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43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存在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夹持的座椅控制装置。在用于使前排座椅(21a)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输入部(12a)中进行了使座椅(21a)向后方移动的操作,在用于使位于座椅(21a)后面的后排座椅(21c)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输入部(12c)中进行了使座椅(21c)向前方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座椅(21a)向后方的移动和座椅(21c)向前方的移动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设置于车辆内部的座椅的水平方向位置进行控制的座 椅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设置于汽车等车辆上的座椅大多具有能够使座椅位置向前后进行水 平移动的座椅控制装置,该座椅控制装置包括手动式和电动式,手动式 座椅控制装置通过乘客操作设置于座椅下部等的操作部(操纵杆等)而 使座椅移动;电动式座椅控制装置通过乘客操作设置于座椅侧部等的输 入部(开关等)而使座椅移动。尤其,在电动式的座椅控制装置中,在输入部的操作量较小的情况 下,座椅根据该输入部的输出进行移动,在输入部的操作量较大的情况 下,座椅自动移动到最前方或最后方的位置。近年来,座椅控制装置不仅设置于驾驶席或驾驶席旁的副驾驶席, 还设置于其后排的各后部座椅上,所以在各座椅中,乘客可以自己设定 最佳的座椅位置。并且,替代以往作为主流的手动式座椅控制装置,电 动式座椅控制装置开始普及,从而能够容易地设定座椅位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姿势控制装置在进行了使前排座向后 方移动的驱动指示的情况下,检测是否有人坐在该前排座后面的座椅上, 在有人坐着的情况下,检测该前排座是否超过预先存储的后方临界位置, 仅在没有超过该后方临界位置的情况下,使前排座向后方移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的异物夹入检测装置其每隔预定移动距 离计测座椅驱动力的变动,将该变动量与通过预定运算决定的变动域值、 即阈值进行比较,检测异物的夹入。专利文献h日本特公平7-617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1138号公报在上述的这种座椅控制装置中,例如,坐在第一排座椅上的乘客使 该座椅向后方移动,坐在位于第一排座椅后面的第二排座椅上的乘客使 该座椅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坐在第二排座椅上的乘客的腿等被两个座 椅从双方向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控制 装置,能够抑制位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夹持。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控制装置具备第一输入部,其进行用于使第一座椅 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操作;第一驱动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第一输入部的 输出,使所述第一座椅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第二输入部,其进行用于使 位于所述第一座椅后面的第二座椅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操作;以及第二 驱动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第二输入部的输出,使所述第二座椅向前方或 后方移动,所述座椅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控制装置设置了控 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入部中进行用于使所述第一座椅向后 方移动的操作、而在所述第二输入部中进行用于使所述第二座椅向前方 移动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同时进行移动。釆用这种方式,在第一输入部和第二输入部中进行了使前排座和后 排座靠近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前排座和后排座同时移动,所以能够抑 制存在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夹持。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控制装置中,控制单元针对基于先操作的输入部的输 出而移动的座椅,使该座椅停止移动,针对基于后操作的输入部的输出 而移动的座椅,禁止该座椅移动。釆用这种方式,使得相互处于前后关系的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的一 方停止移动,且还禁止另一方进行移动,所以能够避免两个座椅靠近, 能够抑制存在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夹持。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控制装置中,控制单元针对基于先操作的输入部的输 出而移动的座椅,使该座椅停止移动,针对基于后操作的输入部的输出而移动的座椅,使该座椅移动。采用这种方式,即使相互处于前后关系的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的一 方移动,也因另一方停止移动,而能够避免两个座椅靠近,能够抑制存 在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两个座椅从双方向夹持。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控制装置中,控制单元针对基于先操作的输入部的输 出而移动的座椅,使该座椅移动,针对基于后操作的输入部的输出而移 动的座椅,禁止该座椅移动。采用这种方式,即使相互处于前后关系的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的一 方移动,也因另一方的移动被禁止,而能够避免两个座椅靠近,能够抑 制存在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两个座椅从双方向夹持。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第一输入部和第二输入部中分别进行使前排座和后 排座靠近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前排座和后排座同时移动,能够抑制存 在于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物体被夹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设置于车辆室内的座椅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输入部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设置于车辆室内的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 例的图。图5是表示设置于车辆室内的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 例的图。图6是表示设置于车辆室内的前排座和后排座之间发生的夹持事件 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汽车 的结构的框图。图16是表示设置于图15的汽车上的前部座椅和后部座椅的概要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图1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马达驱 动处理的流程图。图1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图2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图2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图2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图2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图2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座椅控制装置的动作的 流程图。符号说明11控制部;12、 12a 12d输入部;13a 13d位置检测部;14a 14d驱动控制部;21a 21d座椅;22a 22d乘客;100座椅控制装置; 200车辆;Fa Fd前端位置;Ba Bd后端位置;Ca Cd中心位置; Ma Md预定范围;XI前进方向;X2后退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后述的图1 图14中,对于相同部分或相应的部分,赋予 相同符号。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控制装置的车辆200以及设置于车 辆200室内的座椅21a 21e的图。车辆200是所谓三排座的车辆,座椅21a是设置于第一排的驾驶席, 座椅21b是设置于第一排的副驾驶席。座椅21c是设置于座椅21a后面 的第二排座椅,座椅21d是设置于座椅21b后面的第二排座椅。座椅21e 是设置于座椅21c、 21d后面的第三排座椅。另外,只有座椅21e形成为 双人联座。例如,如图4所示,座椅21a、 21c以可进行水平移动的状态设置在 车辆200的室内;例如,如图5所示,座椅21b、 21d以可进行水平移动 的状态设置在车辆200的室内。在图4和图5中,XI表示上述的水平移动中、各座椅的前进方向, X2表示上述的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控制装置,其具备: 第一输入部,其进行用于使第一座椅向前方或后方移动的操作; 第一驱动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第一输入部的输出,使所述第一座椅向前方或后方移动; 第二输入部,其进行用于使位于所述第一座椅后面的第二座椅向前 方或后方移动的操作;以及 第二驱动控制部,其根据所述第二输入部的输出,使所述第二座椅向前方或后方移动, 所述座椅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控制装置设置了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输入部中进行用于使所述第一座椅向后方 移动的操作、而在所述第二输入部中进行用于使所述第二座椅向前方移动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所述第一座椅和所述第二座椅同时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宏之熊谷优永田达树川上敏浩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