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89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炉和内炉,内炉固定设置在外炉的内部,内炉和外炉之间设置有流动空腔,外炉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酸液排出管和排净管,酸液排出管及排净管与内炉连通,外炉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氢气进气管、第二氢气进气管及氯气进气管,第一氢气进气管、第二氢气进气管及氯气进气管与内炉连通;当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水管进入流动空腔的内部后,冷却水在流动空腔中流动,并在内炉炉底及炉顶的多个发散型孔内流动,再经冷却水排水管排出,随着冷却水的流动,流动空腔内的冷却水带走内炉的高温,使内炉冷却,从而避免内炉的炉底爆裂,进而避免影响灯头座而造成停炉的情况。停炉的情况。停炉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为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

技术介绍

[0002]氯化氢:化学式为HCl,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盐酸,又称氢氯酸。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大约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现有技术中的氯化氢合成炉存在以下问题:
[0003]在现有的技术中,正常设计的炉底上部是储酸槽,随着合成炉内反应作业的开始,到一定液位后自动溢流出合成炉,但是对于含氢、含水、含氧少的氢气、氯气无法产生一定量的水,尤其是产量上来后炉内温度很高,所产生的酸全部蒸发,至少炉底储酸槽内没有酸液,时间长后炉底温度超过石墨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从而使炉底爆裂进而影响灯头,进而造成停炉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合成炉反应作业时的温度过高而出现停炉的情况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包括外炉和内炉,所述内炉固定设置在外炉的内部,所述内炉和外炉之间设置有流动空腔,所述外炉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酸液排出管和排净管,所述酸液排出管及排净管与内炉连通,所述外炉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氢气进气管、第二氢气进气管及氯气进气管,所述第一氢气进气管、第二氢气进气管及氯气进气管与内炉连通,所述内炉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基座保护槽,所述酸液排出管的一端和基座保护槽连通,所述基座保护槽的内壁设置有灯头基座,所述灯头基座的表面设置有灯头座,所述外炉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外炉的顶端设置有冷却水排水管,所述冷却水进水管的一端和冷却水排水管的一端和流动空腔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外炉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架。
[0007]优选地,所述内炉的炉底及炉顶均开设有阵列分布的发散型孔,所述发散型孔和流动空腔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外炉的顶管设置有氯化氢排气管,所述氯化氢排气管的一端和内炉连通。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通过设置冷却水进水管、流动空腔、发散型孔和冷却水排水管,当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水管进入流动空腔的内部后,冷却水在流动空腔中流动,并在内炉炉底及炉顶的多个发散型孔内流动,再经冷却水排水管排出,随着冷却水的流动,流动空腔内的冷却水带走内炉的高温,使内炉冷却,从而避免内炉的炉底爆裂,进而避免影响灯头座而造成停炉的情
况;
[0011]2、通过设置基座保护槽,内炉内反应产生的酸液流动至基座保护槽内,并经酸液排出管排出,从而实现灯头座的防护及冷却,进而使灯头座保持正常的温度,同时提高灯头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内炉及外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发散型孔的分布示意图。
[0016]图中:1、外炉;2、内炉;3、流动空腔;11、支撑架;21、第一氢气进气管;22、第二氢气进气管;23、氯气进气管;24、酸液排出管;25、排净管;41、基座保护槽;42、灯头基座;43、灯头座;5、冷却水进水管;51、冷却水排水管;52、发散型孔;6、氯化氢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包括外炉1和内炉2,内炉2固定设置在外炉1的内部,内炉2和外炉1之间设置有流动空腔3,外炉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酸液排出管24和排净管25,酸液排出管24及排净管25与内炉2连通,内炉2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基座保护槽41,酸液排出管24的一端和基座保护槽41连通,基座保护槽41的内壁设置有灯头基座42,灯头基座42的表面设置有灯头座43。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流动空腔3,当冷却水在流动空腔3内流动时,流动空腔3内的冷却水带走内炉2的高温,使内炉2冷却,从而避免内炉2的炉底爆裂,进而避免影响灯头座43而造成停炉的情况,同时,内炉2内的氯气及氢气反应时,产生的酸液通过基座保护槽41内,并经酸液排出管24排出,从而实现灯头座43的防护及冷却,进而使灯头座43保持正常的温度。
[0020]外炉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1。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11,支撑架11对外炉1及内炉2进行支撑,提高外炉1及内炉2的稳定性。
[0022]外炉1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氢气进气管21、第二氢气进气管22及氯气进气管23,第一氢气进气管21、第二氢气进气管22及氯气进气管23与内炉2连通。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氢气进气管21、第二氢气进气管22及氯气进气管23,便于工作人员将氢气及氯气导入内炉2的内部。
[0024]外炉1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却水进水管5,外炉1的顶端设置有冷却水排水管51,冷却水进水管5的一端和冷却水排水管51的一端和流动空腔3连通。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却水进水管5和冷却水排水管51,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水管5进入流动空腔3中,随着冷却水在流动空腔3中流动后,经冷却水排水管51排出。
[0026]内炉2的炉底及炉顶均开设有阵列分布的发散型孔52,发散型孔52和流动空腔3连通。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内炉2的炉底及炉顶设置多个发散型孔52,使流动空腔3中的冷却水充分的与内炉2接触,从而提高内炉2的冷却效果。
[0028]外炉1的顶管设置有氯化氢排气管6,氯化氢排气管6的一端和内炉2连通。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氯化氢排气管6,内炉2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通过氯化氢排气管6排出。
[0030]工作原理:当内炉2内的氯气及氢气反应时,通过设置冷却水进水管5、流动空腔3、发散型孔52和冷却水排水管51,工作人员通过冷却水进水管5将冷却水导入流动空腔3中,冷却水在流动空腔3中流动,并在内炉2炉底及炉顶的多个发散型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包括外炉(1)和内炉(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2)固定设置在外炉(1)的内部,所述内炉(2)和外炉(1)之间设置有流动空腔(3),所述外炉(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酸液排出管(24)和排净管(25),所述酸液排出管(24)及排净管(25)与内炉(2)连通,所述内炉(2)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基座保护槽(41),所述酸液排出管(24)的一端和基座保护槽(41)连通,所述基座保护槽(41)的内壁设置有灯头基座(42),所述灯头基座(42)的表面设置有灯头座(4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架(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二合一氯化氢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炉(1)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氢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刚赵亚娟夏汉林
申请(专利权)人:伊科思德石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