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51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包括内齿套侧壁和内齿套端壁,所述内齿套端壁的内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应力腔,所述应力腔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上侧壁,所述内齿套侧壁与内齿套端壁连接处的外边缘、所述应力腔的外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应力腔的内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角过渡区。所述内齿套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螺堵,所述螺堵完全埋入凸台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结构内齿套,有效地保护了螺堵在使用过程中不受飞石、沙粒的冲击,避免了漏油情况的产生,解决了齿轮底部应力集中的问题。力集中的问题。力集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


[0001]本技术属于联轴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联轴器上的新型内齿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齿式联轴器是由齿数相同的内齿圈和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等零件组成。齿式联轴器在工作时,两轴产生相对位移,内外齿的齿面周期性作轴向相对滑动,必然形成齿面磨损和功率损耗,因此齿式联轴器需在良好润滑和密封的状态下工作。齿式联轴器径向尺寸小,承载能力大,常用于低速重载工况条件的轴系传动,如冶金、矿山、起重运输行业,也适用于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等行业。高精度并经动平衡的齿式联轴器可用于高速传动,如燃汽轮机的轴系传动。
[0003]现有的齿式联轴器的内齿套上安装有螺堵,螺堵的下端伸入至内齿套侧壁,上端沿内齿套侧壁的上表面向外突出,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螺堵容易受飞石、沙粒的冲击而受损与松脱,从而导致联轴器漏油和损坏。应力腔的拐角处为尖角结构,且内齿套侧壁与内齿套端壁连接处的外边缘为倒角结构,该结构设计使得齿轮底部应力集中,降低了内齿套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联轴器上的新型结构内齿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包括内齿套侧壁和内齿套端壁,所述内齿套端壁的内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应力腔,所述应力腔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上侧壁,所述内齿套侧壁与内齿套端壁连接处的外边缘、所述应力腔的外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应力腔的内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角过渡区。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套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螺堵,所述螺堵完全埋入凸台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高度和内齿套侧壁的厚度之和等于螺堵的长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齿套设置有两个,两个内齿套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
[0010]进一步的,两个内齿套的端部均设置有凸缘,两个内齿套的凸缘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两个内齿套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的新型结构内齿套,有效地保护了螺堵在使用过程中不受飞石、沙粒的冲击,避免了漏油情况的产生,解决了齿轮底部应力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现有内齿套结构的局部应力图;
[0016]图3是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的局部应力图。
[0017]图中标记:1

内齿套侧壁;2

内圆弧;3

外圆弧;4

凸台;5

螺堵;6

内齿套端壁;7

应力腔;8

螺栓;9

左内齿套;10

右内齿套;11

螺母;12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该内齿套主要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联轴器(尤其是齿式联轴器)上。
[0020]齿式联轴器通常为左右对称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内齿套和两个外齿套,外齿套安装于内齿套内,内齿套和外齿套通过齿轮进行啮合传递扭矩,其中一个外齿套连接主动轴,另一个外齿套连接从动轴,如图1所示,左内齿套9和右内齿套10结构相同,两个内齿套的端部均设置有凸缘,两个内齿套在凸缘处通过螺栓8和螺母11对称安装为一体。两个内齿套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12。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主要包括内齿套侧壁1和连接于内齿套侧壁1外端的内齿套端壁6,内齿套端壁6与内齿套侧壁1相互垂直,在内齿套端壁6和内齿套侧壁1连接的拐角处的外边缘设置有圆角过渡区(即,内圆弧2)。内齿套端壁6的内侧设置有应力腔7,应力腔7沿上下方向延伸。具体的,所述应力腔7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上侧壁,应力腔7的外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过渡区(即,外圆弧3),同时,应力腔7的内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过渡区。如图2

3所示,圆角过渡区的结构设计改变了原有的倒角与尖角结构,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改善了局部应力情况,提高了内齿套的使用寿命。
[0022]其中,内齿套侧壁1上设置有凸台4,凸台4的截面呈梯形,凸台4处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沿凸台4和内齿套侧壁1上下贯通,螺堵5安装于该安装孔内。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凸台4的高度和内齿套侧壁1的厚度之和等于螺堵5的长度。安装时,螺堵5可以完全埋入凸台4内,避免了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螺堵受飞石、沙粒的冲击而受损与松脱,避免了联轴器的漏油及损坏。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齿套侧壁和内齿套端壁,所述内齿套端壁的内侧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应力腔,所述应力腔包括外侧壁、内侧壁和上侧壁,所述内齿套侧壁与内齿套端壁连接处的外边缘、所述应力腔的外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所述应力腔的内侧壁与上侧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角过渡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内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套侧壁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螺堵,所述螺堵完全埋入凸台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