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45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涉及发动机轴承润滑领域,用于对轴颈处安装的轴承部件进行润滑,包括支撑体、衬体;支撑体设有安装孔,以通过安装孔承载轴颈,支撑体还设有进油孔以引入润滑油;衬体套设于轴颈并容置于支撑体安装孔中衬体与支撑体的安装孔之间形成有与支撑体的进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衬体还设有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第一油道的第一通油孔。该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可以将润滑油直接送达发动机主轴颈和下主轴瓦润滑位置处,以保障主要受力部位的润滑效果,同时增大润滑油输送量,缩短主轴瓦和主轴颈获取洁净润滑油的时间,使得零件表面快速形成保护油膜,减少磨损,提升主轴瓦和主轴颈的耐久性。提升主轴瓦和主轴颈的耐久性。提升主轴瓦和主轴颈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轴承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轴承中的轴瓦润滑是通过主油道送来一定压力润滑油,在轴瓦与主轴颈之间形成油膜来实现润滑、承压、清洁、冷却等功能。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曲轴有若干主轴颈,安装于气缸体的主轴孔内。隧道式气缸体的主轴孔为完整的圆孔结构,而平分式气缸体为了能够安装曲轴,主轴孔需要分成两个半圆孔结构,其中一半设在气缸体上,另一半设置在轴承盖上,通过螺栓把轴承盖固定于气缸体上,复圆成为主轴承孔。无论哪种轴孔形式,工作时主轴颈都在主轴孔内作旋转运动,并且承受活塞爆压通过连杆传递产生的力和轴系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主轴颈受的力最终传递给主轴承孔,而且受力以向下的爆压力为主。所以一般在主轴颈和主轴孔之间设置轴瓦以提高轴和孔的可靠性,同时引入润滑油进行润滑。平分式主轴孔包含各有半圆孔结构的主轴承座和主轴承盖、半环片状的上主轴瓦和下主轴瓦,在工作时下主轴瓦承受的爆压力大于上主轴瓦的受力。
[0003]以往的平分式主轴承孔润滑结构,上主轴瓦、下主轴瓦分别利用其径向弹性变形和主轴承座孔、主轴承盖孔安装紧贴,形成主轴承孔。主轴颈与主轴承孔采用间隙配合,主轴颈和主轴瓦主要通过两者形成的间隙来输送润滑油,其中下主轴瓦的润滑是关键;主轴承座孔和主轴承盖孔的环形面为平整的光滑半圆面,主轴承座孔开设有与主油道相通的进油孔,两者环形面内安装相互配对的上、下主轴瓦。上主轴瓦中间设有圆形或长环形进油口,并与进油孔相通,在与主轴颈接触面的内侧面中间设有环槽,下主轴瓦两侧设有相应的三角形状的斜槽,从而形成了进油孔

