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100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装置(20),包括外壳(30),该外壳包括一个第一外壳部件(21)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部件(22),该第二外壳部件借助于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2)固定在该第一外壳部件(21),其中一个印刷电路板(29)被轴向地夹持在第一外壳部件(21)的第一支撑段(31)和第二外壳部件(22)的第二支撑段(38)之间。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该固定元件(42)作用在该两个支撑段(31,38)地进行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印刷电路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多种方式实现印刷电路板在多个部件构成的外壳中的固定。 例如已知借助于卡锁连接将印刷电路板固定在其中 一个外壳部件中。在 这种固定方式中的公差问题常常导致过于松弛的印刷电路板支座,从而 针对例如由于从一个临界落下而产生的沖击式负荷的情况没有足够的 机械强度。此外这种卡锁连接的抗振动性很小,尤其是在印刷电路板上生共振并且由此被损坏。除了卡锁连接之外还已知有螺钉连接,其中在此情况下印刷电路板 被固定螺钉穿过并且固定螺钉拧入螺钉座的内螺纹中。在已知的螺钉连 接中螺钉头直接地位于印刷电路板上。与前述的卡锁结构一样,这种结 构相对于整个外壳没有起到加强的作用。此外必须用附加的固定螺钉将 至少两个外壳部件相互固定在一起。另一种已知的固定可能性在图2中示出。可以看见在附图平面中下 方的由塑料制成的第 一外壳部件1和在附图平面中上方的同样由塑料制 成的第二外壳部件2。整体的第一支撑段4从第一外壳部件1的第一外 壁3沿径向向内突入到由构造成外壳壳层的外壳部件1, 2形成的外壳5 中。在第一支撑段4上此时支撑有印刷电路板6,它由第二支撑段7压 在第一支撑段4上,该第二支撑段位于第一支撑段4对面并且成形在第 二外壳部件2的第二外壁8上。用于在两个支撑段4, 7的端面之间夹 持印刷电路板6的夹持力由固定螺钉9产生,它穿过第一外壳部件的 第一螺钉座10并且与第二外壳部件2的第二螺钉座12的内螺紋连接。 在该已知的印刷电路板装置中缺陷在于 一方面印刷电路板装置没有足 够的机械强度和另一方面抗振动能力很小。与在其它前述的已知印刷电路板装置一样,印刷电路板6没有相对于整个外壳起到加固的作用。这 与出于成本和环境保护的好处而对不断变薄的外壳壁厚的追求是相背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装置,其中印刷电路板 被集成在外壳设计方案中并且对外壳起到加固的作用。该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印刷电路板装置解决。本 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扩展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由至少两个在说明 书、权利要求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特征的所有组合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中。本专利技术基于的构思在于,将印刷电路板这样地集成在外壳的设计方 案中,即,直接地由固定元件对位于相互相对位置上的、沿着轴向将印 刷电路板安置在其之间的、优选拱形支座形式的支撑段施力。换言之, 将外壳部件相互固定在一起的固定元件不是如现有技术中那样与两个 支撑段相间隔地布置,而是直接地作用在它们上面并且由此对两个支撑 段施加一个作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夹持力。 一旦两个支撑段借助于固定 元件优选借助于夹紧元件被相互固定在一起,结果印刷电路板就被夹持 在支撑段之间。在 一 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构造的印刷电路板装置 (印刷电路板固定装置)中,印刷电路板的强度和机械稳定性被引入到 外壳的强度和稳定性中。由此,尤其是由塑料制成的外壳能够更经济地 使用,即使用的材料数量(塑料量)可以(大大地)减小,由此实际的 外壳的强度和机械稳定性变小。该变小的程度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 构造的印刷电路板装置中通过印刷电路板来补偿。另一个优点在于,抗 振动性被大大地提高。特别有利的是印刷电路板装置的 一种实施形式, 其中不^又设置有两个相互相对的并且用固定元件相互固定在一起的支 撑段,而且设有由这些支撑段和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构成的多个这种组 合,以实现将印刷电路板最佳地组合到外壳设计方案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意 义下的印刷电路板是指 一种优选为板状的,具有至少 一 个导体电路和/ 或至少 一 个电子的、有源的或无源的构件的元件。