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52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套筒,其中套筒固定在拉线套管上,所述固定支架一端通过所述套筒与拉线套管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悬架纵臂上,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宽度,从而使得固定支架可沿套筒向后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EPB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消除支架间由于轮胎跳动引起的相对位移载荷,解决了该支架在路试试验中断裂的问题,同时,该方案简单易行,能够节省大量的设计和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EPB (Electrical Park Brake,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是指将行车过程中的临时性 制动和停车后的长时性制动功能整合在一起,并且由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停车制动的技术, 从技术升级上看,比长期使用的传统型手驻车制动模式推进了一大步。EPB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当需要驻车时电机启动,带动EPB拉线收缩,从而使制动 器工作,制动钳抱紧制动盘,实现车辆停车驻动。为了使EPB拉线在套管内部自由滑动,必 须将套管可靠的固定,这一功能是通过图中所示的固定支架1、2来实现的。在实车上,固定支架2都是与车身底板固定的,而固定支架1由于受到空间位置的 限制,只能固定在后悬架的纵臂(拖曳臂)上,此支架在多次路试试验中均发生断裂。下面 对套管固定支架的受力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当车辆停靠驻车时,EPB系统工作时对其所施加的力,由于拉线在电机的 带动下整体收缩,拉线将对每一段套管都产生一个向心的径向推力。另一方面,主要与固定支架的安装方式有关,具体见图2所示。套管固定支架1 一 端通过套筒6与套管3连接,另一端则固定在后悬架的纵臂7上,同时EPB拉线的末端与固 定在转向节11上的制动器8相连。因此可以认为,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上下跳动时, EPB系统在固定支架1之后的部分与轮胎运动是同步的。而这时,套管固定支架二 2是与车 身底板固定不动的,因而A和B两点间将产生相对位移。经过现场观察,EPB拉线套管3的材料非常刚硬,在沿着套管3的轴向方向可以近 似认为刚性不可变形,因此A、B两点间的相对位移将通过套管对固定支架1产生巨大的拉 力,从而认为这是导致其断裂的根本原因。对于支架的改进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从功能上来看,固定支架1对EPB拉线套 管3起着保持特定形状的作用,套管3的任意活动将产生与其它零部件的静态或动态干涉, 这对车辆的整体性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此固定支架的位置不能改变。从受力上来看, 由于固定支架1上的力是由位移控制的,单纯对它加厚、加强只会增加作用在其上的载荷 直至无穷大,因此这个改进方向也是不可取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的改进是在套管固定支架的原有结构上入手,通过改变支架的结构 形式,消除由于相对运动带来的作用载荷,达到同时满足强度要求以及各方面约束条件的 目的。本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套 筒,其中套筒固定在拉线套管上,所述固定支架一端通过所述套筒与拉线套管相连,另一端 固定在悬架纵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可沿所述套筒向后滑动。进一步,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宽度,从而使得固定支 架可沿套筒向后滑动。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套筒的相对滑动距离为d = 1-L,其中1为轮胎上跳到最高 点处而不对所述固定支架产生相对位移载荷所需的最小拉线套管长度,L为拉线套管在轮 胎未发生跳动时的自由长度。所述固定支架与套筒之间通过间隙配合而可相对转动。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改进,原有的EPB拉线套筒固定支架变成了可沿套管轴向滑动的支架,在不影响EPB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消除相对运动位移载荷的方式解 决了该件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强度问题,从而解决了该支架在路试试验中断裂的问题。该 方案简单易行,能够节省大量的设计和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EPB系统布置图;图2是套管固定支架安装方式轴侧图;图3是现有固定支架具体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支架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支架机构中套筒的轴侧图;图6是本技术套筒加长量示意图;图7是受力分析简图。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固定支架;2-套管固定支架二 ;3-套管;4-电机;5-拉线末端连接制动器;6-套筒;7-悬架纵臂;8-制动器;9-减振器;10-纵臂固定点;11-转向节。d—套筒加长量Gum)。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原固定支架1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支架一端通过套筒6与套管3相连,另一端 固定在纵臂7上,套筒6与套管3相对固定,支架1与套筒6之间由于间隙配合可以相对转 动。根据前面的受力分析,欲消除套管固定支架1的相对位移载荷,必须释放其与套 管3或纵臂7之间的沿套管轴向的自由度,经分析,通过加长套筒,使固定支架1在套筒6 有一定的向后的滑动空间,从而释放相对位移载荷是可行的,方案原理如图4所示,其中的 套筒6加长长度是可以通过实际的轮胎跳动量计算的。下面介绍套筒加长量的计算方法。取出图2中的A、B两点距离L,假设A点随轮胎垂直上跳至最高点为C,BC距离为1 (轮胎上跳到最高点处而不对所述支架产生相对位移载荷所需的最小拉线套管长度),做简化的受力分析,如图7所示,则得到套筒需要加长的长度为d = I-L0 通过上述的改进,原有的EPB拉线套筒固定支架1变成了可沿套管3轴向滑动的 支架,通过消除相对运动位移载荷的方式解决了该件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强度问题。权利要求一种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和套筒(6),其中套筒(6)固定在拉线套管(3)上,所述固定支架(1)一端通过所述套筒(6)与拉线套管(3)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悬架纵臂(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可沿所述套筒(6)向后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 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所述固定支架(1)的宽度,从而使得固定支架(1)可沿套筒(6)向 后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 架(1)与所述套筒(6)的相对滑动距离为d = 1-L,其中1为轮胎上跳到最高点处而不对 所述固定支架产生相对位移载荷所需的最小拉线套管长度,L为拉线套管在轮胎未发生跳 动时的自由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固定支架(1)与套筒(6)之间通过间隙配合而可相对转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套筒,其中套筒固定在拉线套管上,所述固定支架一端通过所述套筒与拉线套管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悬架纵臂上,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宽度,从而使得固定支架可沿套筒向后滑动。本技术在不影响EPB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消除支架间由于轮胎跳动引起的相对位移载荷,解决了该支架在路试试验中断裂的问题,同时,该方案简单易行,能够节省大量的设计和材料成本。文档编号B60T17/00GK201633722SQ20102010886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净, 崔秀丽, 张元伟, 王正中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EPB拉线套管固定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和套筒(6),其中套筒(6)固定在拉线套管(3)上,所述固定支架(1)一端通过所述套筒(6)与拉线套管(3)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悬架纵臂(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可沿所述套筒(6)向后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中崔秀丽张元伟刘净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