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13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具体包括:安装座、气缸和换向阀,反拉气弹簧包括套筒和第一伸缩杆,气缸包括缸筒和第二伸缩杆,套筒和缸筒均安装在安装座上,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套筒内,另一端伸出套筒;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缸筒内,另一端伸出缸筒并连接第一伸缩杆伸出套筒的一端;换向阀连接气缸,用于切换气缸的进气状态和放气状态,控制第二伸缩杆向伸出或缩回缸筒的方向运动,由第二伸缩杆的运动带动第一伸缩杆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结构,通过换向阀控制气缸状态切换,带动气缸和反拉气弹簧内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实现将反拉气弹簧拉开。拉气弹簧拉开。拉气弹簧拉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拉伸
,特别涉及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拉气弹簧包括伸缩杆和套筒,伸缩杆在自然状态下收缩在套筒内,且伸缩杆向内收缩时发挥牵引力。汽车安装过程中,需要将整个反拉气弹簧拉开之后才能安装在汽车上。但由于反拉气弹簧里面存在高压气体,在不施加力的时候反拉气弹簧会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并且拉开反拉气弹簧所需的力较大,仅靠人的臂力无法拉开,因此需要借助相应的机械装置辅助拉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4]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包括安装座、气缸和换向阀,所述反拉气弹簧包括套筒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气缸包括缸筒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套筒和所述缸筒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套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缸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缸筒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伸出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气缸,用于切换所述气缸的进气状态和放气状态,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向伸出或缩回所述缸筒的方向运动,由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运动。
[0005]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气缸与所述反拉气弹簧分别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相对的两侧,所述气缸为弹簧压出型气缸;所述气缸在进气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杆向缩回所述缸筒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向伸出所述套筒的方向运动。
[0006]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气缸与所述反拉气弹簧均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同一侧,所述气缸为弹簧压回型气缸;所述气缸在进气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杆向伸出所述缸筒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向伸出所述套筒的方向运动。
[0007]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组件,所述缸筒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套筒通过所述支撑杆组件固定。
[0008]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支撑结构,每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一个所述反拉气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与所述至少一组支撑结构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气缸;
[0009]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反拉气弹簧;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上一点和所述第二连杆上一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构成三角形结构。
[0010]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车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推车把手。
[0011]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换向阀,包括三个气口,第一气口连接所述气缸的通气口,第二气口通入外接输入气体,第三气口作为放气端口,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连通或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三气口连通,切换所述气缸的进气状态和放气状态。
[0012]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二位三通换向阀包括转动杆,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控制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口连通或所述第一气口与所述第三气口连通;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壳体内,所述转动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壳体外。
[0013]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第三气口处连接有消声器。
[0014]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反拉气弹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伸缩杆位于所述套筒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连接;所述气缸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筒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所述缸筒内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动结构,通过换向阀控制气缸状态切换,带动气缸和反拉气弹簧内伸缩杆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将反拉气弹簧拉开的作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易于维修等特点。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安装座;11

底座;12

支撑杆组件;121

第一连杆;122

第二连杆;123

第三连杆;13

推车把手;14

车轮;2

反拉气弹簧;21

套筒;22

第一伸缩杆;3

气缸;31

缸筒;32

第二伸缩杆;4

换向阀;41

转动杆;5

气管;6

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3]参考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中,显示安装座1内部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1和图2示出的结构仅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拉气
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的一种可行性实现方案,所述的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具体包括:安装座1、气缸3和换向阀4,其中安装座1用于安装气缸3和所述的反拉气弹簧2,气缸3在换向阀4的控制下实现将反拉气弹簧2拉开的动作。
[0024]参见图2,反拉气弹簧2包括套筒21和第一伸缩杆22,所述气缸3包括缸筒31和第二伸缩杆32,所述套筒21和所述缸筒31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第一伸缩杆22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套筒21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21;所述第二伸缩杆32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缸筒31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缸筒31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22伸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气缸和换向阀,所述反拉气弹簧包括套筒和第一伸缩杆,所述气缸包括缸筒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套筒和所述缸筒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套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缸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缸筒并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伸出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气缸,用于切换所述气缸的进气状态和放气状态,控制所述第二伸缩杆向伸出或缩回所述缸筒的方向运动,由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运动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反拉气弹簧分别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相对的两侧,所述气缸为弹簧压出型气缸;所述气缸在进气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杆向缩回所述缸筒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向伸出所述套筒的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反拉气弹簧均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同一侧,所述气缸为弹簧压回型气缸;所述气缸在进气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杆向伸出所述缸筒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伸缩杆向伸出所述套筒的方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组件,所述缸筒通过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套筒通过所述支撑杆组件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拉气弹簧的气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支撑结构,每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一个所述反拉气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与所述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国黄俊松王泽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