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霜脲氰和腈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25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霜脲氰与腈菌唑的组合物及制剂的应用,制剂包括所述的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及悬浮剂。所述的组合物中霜脲氰与腈菌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80:60~1。使用含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组合物的制剂,可有效防治果树褐腐病。果树褐腐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霜脲氰和腈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霜脲氰和腈菌唑组合物、其制剂和应用,属于制剂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霜脲氰(cymoxanil)分子式:C7H
10
N4O3,化学名称:1

(2

氰基
‑2‑
甲氧基亚胺基)
‑3‑
乙基脲。
[0003]霜脲氰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霜霉目真菌如疫霜属、霜霉属有效,与其他保护性杀菌剂混用能提高药效,扩大杀菌谱,并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从而达到保护植物免受病菌的侵害。
[0004]腈菌唑(myclobutanil)分子式:C
15
H
17
ClN4,化学名称为:2

(4

氯苯基)
‑2‑
(1H,1,2,4

三唑
‑1‑
甲基)己腈。
[0005]腈菌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其具有强内吸性、药效高,对作物安全,持效期长特点,对果树褐腐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0006]目前防治果树褐腐病的产品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以上产品目前长期高剂量连续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药性,相对于以上产品,霜脲氰和腈菌唑复配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能够更好的对果树褐腐病进行防治,同时延缓抗性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分合理、杀菌谱广、防治效果好、使用成本低、对作物安全能够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含霜脲氰与腈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霜脲氰与腈菌唑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中霜脲氰与腈菌唑的重量百分比为1

80:60~1;优选为5~50:35~5;进一步优选为10~40:30~10。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剂,所述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0011]优选地,所述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1、准备原料,包括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
[0013]步骤2、将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得到可湿性粉剂;
[0014]其中,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的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皂角粉和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所述的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淀粉、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地,所述的原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为:霜脲氰1~60%;腈菌唑1~40%;分散剂3~12%;润湿剂2

10%;填料8~84%。
[0018]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的混合均在混合罐中进行,所述的粉碎方法为经气流粉碎机粉碎。
[0019]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准备原料,包括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填料,根据需要加入崩解剂;
[0021]步骤2、将步骤1所述的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经粉碎后得20

50微米的粉末,为制粒用料;
[0022]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制粒用料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水分散粒剂。
[0023]其中,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所述的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氧化铝、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所述的填料选自白炭黑、高岭土、淀粉、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优选地,所述的原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为:霜脲氰1~60%;腈菌唑1~40%;分散剂3~15%;润湿剂2

10%;崩解剂0~7%且不为0;填料8~85%。
[0028]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的粉碎为经气流粉碎机粉碎;所述的步骤3中的制粒的方法为挤压造粒或沸腾造粒。
[0029]优选地,所述的组合物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准备原料,包括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和去离子水;根据需要加入增稠剂和抗冻剂;
[0031]步骤2、将步骤1所述的分散剂、润湿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浆料;
[0032]步骤3、向步骤2得到的浆料中加入霜脲氰、腈菌唑再混合,研磨,使微粒粒径90%在5μm以下,得悬浮剂;
[0033]其中,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4]所述的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5]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和/或硅酮类化合物;
[0036]所述的增稠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和甲基纤维素中的
一种或多种;
[0037]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丙三醇、丙二醇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8]优选地,所述的原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为:霜脲氰1~60%;腈菌唑1~40%;分散剂3~13%;润湿剂2

10%;消泡剂0.1~0.5%;增稠剂0~2%且不为0;抗冻剂0~10%且不为0;去离子水余量。
[0039]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的粉碎的方法为剪切粉碎;所述的步骤3中的研磨的方法为在研磨机中研磨,研磨的时间为2~3小时。
[004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制剂在防治果树褐腐病中的应用。
[004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霜脲氰与腈菌唑属于不同作用机理的的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
[0043]2、本专利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对抗性病害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
[0044]3、本专利技术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霜脲氰与腈菌唑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中霜脲氰与腈菌唑的重量比为1~80:60~1。2.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霜脲氰与腈菌唑的组合物的制剂,所述制剂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其特征在于,霜脲氰和腈菌唑为制剂中的有效成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的原料组分包括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其中,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淀粉、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和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原料中各组分的配比为:霜脲氰1~60%;腈菌唑1~40%;分散剂3~12%;润湿剂2

10%;填料8~8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的配比为:霜脲氰1%~50%,腈菌唑1%~25%。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分散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的原料组分包括霜脲氰、腈菌唑、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根据需要加入崩解剂;其中,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甘油脂肪酸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为膨润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琴张宝莹张有根王佳贾俊超吴克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农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