上主轴瓦通油孔

上主轴瓦环槽

主轴颈与上主轴瓦间隙

主轴颈与下主轴瓦间隙的主轴承润滑通道,该结构的特点是润滑油最后才能到达受力更大的下主轴瓦处。
[0004]上述主轴承润滑结构形成的润滑油输送空间以及暂时存储空间较小,轴瓦和主轴颈及时获得洁净润滑油量相对较少,经常使得下轴瓦部位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润滑油形成油膜,容易磨损主轴颈、轴瓦表面,甚至会产生烧瓦、烧主轴颈等严重问题。
[0005]因此,为了提高对重点结构部位的润滑效果,增大润滑油输送量,需对润滑部件的相应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减少零件磨损,提高气缸体、主轴承的可靠性以及主轴瓦和主轴颈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发动机主轴颈及相应轴承主要受力部位润滑结构的输油能力有限、暂时储油空间小、以及润滑油循环性能受限而造成润滑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可以将润滑油直接送达发动机主轴颈和下主轴瓦润滑位置处,以保障主要受力部位的润滑效果,同时增大润滑油输送量,缩短主轴瓦和轴颈获取洁净润滑油的时间,使得零件表面快速形成保护油膜,减少磨损,提升主轴瓦和主轴颈的耐久性。
[0007]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用于对轴颈处安装的轴承部件进行润滑,包括支撑体、衬体。
[0008]所述支撑体设有安装孔,以通过安装孔承载轴颈,支撑体还设有进油孔以引入润滑油。
[0009]所述衬体套设于轴颈并容置于支撑体安装孔中,衬体与支撑体的安装孔之间形成有与支撑体的进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所述衬体还设有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第一油道的第一通油孔。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衬体在第一通油孔的相对侧还设有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支撑体进油孔的第二通油孔,以进一步构建润滑油进入衬体、轴颈之间的通道,并与第一通油孔构建衬体、轴颈之间润滑油的循环油路。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衬体、轴颈之间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二油道,以提高润滑油的输送能力和储存空间。
[00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通油孔在与衬体内表面的相接处形成有凹槽,以增大储油能力。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油道为形成于支撑体安装孔内表面的周向环槽。
[00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油道为形成于衬体内表面的周向弧槽。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衬体相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一通油孔,以提高衬体与轴颈受力作用位置的供油润滑能力。
[00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衬体为分体式结构,至少包括位于上部的上衬体以及位于下部的下衬体。
[00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周向弧槽形成于上衬体内表面并从两端延伸于下衬体形成斜槽。
[00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与上衬体相配合安装的上支撑体,以及连接于上支撑体并与下衬体相配合安装的下支撑体。
[0019]本申请的优点是:
[0020]1、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通过在衬体与支撑体的安装孔之间构建与支撑体的进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并在衬体相应位置设置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第一油道的第一通油孔,相较于传统的在衬体与轴颈之间构建润滑通道,本方案的润滑通道能够对衬体与轴颈的主要受力部位实现效果更优的润滑效果。
[0021]2、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采用在衬体与支撑体的安装孔之间构建的第一油道基础上,进一步在衬体第一通油孔的相对侧还设有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支撑体进油孔的第二通油孔,从而构建润滑油进入衬体、轴颈之间的又一进入点,并与第一通油孔构建衬体、轴颈之间润滑油的循环油路,提高润滑能力。
[0022]3、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在衬体第二通油孔的基础上,在衬体、轴颈之间设置与第二通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二油道,从而进一步提高衬体、轴颈之间润滑油的输送能力和储存空间。
[0023]4、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的第一通油孔在与衬体内表面的相接处形成有凹槽,以增大衬体在该位置的储油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主要受力位置的润滑能力。
[0024]5、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在衬体相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一通油孔,可进一步提高衬体与轴颈受力作用位置的供油润滑能力,保障相应重点部位的润滑需求,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沿轴向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横向A

A剖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A

A剖视的局部D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横向B

B剖视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轴向C

C剖视示意图。
[003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主轴承座;2

轴颈;3

进油孔;4

主轴承座孔环槽;5

上主轴瓦;6

上主轴瓦安装孔;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用于对轴颈处安装的轴承部件进行润滑,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其设有安装孔,以通过安装孔承载轴颈,所述支撑体还设有进油孔以引入润滑油;衬体,其套设于轴颈并容置于支撑体安装孔中,所述衬体与支撑体的安装孔之间形成有与支撑体的进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一油道;所述衬体还设有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第一油道的第一通油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体在第一通油孔的相对侧还设有流体连通衬体、轴颈之间和支撑体进油孔的第二通油孔,以进一步构建润滑油进入衬体、轴颈之间的通道,并与第一通油孔构建衬体、轴颈之间润滑油的循环油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体、轴颈之间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油孔流体连通的第二油道,以提高润滑油的输送能力和储存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入式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油孔在与衬体内表面的相接处形成有凹槽,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文余锦海廖升友蒋月荣覃壮革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