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34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包括外吊框、握把和缓冲机构,所述外吊框为矩形框形,所述外吊框底部开口,所述外吊框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吊框分隔为上缓冲空间和下缓冲空间,所述缓冲机构设于外吊框内,所述握把和缓冲机构连接,所述握把位于下缓冲空间内,所述外吊框上设有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铁吊环领域,具体是缓冲机构具备内外双重缓震设计,提高了缓震效果,并且设置双重滑动限位设计,在缓冲滑动过程中提高限位效果,避免握把发生偏斜,根据人体工程设计握把的凹槽和凸起,更适合手握,并设置橡胶层提供更舒适的触感,降低长时间站立手握吊环带来的不适感。降低长时间站立手握吊环带来的不适感。降低长时间站立手握吊环带来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铁吊环
,具体是指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地铁的客流量通常较大,而座位有限,因此地铁内两侧通常设置吊环以供站立的人群拉手,防止人员跌倒,现有的吊环多为环形硬质塑料,通过吊绳固定在车厢内顶部。
[0003]但由于地铁在行驶过程中,启动、刹停、过弯过程中都会产生速度的变化,进而会导致内部人群站立不稳,因此需要增加拉拽力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但长时间的晃动和倾斜,就会导致手部酸痛,并且产生较深的勒痕,在长时间乘坐地铁后,会给乘客带来较大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提供更高效缓冲效果,并且能为乘客手部带来更舒适的体感。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包括外吊框、握把和缓冲机构,所述外吊框为矩形框形,所述外吊框底部开口,所述外吊框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吊框分隔为上缓冲空间和下缓冲空间,所述缓冲机构设于外吊框内,所述握把和缓冲机构连接,所述握把位于下缓冲空间内,所述外吊框上设有吊环。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内部滑杆、外部滑杆、内部弹簧、外部弹簧和套环,所述外吊框框内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和下缓冲空间之间贯通设有滑动槽,所述内部滑杆设于内部空腔内,所述套环滑动设于内部滑杆上,所述内部弹簧套设于内部滑杆上,所述内部弹簧两端固接套环和内部空腔底壁,所述握把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滑动槽和套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两侧设有穿孔,所述外部滑杆滑动穿过穿孔和握把固接,所述外部滑杆顶部设有顶板,所述外部滑杆上套设有外部弹簧,所述外部弹簧两端和顶板及隔板固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握把内侧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设有交错设置的凹槽和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吊框底部两侧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设有缓震垫一。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穿孔处设有缓震垫二。
[0011]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缓冲机构具备内外双重缓震设计,提高了缓震效果,并且设置双重滑动限位设计,在缓冲滑动过程中提高限位效果,避免握把发生偏斜,根据人体工程设计握把的凹槽和凸起,更适合手握,并设置橡胶层提供更舒适的触感,降低长时间站立手握吊环带来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方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外吊框,2、握把,3、缓冲机构,4、隔板,5、上缓冲空间,6、下缓冲空间,7、吊环,8、内部滑杆,9、外部滑杆,10、内部弹簧,11、外部弹簧,12、套环,13、滑动槽,14、连接块,15、穿孔,16、顶板,17、橡胶层,18、凸起,19、凹槽,20、限位挡板,21、缓震垫一,22、缓震垫二。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2示,本方案包括外吊框1、握把2和缓冲机构3,所述外吊框1为矩形框形,所述外吊框1底部开口,所述外吊框1内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外吊框1分隔为上缓冲空间5和下缓冲空间6,两个缓冲空间为两组缓冲机构3提供缓冲行程,所述缓冲机构3设于外吊框1内,所述握把2和缓冲机构3连接,所述握把2位于下缓冲空间6内,所述外吊框1上设有吊环7,用于连接吊绳。
[0018]其中,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内部滑杆8、外部滑杆9、内部弹簧10、外部弹簧11和套环12,所述外吊框1框内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和下缓冲空间6之间贯通设有滑动槽13,所述内部滑杆8设于内部空腔内,所述套环12滑动设于内部滑杆8上,所述内部弹簧10套设于内部滑杆8上,所述内部弹簧10两端固接套环12和内部空腔底壁,所述握把2两端设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穿过滑动槽13和套环12连接;所述隔板4上两侧设有穿孔15,所述外部滑杆9滑动穿过穿孔15和握把2固接,所述外部滑杆9顶部设有顶板16,所述外部滑杆9上套设有外部弹簧11,所述外部弹簧11两端和顶板16及隔板4固接。内外两组缓冲组件可提高缓冲效果,同时内外两组滑杆也为握把2的滑动提供两组滑动限位,进而提高滑动的流畅度,避免握把2滑动过程中发生偏斜。
[0019]所述握把2内侧设有橡胶层17,所述橡胶层17上设有交错设置的凹槽19和凸起18,凹槽19和凸起18更符合人体力学的手握姿势,并且使用橡胶层17既能提供舒适度,又能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更贴合手型。
[0020]所述外吊框1底部两侧设有限位挡板20,所述限位挡板20上设有缓震垫一21;隔板4上穿孔15处设有缓震垫二22,避免发生硬性碰撞,既能避免对设备的碰撞损坏,又能较少震感,提高舒适感。
[0021]具体使用时,通过吊环7将装置连接在吊绳上,使用时手握握把2,握把2上交错设置的凹槽19和凸起18,更符合人体力学的手握姿势,并且使用橡胶层17既能提供舒适度,又能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更贴合手型,当车辆发生震动时,进而对握把2差生拉拽力,通过套环12在内部滑杆8上滑动挤压内部弹簧10,同时握把2拉动外部滑杆9拉动顶板16挤压外部
弹簧11,双重缓冲增加了缓冲效果,并且在缓冲过程中,握把2自行上下滑动,减少乘客自行手臂发力,使用过程更加省力;在地铁内发生较大晃动使乘客产生较大惯性力时,而当由于限位挡板20、缓震垫一21、隔板4和缓震垫二22的设置,也可给握把2提供稳定的支撑,并且缓震垫一21和缓震垫二22还能避免发生硬性碰撞,既能避免对设备的碰撞损坏,又能较少震感。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0023]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吊框、握把和缓冲机构,所述外吊框为矩形框形,所述外吊框底部开口,所述外吊框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外吊框分隔为上缓冲空间和下缓冲空间,所述缓冲机构设于外吊框内,所述握把和缓冲机构连接,所述握把位于下缓冲空间内,所述外吊框上设有吊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吊环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内部滑杆、外部滑杆、内部弹簧、外部弹簧和套环,所述外吊框框内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和下缓冲空间之间贯通设有滑动槽,所述内部滑杆设于内部空腔内,所述套环滑动设于内部滑杆上,所述内部弹簧套设于内部滑杆上,所述内部弹簧两端固接套环和内部空腔底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璇赵娟李学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路加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