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先灵专利>正文

循环水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63 阅读:5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包括:主管道、第一副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口和喷射口,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主管道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喷射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管道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水孔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并通过出水孔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循环水增压器,其连接于流体管道内,并通过扰流板、隔板、第一副管道等增压机构以提供流体的压力,对流体增压以节省水泵。(*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增压器。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很多楼宇都采用 中央空调,这样每户不再需要安装空调室内、室外器,不仅美观且节省住户的费用。特别是 在写字楼、酒店、大型厂房中,中央空调已经是必不可缺的。循环水增压器在中央空调的循环系统中被广泛使用,它能够补充水泵功率不足而 导致的扬程过低问题,增加流体压力,使流体的速度明显加快。现有的循环水增压器由增压 单元组成,增压单元包括外管和外管内的前段节流管、后段节流管,前段节流管与外管之间 构成吸水回流反冲加压仓,后段节流管与外管之间构成旋转加速喷射仓。这种循环水增压 器具有增压的功能,能够在不改变水泵功率的情况下对流体进行加速。但是这种循环水增 压器的加速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循环水增压 器,能够相对于现有的循环水增压器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流体的加速作用更加明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包括主管道、第一 副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口 1和喷射口 10,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2以将所述主管道 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水口 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喷射 口 1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11,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管道设有进水孔3和出水孔4 ;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水孔3与所述 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并通过出水孔4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第二副管道;所述第二副管道与所述第一副管 道通过孔5导通;且所述第二副管道在远离所述孔5的一端设有出水孔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副管道包裹所述第一副管道,且内腔成一 U 字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水口 1的直径大于喷射口 10的直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水口 1的直径大于进水孔3和孔5的直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增压器,主管道、第一副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 口 1和喷射口 10,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主管道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 腔;所述进水口 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喷射口 1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 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11,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 管道设有进水孔3和出水孔4 ;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水孔3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 并通过出水孔4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并通过扰流板、隔板、第一副管道等增压机构3以提供流体的压力,对流体增压以节省水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包括主管道、 第一副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口 1和喷射口 10,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2以将所述主 管道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水口 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 喷射口 1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11,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 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管道设有进水孔3和出水孔4 ;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 水孔3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并通过出水孔4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为进一步增大流体压力,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副管道;所述第二副管道与所述 第一副管道通过孔5导通;且所述第二副管道在远离所述孔5的一端设有出水孔6。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副管道包裹所述第一副管道,且内腔成一 U字形。其中,所述进水口 1的直径大于喷射口 10的直径,且所述进水口 1的直径大于进 水孔3和孔5的直径。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流体压力。如图1所示,还可以包括另一套对称的第一副管道和第二副管道。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 下,所属
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 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包括主管道、第一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口(1)和喷射口(10),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2)以将所述主管道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水口(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喷射口(1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11),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管道设有进水孔(3)和出水孔(4);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水孔(3)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并通过出水孔(4)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增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副管道;所述第二副 管道与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孔(5)导通;且所述第二副管道在远离所述孔(5)的一端设有 出水孔(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循环水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管道包裹所述第一副 管道,且内腔成一 U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的直径大于 喷射口 (10)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的直径 大于进水孔⑶和孔(5)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包括主管道、第一副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口和喷射口,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主管道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喷射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管道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水孔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并通过出水孔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本技术提出的循环水增压器,其连接于流体管道内,并通过扰流板、隔板、第一副管道等增压机构以提供流体的压力,对流体增压以节省水泵。文档编号F15B1/00GK201582230SQ20102010358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田先灵 申请人:田先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水增压器,包括:主管道、第一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包括进水口(1)和喷射口(10),所述主管道内设有隔板(2)以将所述主管道分割为相互导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进水口(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喷射口(1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的端部;所述主管道内设有扰流板(11),所述扰流板与所述主管道内壁形成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副管道设有进水孔(3)和出水孔(4);所述第一副管道通过进水孔(3)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一腔导通;并通过出水孔(4)与所述主管道的第二腔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先灵
申请(专利权)人:田先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