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车及其升降式信号收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41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通信车,涉及到应急通信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活塞升降杆,所述活塞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天线,所述圆筒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车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出风口朝向天线,所述出风管远离圆筒的一端连通在风罩上。该应急通信车,天线向车体内部回收时,活塞升降杆在圆筒顶部向下滑动时,活塞升降杆挤压圆筒内部的气体由出风管输送至风罩,并由风罩吹向天线,天线外部黏附的灰尘在风力作用下向粘尘贴方向飘动,并贴附在粘尘贴上。并贴附在粘尘贴上。并贴附在粘尘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通信车及其升降式信号收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通信车
,特别涉及一种应急通信车及其升降式信号收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出现自然灾害时,移动通信基站通常易被催毁,网络瞬时间断,给灾害救助及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在临时性的大型集会中,也易造成移动通信信道拥堵现象,为应变突发的不可预见的灾难和事件导致的通信的突然中断,通信应急措施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0003]应急通信车在使用前,需要通过升降结构将天线伸出车体外,由于应急通信车通常在户外使用,天线在使用过程中会黏附灰尘,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信号质量的下降。
[0004]因此,提出一种应急通信车及其升降式信号收发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通信车及其升降式信号收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通信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活塞升降杆,所述活塞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天线,所述圆筒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车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出风口朝向天线,所述出风管远离圆筒的一端连通在风罩上。
[0007]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底部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内壁上粘连有粘尘贴,所述粘尘贴位于天线背向风罩的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车体底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设置为两组,两组立板分别分布在车体的两端,两组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其中一组立板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块。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1]所述车体底部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车体底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螺纹杆位于支架的内部,所述圆筒固定连接在支架的顶部。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座,所述第一转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远离第一转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座,所述第二转座固定连接在活塞升降杆的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车体底部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车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把。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信号收发机构,其具有圆筒,所述圆筒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活塞升降杆,所述活塞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天线,所述圆筒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车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风罩,所述风罩的出风口朝向天线,所述出风管远离圆筒的一端连通在风罩上。
[001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活塞升降杆在圆筒顶部向上滑动,天线由车体内部伸出进行使用,同时,外部的空气由进风管进入圆筒内部。而天线向车体内部回收时,活塞升降杆在圆筒顶部向下滑动时,活塞升降杆挤压圆筒内部的气体由出风管输送至风罩,并由风罩吹向天线,天线外部黏附的灰尘在风力作用下向粘尘贴方向飘动,并贴附在粘尘贴上。
[0017]两组支撑块相向或者背向移动,通过转板带动活塞升降杆在圆筒顶部上下滑动,且转板从两侧对活塞升降杆进行支撑,提高天线的稳定性;车体底部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便于车体的移动,尤其适用于大型通信车无法进入的狭窄区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应急通信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应急通信车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车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车体;2、圆筒;3、活塞升降杆;4、出风管;5、风罩;6、第一单向阀;7、进风管;8、第二单向阀;9、天线;10、立板;11、螺纹杆;12、电机;13、支撑块;14、滑槽;15、滑块;16、支架;17、第一转座;18、转板;19、第二转座;20、万向轮;21、推把;22、粘尘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应急通信车,包括车体1,车体1呈盒状结构,顶部设置有盖板(图中未示出),使用时,将盖板由车体1上取下。车体1底部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万向轮20便于车体1的移动,尤其适用于大型通信车无法进入的狭窄区域。车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把21。图1中车体1为简单示意图。
[0027]车体1内部设置有圆筒2,圆筒2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活塞升降杆3,活塞升降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天线9。活塞升降杆3在圆筒2顶部的上下滑动带动天线9上下移动,使用时,天线9由车体1内部伸出,使用结束后,天线9回收进车体1内部。圆筒2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4,
出风管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6,第一单向阀6使得圆筒2内部的气体由出风管4排出,而外部的空气不能由出风管4进入圆筒2内部。车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风罩5,风罩5的出风口朝向天线9,出风管4远离圆筒2的一端连通在风罩5上。活塞升降杆3在圆筒2顶部向下滑动时,活塞升降杆3挤压圆筒2内部的气体由出风管4输送至风罩5,并由风罩5吹向天线9。
[0028]工作时,启动电机12,电机12转动带动螺纹杆11转动,螺纹杆11转动带动两端的支撑块13均朝支架16方向移动,使得两组转板18的下半段朝内部转动,进而活塞升降杆3在圆筒2顶部向上滑动,天线9由车体1内部伸出进行使用,同时,外部的空气由进风管7进入圆筒2内部。而天线9向车体1内部回收时,活塞升降杆3在圆筒2顶部向下滑动时,活塞升降杆3挤压圆筒2内部的气体由出风管4输送至风罩5,并由风罩5吹向天线9,天线9外部黏附的灰尘在风力作用下向粘尘贴22方向飘动,并贴附在粘尘贴22上。
[0029]圆筒2的底部连通有进风管7,进风管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8使得外部的空气由进风管7进入圆筒2内部,而在活塞升降杆3在圆筒2顶部向下滑动时,活塞升降杆3挤压圆筒2内部的气体只能由出风管4输出。
[0030]车体1的内壁上粘连有粘尘贴22,粘尘贴22可进行更换。粘尘贴22与风罩5配合,对天线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内部设置有圆筒(2),所述圆筒(2)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活塞升降杆(3),所述活塞升降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天线(9),所述圆筒(2)的底部连通有出风管(4),所述出风管(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车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风罩(5),所述风罩(5)的出风口朝向天线(9),所述出风管(4)远离圆筒(2)的一端连通在风罩(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2)的底部连通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壁上粘连有粘尘贴(22),所述粘尘贴(22)位于天线(9)背向风罩(5)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底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板(10),所述立板(10)设置为两组,两组立板(10)分别分布在车体(1)的两端,两组立板(10)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其中一组立板(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螺纹杆(11)固定连接在电机(12)的驱动轴上,所述螺纹杆(1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支撑块(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1)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急通信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拓普电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