可以实现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固定元件在侧面上通过印刷电鴻^反旁 边引导或者安置在一个边缘侧敞开的印刷电路板孔中。但是特别有利的是固定元件以 一定的边缘间隔穿过印刷电路板,以便在支撑段上或在支 撑段和印刷电路板之间沿轴向安置的构件上实现尽可能大的支撑面。在本专利技术的扩展方案中有利地规定,优选除了规定元件之外,附加 地,支撑段中之一的一个轴向凸起穿过印刷电路板,优选沿径向在固定 元件外部的区域中。优选地,该轴向段是一个突出于支撑段的特别是环 形的支撑面的、支撑段的优选中央的部段。通过支撑段之一以轴向凸起 穿过印刷电路板,使得连接部的机械稳定性得以提高,尤其是在被轴向最小的间隙的情况下。由此可以可靠地阻止印刷电路板相对于支撑段发 生横向移动。为了能够向印刷电路板上施加确定的夹持力,优选采用 一种实施方 式,其中轴向凸起在安装状态下直接地贴靠在对面的外壳部件上。优选 地,轴向凸起为此沿着轴向凸入到对面的支撑段中并且优选支撑在支撑 段的一个内部的环形凸肩上。可替代地,沿着轴向在轴向凸起和与轴向 凸起相对的和/或安纳该轴向凸起的支撑段之间设置一个调整衬垫。该调此外可以实现一种实施方式,其中,两个支撑段直:支撑在印刷电 路板上。但是优选是在其中 一 个支撑段和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 一 个调整板装置的抗振动性。如果在其中 一 个支撑段和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 一 个 调整衬垫,那么可以取消在轴向凸起和对面的支撑段之间的调整衬垫。如开头所迷,可以实现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固定元件在边缘侧上 通过印刷电路板旁边引导。这种情况下,第一或第二外支撑段的第一和 第二 (有效的)支撑面不是圆形的或环形的,第一或第二外支撑段通过 该支撑面直接地支撑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支撑在调整衬垫上。但是为了 提供大的支撑面,有利的是,在支撑段上设置环形的或圆形的支撑面。为了实现成本特别有利的印刷电路板装置,其此外具有特别高的机 械强度,有利的是,将固定元件构造成固定螺钉(紧固元件),其中固 定螺钉与支撑段的内螺紋拧接。此时内螺紋需要时通过拧入固定元件才 产生,尤其是通过设置攻丝螺钉作为固定螺钉来产生。为了以简单的方式将轴向力直接地施加到支撑段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 个扩展方案中规定,固定螺钉穿过支撑段的一个孔地进行设置,该支撑段没有内螺紋。优选地,该被固定螺钉穿过的支撑段是具有一个穿过的 印刷电路板的轴向凸起的支撑段。为了对该支撑段施加轴向力,固定螺 钉优选利用其螺钉头支撑在支撑段的与印刷电路板背离的一侧上并且 由此将相应的支撑段在对面的支撑段的方向上进行挤压,由此可靠地夹 持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装置的 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两个相互张紧在 一起的尤其是拧接在外壳部件由塑料构成,尤其是构造成塑料注塑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依 据附图得出。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一个印刷电路板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显示了一个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和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印刷电路板装置20 (印刷电路板固定装置)。 它包括两个作为塑料注塑件构造的外壳部件,即一个在图面中下方的第 一外壳部件21和一个位于对面的在图面中上方布置的第二外壳部件 22。两个外壳部件21, 22构造成外壳壳层并且包括第一外壁23及第二 外壁24。第一外壁23由平的底壁段25和在边缘侧与其相邻接的环绕的 第一侧壁段26形成,该第一侧壁段与第一底壁段25成一定的角度地延 伸 类似地,第二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印刷电路板装置,包括外壳(30),该外壳包括一个第一外壳部件(21)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部件(22),该第二外壳部件借助于至少一个固定元件(42)固定在该第一外壳部件(21),其中一个印刷电路板(29)被轴向地夹持在第一外壳部件(21)的第一支撑段(31)和第二外壳部件(22)的第二支撑段(38)之间,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42)作用在该两个支撑段(31,38)地进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雷曼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