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000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包括锥头(1),空心钢管(2),防护板(3),压缩空气接口(4),气锤(5),透明有机玻璃窗(7),铁板(8),螺丝(9)及倒打杆(10),所述的锥头(1)上开有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头部与锥头(1)焊接,内部通有压缩空气,中后部设置有防护板(3),其上半部分为透明有机玻璃窗(7),下半部分为铁板(8)。所述的压缩空气由设置在空心钢管(2)后部的压缩空气接口(4)进入。所述的空心钢管(2)尾部与气锤(5)相连,所述的倒打杆(10)竖直插入在气锤(5)前部、空心钢管(2)中,并由螺丝(9)固定。所述的空心钢管(2)表面标有刻度线(6)。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高炉捅风时安全性、有效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铁高炉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因生产需要,常有堵风口和捅风口的情况。现有捅风口技术是采用实心铁棒 (或空心氧气管)作为捅风口棒,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是 1、捅风口时炉内的高温碎物和125(TC左右的热风会向外喷出,容易烫伤操作人员。 2、捅风口的效率低。捅风口时需要多人同时握住捅风口的铁棒,采用人力捅,往往因力度不够或配合不当,发生捅不开风口的情况,费时费力又影响高炉生产。 3、捅风口时,铁棒接触炉内高温,短时间就发红和弯曲,甚至卡住拔不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炉捅 风时安全性、有效性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包括锥 头,空心钢管,防护板,压縮空气接口,气锤,透明有机玻璃窗,铁板,螺丝及倒打杆,所述的 锥头上开有孔,所述的空心钢管头部与锥头焊接,内部通有压縮空气,中后部设置有防护 板,其上半部分为透明有机玻璃窗,下半部分为铁板,其作用捅风口时既能观察风口内的 情况,又能防止操作人员被喷出的热风和高温碎物烫伤。 所述的压縮空气由设置在空心钢管后部的压縮空气接口进入,压縮空气作用一 是冷却捅风口棒,避免钢管发红、弯曲;二是特制锥头处作为出气口 ,对捅下的堵泥具有清 吹作用,便于捅开风口。 所述的空心钢管尾部与气锤相连,所述的倒打杆竖直插入在气锤前部、空心钢管 中,并由螺丝固定。 所述的空心钢管表面标有刻度线,便于掌握捅风口的深度。 有益效果 1、安全因在捅风口装置上安装有防护挡板,故能有效的避免捅风口时炉内的热 风气流和高温碎物喷出时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2、省时因捅风口装置采用空心钢管和特制锥头且通压縮空气作冷媒,钢管、锥头 不易发红弯曲,避免了以往捅风口要多次更换发红弯曲的捅风口棒及捅不开所造成的时间 浪费及影响高炉生产。 3、省力因捅风口装置采用气锤作动力,代替以往的人力捅风口,使操作人员更省 力。 4、高效通冷却气的捅风口钢管强度高,加上气锤的动力大,能在短时间内将风口 捅开,不影响炉内加风操作。3 准确因捅风口钢管上标有尺寸刻度,对捅风口深度能准确把握。 附图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B-B向剖视图。 其中l-锥头,2-空心钢管,3-防护板,4-压縮空气接口,5-气锤,6-刻度线,7-透 明有机玻璃窗,8-铁板,9-螺丝,10-倒打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 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包括锥头1,空心钢管2,防护板3, 压縮空气接口 4,气锤5,透明有机玻璃窗7,铁板8,螺丝9及倒打杆IO,所述的锥头l上开 有4个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头部与锥头1焊接,内部通有0. 6Mpa的压縮空气,中后部设置 有防护板3,其上半部分为透明有机玻璃窗7,下半部分为铁板8。 所述的压縮空气由设置在空心钢管2后部的压縮空气接口 4进入,并采用可脱卸 软管连接。 所述的空心钢管2尾部与可脱卸的气锤5相连,所述的倒打杆10竖直插入在气锤 5前部、空心钢管2中,并由螺丝9固定。 所述的空心钢管2表面标有刻度线6。 操作步骤 1、捅风口前,将冷却用压縮空气接入压縮空气接口 4,开压縮空气,检查锥头1出 气正常。 2、操作人员在防护板3后手持捅风口装置与正常捅风口一样,在打开风口小盖后 将捅风口装置的锥头1和空心钢管2插入风口大盖孔至堵泥部位并记下尺寸刻度。 3、操作人员手持气锤5,间隙换位击打风口堵泥并通过透明有机玻璃窗7观察风 口内情况和调整操作至捅开风口 。 4、风口捅开后,卸下气锤5,将捅风口装置退出风口大盖孔,关闭压縮空气,卸下压 縮空气接头。 5、如遇锥头1卡住,用气锤5通过倒打杆10实施倒打,使钢管退出。权利要求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包括锥头(1),空心钢管(2),防护板(3),压缩空气接口(4),气锤(5),透明有机玻璃窗(7),铁板(8),螺丝(9)及倒打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头(1)上开有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头部与锥头(1)焊接,内部通有压缩空气,中后部设置有防护板(3),其上半部分为透明有机玻璃窗(7),下半部分为铁板(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縮空气由设置在空心钢管(2)后部的压縮空气接口 (4)进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钢管(2)尾部与气锤(5)相连,所述的倒打杆(10)竖直插入在气锤(5)前部、空心钢管(2)中,并由螺丝(9)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钢管(2)表面标有刻度线(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包括锥头(1),空心钢管(2),防护板(3),压缩空气接口(4),气锤(5),透明有机玻璃窗(7),铁板(8),螺丝(9)及倒打杆(10),所述的锥头(1)上开有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头部与锥头(1)焊接,内部通有压缩空气,中后部设置有防护板(3),其上半部分为透明有机玻璃窗(7),下半部分为铁板(8)。所述的压缩空气由设置在空心钢管(2)后部的压缩空气接口(4)进入。所述的空心钢管(2)尾部与气锤(5)相连,所述的倒打杆(10)竖直插入在气锤(5)前部、空心钢管(2)中,并由螺丝(9)固定。所述的空心钢管(2)表面标有刻度线(6)。本专利技术可解决高炉捅风时安全性、有效性的问题。文档编号C21B7/16GK101724724SQ20101010130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宋俊, 张永亮, 彭坤, 殷晓伟, 沈火明 申请人: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捅风口装置,包括锥头(1),空心钢管(2),防护板(3),压缩空气接口(4),气锤(5),透明有机玻璃窗(7),铁板(8),螺丝(9)及倒打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头(1)上开有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头部与锥头(1)焊接,内部通有压缩空气,中后部设置有防护板(3),其上半部分为透明有机玻璃窗(7),下半部分为铁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亮彭坤宋俊殷晓伟沈火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