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76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包、电池冷却构件、冷媒回路、电驱冷却构件、电机、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包分别与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冷却构件、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与电驱冷却构件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分别与电池冷却构件及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增加了车外固定式冷却构件,配合专用的超级快充充电桩使用,可降低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成本及整车布置难度,解决了纯电动车辆超级快充时需要增大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问题。大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问题。大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主要受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限值,续航里程可以通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增大电池包容量的方式解决,缩短电池充电时间目前的主要技术是增大充电电流,目前常规的充电桩充电电流在400A以下,超级快充充电电流最高可达1200A,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必然会增加充电过程中的电池发热量,大大增加了对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0003]为了满足超级快充时电池包冷却需求,需要增大整车电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等部件的性能,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或使用常规充电桩充电时电池包热负荷并不高,因此增大整车电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等部件性能的整体利用率不高,不但增加成本,给整车布置也带来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超级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方案,以解决动力电池使用超级快充充电桩充电时,对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需求较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包、电池冷却构件、冷媒回路、电驱冷却构件、电机、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包分别与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冷却构件、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与电驱冷却构件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分别与电池冷却构件及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固定式冷却构件包括冷凝器总成、第一电动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电池冷却水泵;
[0007]所述冷凝器总成、第一电动压缩机及第一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电池冷却水泵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冷却水泵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快插截止阀,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快插截止阀。
[0008]可选的,所述电池冷却构件包括第二电池冷却水泵、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电池冷却水泵与第二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包与第二电池冷却水泵及第二板式换热器可形成闭合回路。
[0009]可选的,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第二电动压缩机、散热器冷凝器总成、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电动压缩机、散热器冷凝器总成及第二板式换热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0010]可选的,所述电驱冷却构件包括散热器冷凝器总成、电驱冷却水泵,所述散热器冷
凝器总成与电驱冷却水泵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散热器冷凝器总成及电驱冷却水泵可与电池包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散热器冷凝器总成及电驱冷却水泵还可与电机、电机控制器形成闭合回路。
[0011]可选的,所述电池包与第二电池冷却水泵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磁三通阀,所述第一电磁三通阀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一端、第二电磁三通阀、第二快插截止阀,所述第二电磁三通阀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电磁三通阀、第二电池冷却水泵、第三电磁三通阀。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三电磁三通阀设置在电驱冷却水泵与电机控制器之间,所述第三电磁三通阀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驱冷却水泵、电机控制器及第二电磁三通阀。
[0013]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包与固定式冷却构件组成固定式冷却系统,所述电池包与电池冷却构件及冷媒回路组成第一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电池包与电机冷却构件组成第二电池冷却系统,所述电机、电机控制器与电机冷却构件组成电机冷却系统;
[0014]所述固定式冷却系统用于车辆处于超级快充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池冷却系统与电机冷却系统用于车辆处于正常行驶或常规充电桩状态时;所述第二电池冷却系统用于车辆处于低温充电状态时。
[0015]优选的,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或充电电流不大于400A时,车辆使用第一电池冷却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散热,采用电机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散热;
[0016]车辆处于充电电流大于400A时,车辆使用固定式冷却系统进行工作对电池包进行散热,且此时第一电池冷却系统、第二电池冷却系统均不工作;
[0017]车辆处于环境温度小于0℃状态充电时,车辆采用第二电池冷却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散热,电池包进水温度大于18℃时,切换到压缩机散热模式即由固定式冷却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散热或由第一电池冷却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散热。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增加了车外固定式冷却构件,配合专用的超级快充充电桩使用,可降低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成本及整车布置难度,解决了纯电动车辆超级快充时需要增大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器性能的问题;
[0020]2.通过增加车外固定式冷却构件,满足电池包进行超级快充时的冷却需求,车辆行驶或常规充电时,可使用车载的电池冷却构件及电机冷却构件,低温环境充电时可通过散热器对电池包冷却液进行冷却,以降低充电过程能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示意为:1

冷凝器总成;2

第一电动压缩机;3

第一板式换热器;4

第一电池冷却水泵;51

第一快插截止阀;52

第二快插截止阀;6

电池包;7

第一电磁三通阀;8

第二电磁三通阀;9

第二电池冷却水泵;10

第二板式换热器;11

第二电动压缩机;12

散热器冷凝器总成;13

电驱冷却水泵;14

电机;15

电机控制器;16

第三电磁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包6、电池冷却构件、冷媒回路、电驱冷却构件、电机14、电机控制器15,所述电池包6分别与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冷却构件、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14及电机控制器15与电驱冷却构件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分别与电池冷却构件及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
[0026]增加了车外固定式冷却构件,配合专用的超级快充充电桩使用,可降低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成本及整车布置难度,解决了纯电动车辆超级快充时需要增大整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器性能的问题。
[0027]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式冷却构件包括冷凝器总成1、第一电动压缩机2、第一板式换热器3、第一电池冷却水泵4;
[0028]所述冷凝器总成1、第一电动压缩机2及第一板式换热器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电池冷却水泵4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3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包、电池冷却构件、冷媒回路、电驱冷却构件、电机、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包分别与固定式冷却构件、电池冷却构件、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与电驱冷却构件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冷媒回路分别与电池冷却构件及电驱冷却构件通过管路连接;其中,所述固定式冷却构件包括冷凝器总成、第一电动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一电池冷却水泵;所述冷凝器总成、第一电动压缩机及第一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第一电池冷却水泵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冷却水泵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快插截止阀,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快插截止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构件包括第二电池冷却水泵、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电池冷却水泵与第二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包与第二电池冷却水泵及第二板式换热器可形成闭合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回路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晋刘奇峰门航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