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装置及其建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27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装置及其建构方法,提供车辆装置转弯顺畅,其包含有:一车体建置步骤,系建置一车体,其中该车体更包含一第一车架及一第二车架,又其中该第一车架枢接于该第二车架,另该第二车架设有一第二固定座组;一动力建置步骤,系建置一驱动组件并接设于该第一车架上;及一传输组件建置步骤,系建置一传动后轮组件,其中该传动后轮组件更包含有至少一万向传动轴,且该万向传动轴套设于该第二车架的第二固定座组,又该传动后轮组件再接设于该万向传动轴及该驱动组件的链条组。该万向传动轴及该驱动组件的链条组。该万向传动轴及该驱动组件的链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装置及其建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装置
,尤指较大转弯幅度的一种车辆装置及其建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请参阅图10,一现有电动三轮车9通常区分成一第一车架91及一第二车架92,并该第一车架91设有一驱动齿轮93,而该第二车架92设有一从动齿轮94,又该驱动齿轮93及该从动齿轮94借由一链条95互相连接,且该第一车架91及该第二车架2互相枢接,借由踩踏该驱动齿轮93后传输到该链条95,再利用该链条95传送动力到二轮体96,给予该现有电动三轮车9向前进的动力。
[0003]然而,该现有电动三轮车9在行进转弯时,因要克服过弯的离心力关系,须操控该第一车架91相对于该第二车架92往左或右倾斜时,导致该链条95受到扭转变形,而该链条95的容错率有限,因此会使该第一车架91的旋转角度受到限制,进而无法顺畅的进行控制,实有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鉴于现有电动三轮车存在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设计人乃穷极心思开发出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故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方便控制过弯转向的一种车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组装方便的一种车辆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0007]一车体,包含有一第一车架及一第二车架,其中该第一车架枢接于该第二车架,该第二车架设有一第二固定座组;
[0008]一驱动组件,包含有一链条组,且该驱动组件装设于该第一车架上;及
[0009]一传动后轮组件,设有的至少一万向传动轴套设于该第二车架的第二固定座组后,该传动后轮组件再接设于该万向传动轴及该驱动组件的链条组;
[0010]借由该第一车架枢接于该第二车架,且该第二车架连接于该传动后轮组件的万向传动轴,使该第一车架相对于该第二车架做倾斜时,能够避免该链条组扭转,而该万向传动轴促使该驱动组件的正常动力传输。
[0011]所述车辆装置,其中:该第一车架还包含一旋转轴组件及一前叉座组,该前叉座组接设于该第一车架的前端,该旋转轴组件设有二轴承,且该二轴承枢接于该第二车架所设的一第一固定座组,且该二轴承保持在一水平的轴向中心线上,该传动后轮组的万向传动轴与该第二车架的第二固定座组保持在一水平的横向中心线上。
[0012]所述车辆装置,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含一驱动齿轮及一变速器,该链条组设为两条而包括一第一链条与一第二链条,该第一链条连接于该驱动齿轮及该变速器的一端侧,该第二链条连接该变速器的另一端侧及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的一从动齿轮。
[0013]所述车辆装置,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含有一马达,且该马达设于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的一轮体中心,而该万向传动轴接设于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的另一轮体中心。
[0014]所述车辆装置,其中:该传动后轮组件还包含有二轮体,该万向传动轴设为两个并分别接设于该二轮体。
[0015]所述车辆装置,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含一驱动齿轮及一变速器,该链条组设为两条而包括一第一链条与一第二链条,该第一链条连接于该驱动齿轮及该变速器的一端侧,该第二链条连接该变速器的另一端侧及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一差速器。
[0016]所述车辆装置,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含有一马达,且该马达设于该前叉座组的内部并与该驱动齿轮接设。
[0017]一种车辆装置的建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0018]一车体建置步骤,是建置一车体,其中该车体该包含一第一车架及一第二车架,其中该第一车架枢接于该第二车架,该第二车架设有一第二固定座组;
[0019]一动力建置步骤,是建置一驱动组件并接设于该第一车架上,其中该驱动组件还包含有一链条组、一驱动齿轮、一变速器及一马达;及
[0020]一传输组件建置步骤,是建置一传动后轮组件,其中该传动后轮组件还包含有至少一万向传动轴,且该万向传动轴套设于该第二车架的第二固定座组,该传动后轮组件再接设于该万向传动轴及该驱动组件的链条组。
[0021]所述车辆装置的建构方法,其中:该马达装设于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一轮体中心或装设于该第一车架并与该驱动齿轮接设。
[0022]借由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可以达成如下功效:
[0023]本专利技术借由使该驱动组件完全设于该第一车架上,而该第一车架转弯时,该驱动组件不受到车体扭转的影响,即当该第一车架相对偏摆于该第二车架时,不会扭转其链条组,而让该链条组有较大的容错率,同时让该万向传动轴产生角度变换,使该驱动组件保持正常动力传输至该传动后轮组件,以利车辆正常行驶。
[0024]本专利技术借由将该驱动组件完全设于该第一车架上,组装时可以预先区分成该第一车架及该第二车架并分别安装配件后,再使该第一车架的旋转轴组件配合该第二车架的第一固定座枢接,据以达成方便组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车架、第二车架枢接处的正视图。
[0028]图4a、图4b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结构简图;其中图4a中万向传动轴平行于横向中心线,而图4b中第一车架向右相对倾斜于第二车架。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局部上视图。
[0030]图6是图5的Z

Z剖面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图7的左侧剖视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车辆装置的建构方法流程图
[0034]图10是现有电动三轮车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A

车辆;C

车辆;1

车体;10

前叉座组;11

第一车架;111

旋转轴组件;112

轴承;12

第二车架;121

第一固定座组;122

第二固定座组;2

驱动组件;21

链条组;211

第一链条;212

第二链条;22

驱动齿轮;23

变速器;24

马达;3

传动后轮组件;31

万向传动轴;32

从动齿轮;33

轮体;34

差速器;X

轴向中心线;Y

横向中心线;θ

角度;D

车辆装置的建构方法;a

车体建置步骤;b

动力建置步骤;c

传输组件建置步骤;9

现有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车体,包含有一第一车架及一第二车架,其中该第一车架枢接于该第二车架,该第二车架设有一第二固定座组;一驱动组件,包含有一链条组,且该驱动组件装设于该第一车架上;及一传动后轮组件,设有的至少一万向传动轴套设于该第二车架的第二固定座组后,该传动后轮组件再接设于该万向传动轴及该驱动组件的链条组;借由该第一车架枢接于该第二车架,且该第二车架连接于该传动后轮组件的万向传动轴,使该第一车架相对于该第二车架做倾斜时,能够避免该链条组扭转,而该万向传动轴促使该驱动组件的正常动力传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车架还包含一旋转轴组件及一前叉座组,该前叉座组接设于该第一车架的前端,该旋转轴组件设有二轴承,且该二轴承枢接于该第二车架所设的一第一固定座组,且该二轴承保持在一水平的轴向中心线上,该传动后轮组的万向传动轴与该第二车架的第二固定座组保持在一水平的横向中心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含一驱动齿轮及一变速器,该链条组设为两条而包括一第一链条与一第二链条,该第一链条连接于该驱动齿轮及该变速器的一端侧,该第二链条连接该变速器的另一端侧及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的一从动齿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含有一马达,且该马达设于该传动后轮组件所设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敏郎
申请(专利权)人:巨驰自行车配件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