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675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包、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包可通过换热器冷却系统或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电机及电机控制器通过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冷媒系统分别与换热器冷却系统及散热器冷却系统并列连接;解决了纯电动车辆快充时需要增大冷凝器性能的问题,可降低充电过程能耗,降低冷凝器成本及整车布置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车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增加,对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要求也越来越短,为了缩短动力电池充电时间,目前的主要技术是提高电压平台和充电电流,这必然会增加快充过程中的电池发热量,大大增加了对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0003]目前对电池包的冷却主要采用液冷和冷媒直冷,两种方式最终都是通过冷凝器将电池包产生的热量散到环境中,因此冷凝器的换热量成为制约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增大冷凝器换热量,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冷凝器尺寸,或采用多个冷凝器并联,但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热负荷并不高,因此增大冷凝器尺寸或多个冷凝器并联整体利用率不高,不但增加成本,给整车布置也带来很大困难。
[0004]中国专利号CN202121140926.2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冷却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冷却板具有用于与托盘的表面合围形成冷却腔的流道槽,托盘表面直接作为冷却腔内壁的一部分,利于消除冷却板与托盘之间的热阻,利于提升冷却效率,然而其仍然是采用多个冷凝器并联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纯电动车辆快充时对冷凝器换热性能需求较高的问题,且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不用启动压缩机,通过散热器对电池包冷却液进行冷却,可降低充电过程能耗,降低冷凝器成本及整车布置难度。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包、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包可通过换热器冷却系统或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电机及电机控制器通过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冷媒系统分别与换热器冷却系统及散热器冷却系统并列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换热器、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二电磁阀串联连接,所述冷凝器与第一电磁阀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二电磁阀和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并列连接在压缩机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冷媒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缩机串联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冷却系统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所述换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电池冷却水泵,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电池冷却水泵串联连接。
[0010]进一步的,散热器冷却系统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所述
散热器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电机冷却水泵,所述散热器与电机冷却水泵串联连接。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所述电池包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冷却水泵,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段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和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在电机控制器的一端,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端通过管路连接在电机冷却水泵一端,所述散热器一端与电机冷却水泵连接,所述散热器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及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在电池包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通过管路连接在散热器的另一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冷却水泵与压缩机并列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与第二电磁阀并列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与散热器上均设有风扇,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均采用板式换热器。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在电动车辆电池包快充时,冷媒不仅可以通过冷凝器进行散热,还可通过板式换热器,将冷媒热量传递给冷却液,通过散热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通过散热器直接对电池包进行冷却;解决了纯电动车辆快充时需要增大冷凝器性能的问题,可降低充电过程能耗,降低冷凝器成本及整车布置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
[0017]图中标记示意为:1

电池包;5

电机;6

电机控制器;7

第一三通阀;8

第二三通阀;9

第三三通阀;21

第一换热器;22

电池冷却水泵;31

压缩机;32

第一电磁阀;33

第二电磁阀;34

第二换热器;35

冷凝器;36

压力传感器;41

散热器;42

电机冷却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1、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5、电机控制器6,所述电池包1、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5、电机控制器6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包1可通过换热器冷却系统或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电机5及电机控制器6通过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冷媒系统分别与换热器冷却系统及散热器冷却系统并列连接。
[0021]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31、第一电磁阀32、第二电磁阀33、第二换热器34、冷凝器35,所述第二换热器34与第二电磁阀33串联连接,所述冷凝器35与第一电磁阀32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34、第二电磁阀33和冷凝器35、第一电磁阀32并列连接在压缩机31上。
[0022]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冷媒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6,所述压力传感器36与压缩机31串联连接。
[0023]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换热器冷却系统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1,所述换
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21、电池冷却水泵22,所述第一换热器21与电池冷却水泵22串联连接。
[0024]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散热器冷却系统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1与电机5及电机控制器6,所述散热器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41、电机冷却水泵42,所述散热器41与电机冷却水泵42串联连接。
[0025]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三通阀7、第二三通阀8、第三三通阀9,所述电池包1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一三通阀7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通阀7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冷却水泵42,所述第一三通阀7的第三段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换热器34和第三三通阀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9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在电机控制器6的一端,所述第三三通阀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池包、换热器冷却系统、冷媒系统、散热器冷却系统、电机、电机控制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包可通过换热器冷却系统或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电机及电机控制器通过散热器冷却系统进行散热,所述冷媒系统分别与换热器冷却系统及散热器冷却系统并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换热器、冷凝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二电磁阀串联连接,所述冷凝器与第一电磁阀串联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第二电磁阀和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并列连接在压缩机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缩机串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冷却系统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包,所述换热器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电池冷却水泵,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电池冷却水泵串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车辆快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晋刘奇峰门航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