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板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704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板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分板装置包括抓板部和边刷部,抓板部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的支架、以及若干用于吸附待加工件的吸附组件与提拉组件,提拉组件和吸附组件均连接于支架,提拉组件能够相对于吸附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待加工件弯折;边刷部能够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以将两粘接的待加工件分离,边刷部设于抓板部旁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抓板部中吸附组件和提拉组件均能够对待加工件进行吸附,提拉组件能使待加工件弯折,边刷部能通过运动抵接待加工件弯折边缘,依靠边刷部与两待加工件间的作用力将两粘接的待加工件分离开,避免产生报警,也防止移动过程中粘连的待加工件会掉落而造成报废。加工件会掉落而造成报废。加工件会掉落而造成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板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板料剥离
,尤其涉及一种分板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传统加工行业中,激光钻孔被广泛应用于待加工件加工中,例如,当待加工件为柔性电路板时,待加工件在进行激光钻孔加工前,则必须先提前进行钝化处理,即在待加工件的铜面产生黑色或棕色氧化膜用以吸收激光能量,避免在激光钻孔时待加工件的铜面会镜面反射光线,导致无法加工或加工质量差。
[0003]钝化处理后的待加工件在料仓中都是呈堆叠状态,由于待加工件氧化后冷却不足,表面光滑的两个待加工件之间会产生局部真空,再加上堆叠过厚的摆放状态会给下方的待加工件产生较大压力等原因,会出现两个待加工件贴合不易分离的现象,在后续工序中如果不能有效对堆叠中的待加工件进行单板抓取加工,任由两个待加工件贴合在一起并流动至下一工序,容易产生报警,会扰乱正常加工流程,严重的,粘连的待加工件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掉落而造成报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板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加工设备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前,待加工件需预先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后的待加工件都是呈堆叠状态,不易分离,容易产生报警,会扰乱正常加工流程,严重的,移动过程中粘连的待加工件会掉落造成报废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板装置,包括:
[0006]抓板部,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的支架、以及若干用于吸附待加工件的吸附组件与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以及所述吸附组件均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提拉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吸附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待加工件弯折;
[0007]边刷部,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以将两粘接的所述待加工件分离,所述边刷部设于所述抓板部的旁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模组、第二驱动机构、衔接板以及用于吸附所述待加工件的提拉吸盘,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衔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提拉吸盘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提拉吸盘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模组以及用于吸附所述待加工件的吸附吸盘,所述吸附吸盘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包括调节板以及锁紧件,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所述锁紧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把手以及螺母,所述支架设有若干条形的限位槽,所述螺母滑动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调节板贯穿设有条形孔,所述把手穿过所述条形孔与
所述螺母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承载板以及底框,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底框上,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底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边刷部包括底座以及若干条刷,所述条刷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条刷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支座、第三驱动机构以及固定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条刷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提拉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提拉组件间隔设于所述支架上。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加工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分板装置。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8]本技术抓板部中的吸附组件和提拉组件均能够用于对待加工件吸附,且提拉组件能够相对于吸附组件提拉所述待加工件的一端,使得待加工件弯折,边刷部能通过运动抵接待加工件弯折一侧的边缘,依靠边刷部与两个待加工件之间的作用力将两个粘接的待加工件分离开,使得激光加工设备能正常上料,避免产生报警,也防止移动过程中粘连的待加工件会掉落造成报废,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加工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和待加工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和待加工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抓板部和待加工件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边刷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边刷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中:
[0026]100、分板装置;10、抓板部;11、第一驱动机构;12、支架;121、限位槽;122、承载板;123、底框;1231、第一铝条;1232、第二铝条;13、吸附组件;131、第二调节模组;132、吸附吸盘;14、提拉组件;141、第一调节模组;1411、调节板;1412、锁紧件;1413、把手;1414、条形孔;142、第二驱动机构;143、衔接板;144、提拉吸盘;20、边刷部;21、底座;211、支座;212、第三驱动机构;213、固定板;22、条刷;221、支板;222、刷毛;200、待加工件;300、料仓;400、机壳;410、容纳空间;500、机械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板装置100,包括抓板部10和边刷部20,抓板部10用于吸附待加工件200并进行移送,待加工件20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在抓板部10工作前,多个待加工件200叠设于抓板部10的下方,边刷部20设于抓板部10的旁侧,边刷部20通过运动后可用于抵接待加工件200的边缘,边刷部20能在激光加工设备正式加工前,通过物理方式将激光加工设备的料仓300中两个粘接的待加工件200分开,使得抓板部10能正常上料,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0029]本实施例中,抓板部1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支架12、若干吸附组件13以及若干提拉组件14,支架12安装于第一驱动机构11的输出端上,吸附组件13用于吸附待加工件200的一端,提拉组件14用于吸附待加工件200的另一端,提拉组件14以及吸附组件13均连接于支架12上,提拉组件14能够相对于吸附组件13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待加工件200相对支架12弯折,由于相邻两个待加工件200之间有真空,有时会出现两个待加工件200一起弯折的现象,边刷部20设于抓板部10的旁侧,边刷部20能够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可用于与待加工件200弯折一侧的边缘抵接,依靠边刷部20与两个待加工件200之间的作用力将两个粘接的待加工件200分离开,使抓板部10逐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板部,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的支架、以及若干用于吸附待加工件的吸附组件与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以及所述吸附组件均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提拉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吸附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待加工件弯折;边刷部,能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运动,以将两粘接的所述待加工件分离,所述边刷部设于所述抓板部的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模组、第二驱动机构、衔接板以及用于吸附所述待加工件的提拉吸盘,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衔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提拉吸盘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提拉吸盘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模组以及用于吸附所述待加工件的吸附吸盘,所述吸附吸盘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包括调节板以及锁紧件,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所述锁紧件安装于所述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新翟学涛李强吴超森杨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