了便于安装,将集管等直接安装于上轧辊切水板处,无需再设置额外的支架等。本技术在上轧辊切水板6处设置耳座7,集管4安装于耳座7内。进一步的,上轧辊切水板6的下沿抵靠于上轧辊的辊面,耳座7设置于上轧辊切水板6的背离上轧辊的一侧。
[0025]进一步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落至轧材上的水分,喷嘴5喷气方向指向上轧辊与带钢接触位置处。分气管2采用金属软管材质,便于集管4调整喷气方向。本技术的耳座7包括通过销轴铰接的固定座71及翻转座72,固定座71及翻转座72的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凹槽73,固定座71及翻转座7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座71及翻转座72拼合后中心形成容纳集管4的孔。固定座7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上轧辊切水板6上,通过松动螺栓,翻转座72可相对于固定座71翻开或松动,便于集管4安装入半圆形凹槽73内。在松动的耳座
内,可随意调整集管4及其上的喷嘴5的方向,直至调节完成,拧紧螺栓即可。进一步的,在半圆形凹槽73的内壁上设置有锯齿状防滑条74,在拧紧螺栓后,防滑条74可夹紧内侧的集管4,防止集管4随意转动。
[0026]本技术安装后的喷嘴5指向上轧辊与轧材接触位置处。进一步的,喷嘴5包括正对上轧辊切水板6中心的中心喷嘴51及位于中心喷嘴51两侧的侧喷嘴52。中心喷嘴51的切面呈扇形,即中心喷嘴51内具有扇形的供高压气体流过的空腔,高压气体沿扇形的顶点向弧形边沿方向喷出。由中心喷嘴喷出的高压气体中心位置的气压略高于两侧的气压,可以将积存于轧材中间位置的积水吹向两侧。两侧的侧喷嘴52的喷口分别向其所在侧倾斜,左侧的侧喷嘴喷口向左侧倾斜,右侧的侧喷嘴喷口向右侧倾斜,可将经中心喷嘴喷出的积存水进一步向两侧喷出,直至轧材表面没有积水。进一步的,中心喷嘴51的数量为一个,两侧的侧喷嘴52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一个。
[002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设置在上轧辊切水板6后侧的耳座7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耳座7与上轧辊切水板6焊接连接。集管4穿设于耳座7内。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在主管上设置若干分气管,在每一分气管处设置有控制阀,分气管的末端与集管连通,在集管上设置有喷嘴;还包括设置在上轧辊切水板处的耳座,集管安装于耳座内,并可在耳座内转动;所述上轧辊切水板的下沿抵靠于上轧辊的辊面,所述耳座设置于所述上轧辊切水板的背离上轧辊的一侧,所述喷嘴指向上轧辊与带钢接触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耳座包括通过销轴铰接的固定座及翻转座,固定座及翻转座的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凹槽,固定座及翻转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座及翻转座拼合后中心形成容纳集管的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钢粗轧平辊入口积水吹扫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半圆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坤王松郑伟王峰周子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唐银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