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628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获取电池组充电时的第一温度和电池组最适充电温度,并将电池组连接充电装置;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时,以最大电流充电;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充电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的第二温度;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进而继续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当电池组充电时的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保证电池组的充电效率和保护电池组的作用。和保护电池组的作用。和保护电池组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等关键问题上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电池的续航能力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关于电池活性最佳温度的问题,受电池材料及制作工艺的影响,电池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温度对电池活性的作用最为明显,直观表现就是夏季要比冬季跑的更远,但是这种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温度越高电池活性越强性能就越好。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使用在15

30度为宜,如果温度过低或者温度过高,有可能破坏电池的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从而影响电池的充电效率和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充电方法对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电池组充电时的第一温度和电池组最适充电温度,并将电池组连接充电装置;S200: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时,以最大电流充电;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S300: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充电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的第二温度;S400: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进而继续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进行充电。
[0005]进一步地,最适充电温度为区间温度值;第一温度位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内即为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
[0006]进一步地,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最大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以使电池组的第一温度降低至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内;或,第一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的最小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电池组的第一温度降低至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内。
[0007]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的最小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电池组的第一温度降低至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内;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时,能够对电池组以小电流进行充电;对电池组加热处理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组的第三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的最小温度时,继续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第三预设温度位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内时,停止加热处理,且充电电流升至最大。
[0008]进一步地,升温处理包括加热装置,以在第一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的最小温度时,加热装置被启动;降温处理包括散热装置,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最大温度时,散热装置被启动。
[0009]进一步地,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充电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的第二温度;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二温度经过降温处理第三预设时间后等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减小散热处理功率时的散热效率。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第三预设时间后的电池组温度和减小散热处理功率第四预设时间后的电池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温度差为零,保持现有最大电流充电模式;温度差大于零,继续减小散热处理效率,并重复上述步骤。
[0011]进一步地,电池组设置在安装架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用于给电池组加热;散热装置在安装架,用于给电池组降温。
[0012]进一步地,加热装置由加热模块构成;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管、冷却缸和散热控制器;冷却管铺设与电池组的表面;冷却缸内充满冷却液,且冷却管相连通;散热控制器用于控制冷却液温度和冷却时间。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先获取电池组充电时的第一温度,并将第一温度和最适充电温度进行比较,且最适充电温度为待充电的电池组以最大电流充电的最适温度。第一温度和最适充电温度相同时,可直接用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冲充电;第一温度和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需要将电池组温度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再用最大电流对电池组进行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池组的温度随之升高,当电池组充电时的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保证电池组的充电效率和保护电池组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0、安装架;120、加热装置;130、冷却管;140、散热控制器;150、冷却缸;160、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60温度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160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电池组160充电时的第一温度和电池组160最适充电温度,并将电池组160连接充电装置;最适充电温度为电池组160以最大电流充电的最适温度,在最适充电温度下以最大电流充电能够保证充电时的速度和安全性;第一温度为电池组160充电时的初始温度;S200: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时,以最大电流充电;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S300: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160充电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的第二温度;电池组160会随着充电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第二温度即为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组160的温度;S400: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对电池组160进行降温处理,进而继续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160进行充电;降温处理后的电池组160的温度等于最适充电温度,从而保证电池组160的充电效率。
[0018]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最适充电温度为具有一定范围区间的温度值,即在区间内的温度值均为最适充电温度值。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位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内即为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
[0019]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最大温度时,对电池组160进行降温处理,以使电池组160的第一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电池组充电时的第一温度和电池组最适充电温度,并将电池组连接充电装置;S200: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时,以最大电流充电;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S300: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充电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的第二温度;S400:第二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进而继续以最大电流对电池组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最适充电温度为区间温度值;第一温度位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内即为与最适充电温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与最适充电温度不同时,对第一温度进行调节至最适充电温度,进而以最大电流进行充电;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温度大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最大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处理,以使电池组的第一温度降低至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内;或,第一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的最小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电池组的第一温度降低至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的最小温度时,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以使电池组的第一温度降低至最适充电温度的区间值内;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处理时,能够对电池组以小电流进行充电;对电池组加热处理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电池组的第三预设温度;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最适充电温度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悬悬董俊磊房雷王正胡新王磊赵欣邹会勉吉武俊高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